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壹個世界強國是很難被外力打敗的。如果戰敗,很大概率是內部出了問題,問題日積月累,最終從內部打敗大國。
蘇聯曾經是壹個偉大的國家。畢竟以前的俄國積貧積弱,被稱為帝國主義鏈條中的薄弱環節。雖然其軍事實力被稱為歐洲憲兵隊(也是靠人口優勢積累起來的),但人民生活貧困,經濟薄弱。蘇聯建立後,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發展成為歐洲數壹數二的工業強國(人民生活還很貧困),但至少成為了歐洲強國,後來抵抗了德國。
二戰中,蘇軍和德軍戰死四年,付出了二戰參戰國中最大的犧牲,為自己戰後成為世界霸主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他們將中東歐壹票國家收歸己有,組建了華月集團,自成體系,與西方對抗。
如果說蘇聯在20世紀上半葉是在正確的軌道上,那麽二戰後的40多年則是完全在錯誤的軌道上。
它選擇了最後壹條路——冷戰。面對西方的壓力,蘇聯積極應對,甚至主動出擊,從此陷入長達40多年的軍備競賽。
西方對蘇聯集團懷有敵意。要消除蘇聯的威脅,蘇聯應該進行世界革命,實現人類的大同。
不管雙方有什麽矛盾,蘇聯都要與西方和美國正面對抗。喊幾句口號沒用。妳得花錢,不停地花錢,甚至超出妳的能力極限。
當然,這對於蘇聯統治集團來說不是問題。在好戰的情況下,蘇東集團的軍事裝備水平始終保持著對北約集團的有效威懾。蘇聯500多萬軍隊、幾十萬輛坦克、幾萬枚核彈、幾十艘核潛艇、幾個航母戰鬥群以及火箭、衛星、導彈都是世界第壹梯隊,蘇聯鼎盛時期的軍事實力對西方實現了絕對威懾。
當時蘇聯和西方國家需要謹慎。
成為世界霸主當然光鮮,但光鮮的背後是蘇聯止不住的流血和永遠尖銳的民生問題。
蘇聯集團內的生態圈大致就是小弟吃大的那種方式,至少在俄羅斯看來是這樣(其實東歐壹批國家普遍付出多回報少,受益的主要是蘇聯需要拉攏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
蘇聯想維持對北約的軍備競賽和對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革命性出口援助”。結果70年代以後,亞非拉很多國家都成了蘇聯身上的吞金猛獸,蘇聯再大,整體實力也有限。
戈爾巴喬夫主政蘇聯後,蘇聯軍費高達GDP的20%,財政收入的40%以上給了軍工和對外援助。在如此恐怖的財政比例下,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能常年維持在小康水平。
對於蘇聯人民甚至很多精英來說,雖然他們看起來是世界超級大國的人民,享有至高無上的榮耀和尊嚴,但是只要和發達國家甚至壹些第三世界國家有壹點點實際接觸,他們的信仰就會瀕臨崩潰,因為蘇聯要拯救世界,但是世界上生活比他們好的國家卻攫取了很多。這些國家的人民吃得好,住得好。這些國家的人民需要蘇聯來拯救嗎?
事實上,即使在1980年代改革開始後,蘇聯也有很好的機會復興。畢竟蘇聯的財力還是很深厚的,而且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把軍備削減壹半,把對外軍援砍掉壹半(這不會動搖蘇聯的威懾力),剩下的財政支出完全可以提升和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這也可以為蘇聯的改革和逐步改革提供足夠長的緩沖期。
而1980年代的接班人,除了壹堆短命的,都成了蘇維埃制度的捉死鬼。
到1980年代末,加入蘇聯的國家對蘇聯完全失去了信心。1990年6月俄羅斯宣布獨立後,蘇聯只是象征性的。
自從蘇聯開始參與和美國的冷戰,蘇聯就註定要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