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很多淡水魚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魚類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功能,這已經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
最近來自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EVolution? ET? Diversit? Biologique(EDB)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IHB,CAS)和法國蒙彼利埃馬林生物大學。Exploitation? and? conservation(MARBEC)研究中心和Marseille? INRAE(RECOVER)實驗室組成聯合研究小組提出了綜合考慮6個生物多樣性維度的新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指數,對人類進行了綜合評價
結果表明,河流中壹半以上的魚類生物多樣性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影響,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科學》 (Science)上。
長江為什麽要禁漁十年?
照片來源:科學
地球上的河流具有豐富的魚類生物多樣性,到目前為止已記錄了17000多種魚類種類,占地球上所有脊椎動物的四分之壹。
人類的活動會影響魚的生活嗎?這個問題我們都能回答
但是它的影響有多大呢?妳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人類活動對魚類的影響有多大,該如何評價?
過去,魚類生物多樣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魚類種類和數量的時空分布變化,即受人類影響後,河水中的魚類種類和數量是增加還是減少。
但是,隨著對生態系統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新變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單個魚類物種的多樣性不能反映魚類物種之間的差異。
不同的魚在生態系統中發揮的功能不同,群落在進化過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壹些小鯉魚吃藻類,抑制水體中藻類的生長,但如果鯖魚入侵,它們就會吃小鯉魚。吃藻類的魚很少,促進了鳥類的生長。
(上)大口鱸魚、小鯉魚、底棲藻類食物鏈關系圖(下)從左到右分別是大口。環境沒有大嘴巴,鳥類生長受到抑制。環境中有大嘴的鱸魚,促進了鳥類的生長
近年來,基於魚類功能性的研究方法3354功能多樣性研究逐漸發展,考慮到魚類形態、生理、行為、生活史等特點,更好地量化了不同魚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例如,早期該研究組對魚的10個主要形態指標(體長、腎臟率、嘴巴、眼睛、鰭的大小、位置等)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即使與淡水魚類相同,它們都是不同的。而且,還有明顯的地理分布差異,形態特征可以表現出飲食和遊泳能力等許多主要功能。
世界淡水魚形態多樣性地圖與淡水魚不同種類的差異也很大|照片來源:文獻3
研究小組提出了整合6個生物多樣性維度的新生物多樣性變化指數CCBF(Cumulative? Change? Inbiodiversity? Facets)。
種類豐富度(單個群落本身的種類數)、功能豐富度(功能空間大小)、系統發育豐富度(系統發育樹枝長度)、種類差異(群落間的種類組成差異)、功能差異(群落間功能空間重疊程度)、系統發育差異(群落間系統發育樹枝重疊)
生物多樣性綜合變化指數CCBF計算框架
研究小組簡單整合了6個不同維度的單壹多樣性指數變化率,得到綜合變化指數CCBF,不僅可用於評估淡水魚多樣性的變化,還可廣泛應用於多種生物群。
因此,CCBF計算框架為其他生物群和生態系統提供了壹個估算模型,可以量化人類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以該模型為基礎,研究小組調查了全球2000多條河流,以地球上除沙漠和兩極以外的所有大陸地區為對象,分析了10000多條魚的數據。
全世界2456條河流中超半數的魚受到人類的嚴重阻礙。
研究顯示,50%以上的魚受到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只有14%的流域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不受人類打擾的河流中生活著約3876種魚,僅占世界淡水肉類種類的22%。這意味著保護已經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河流的生物多樣性是當務之急。
在研究過程中,小組發現,在築壩形成的水庫等凈水環境中,很容易看到鯉魚、鱈魚、羅非魚等三種入侵魚類。
更多的研究表明,魚類入侵成功與否與形態特征有關,這些外來引進的物種往往與當地物種親緣關系較遠,體長比當地物種大,身體拉伸長度較小,更能適應這種凈水環境。
不僅如此,總的來說,在受到外來物種入侵的大部分流域,魚的種類、功能和系統發育豐富度都有了明顯的增加。環境中魚類群落的豐富度提高,魚類多樣性增加,這不是好事嗎?
情況不是那麽簡單。外來物種的入侵不僅僅是增加河流的魚類豐富度。另壹方面,外來物種對當地魚類施加壹定的壓力,導致當地魚類數量減少,可能淪為瀕臨滅絕或瀕臨滅絕的物種。另壹方面,這些外來物種在不同流域之間廣泛傳播也導致環境內生物同質化現象,受幹擾河流魚類群落之間的種類、功能和系統發育差異減弱,即水體環境中群落結構和功能越來越相似。
研究顯示,全球記錄的170多種魚類完全滅絕,23%的魚類生存狀況受到威脅。因此,在較大的全球或地區空間規模或長期時間尺度上,現階段魚類種群的增加不是壹個好現象。
因為壹旦入侵成功就很難根除,物種滅絕更是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
工程建設,水質汙染。在某些方面,人類對世界大部分河流流域的影響和壓力相似。由於人為幹擾,能適應人類活動壓力的魚類可以繼續生存,但不能適應人類活動壓力的魚類數量可能會減少,甚至滅絕。
河流的魚類種類和功能將越來越相似,當全球發生重大變化時,淡水生態系統也更容易遭到破壞。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瀕危魚類的滅絕將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急劇變化,危及水生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基本服務。
令人高興的是,中國已經率先采取了行動。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後,長江武漢段頻頻出現海豚影子,數量、次數、持續時間都是近十年來罕見的。
這只是壹個開始,相信該計劃的實施可以大大改善長江流域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狀況。
然而,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情況非常嚴重。
特別是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工業發達的地區,大部分河流的CCBF值接近極端值12。同時,在世界上淡水魚類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南美,只有6%的河水幾乎不受人類影響。
人與自然相輔相成,不僅僅是口號,更是行動指南,人類需要做更多。約翰肯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