管仲為齊桓公提出的。
齊桓公利用這個政治口號達到了稱霸的目的,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尊王攘夷壹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壹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儒家經典《春秋》的三部專著之壹。
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後來演化為具備復雜含義的政治術語,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 。中國古代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
齊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開始輔佐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壹匡天下,被尊稱為“仲父”。
齊桓公四十壹年(前645年)病逝。後人尊稱為“管子”,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華夏第壹相”。
《管子》壹書題為管仲所作,有人質疑為後人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