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天津媽祖文化旅遊景點介紹天津媽祖文化園介紹

天津媽祖文化旅遊景點介紹天津媽祖文化園介紹

天津媽祖廟的具體位置在哪裏?

濱海媽祖文化園位於天津市漢沽區蔡家堡村灘塗,東臨天津中心漁港,南臨渤海,西靠航母主題公園周邊海東大堤,北靠海濱大道,占地750畝,全部為圍海造地,總投資約40億元。

天津媽祖文化園,位於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總面積39000平方米。是填海得來的公寓,面朝大海,三面奇觀,令人目不暇接。裏面有壹尊媽祖石像,總高42.3米,花崗巖表面。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媽祖石像。雕像的高度和技術是世界上最高的。

2011年,東藝雕塑有幸負責天津媽祖石像的整體設計、制作和安裝。* * *歷時兩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終於成就了如今屹立在東海之巔的媽祖石像及其附屬雕塑群。

媽祖石雕聖像項目的最終建成,對天津媽祖文化園成為以媽祖文化為核心,集旅遊、商業、文化、娛樂為壹體的綜合性公園具有決定性影響。也成為連接海內外華人華僑“民族信仰”的重要樞紐。此外,它還對民間文化信仰的走向起到了良性的引導作用。

中國最大的媽祖像在哪裏?

中國最大的媽祖雕像在天津濱海媽祖文化園。

天津濱海媽祖文化園由天津市濱海新區與臺灣省大甲鎮蘭宮共同開發建設,於2016年9月揭牌。2009年1月5日,天津市漢沽區與臺灣省臺中縣大甲鎮蘭宮簽署協議,共同建設漢沽媽祖文化經濟園。

媽祖文化經濟園占地約0.5平方公裏,規劃位於漢沽區營城鎮蔡家堡村灘塗。其選址範圍為:東至天津中心漁港,南至渤海,西至航母主題公園周邊海東堤,北至海濱大道。

其中,濱海媽祖文化園的媽祖聖像高42.3米,相當於14層樓的高度。它由858塊石頭組成,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媽祖聖像。

文化意義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漢族民間信仰。媽祖文化發源於宋,成於元,盛於明,盛於清,盛於近代。媽祖文化體現了漢海洋文化的特色。

從歷史上看,宋代的出使朝鮮、元代的海上交通、明代的鄭和下西洋、清代的收復臺灣都體現了海洋文化的特征。漢人出海航行前,要先祭祀媽祖,祈求順風平安,並在船上設媽祖為祠。

天津媽祖文化園具體位置

媽祖文化園位於濱海旅遊區最東端靠海處,濱海旅遊區南部填海區北地路與東地路交匯處,填海面積6.267公頃,主要建設媽祖聖像、媽祖廟、媽祖元朗、禪堂等建築。

天津塘沽最大的媽祖像在哪裏?

世界上最大的媽祖聖像——濱海媽祖聖像於2012在濱海媽祖文化園正式落成。據報道,該圖標高42.3米,由大理石和鋼筋混凝土制成。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媽祖圖標。媽祖文化園,占地6.267公頃,位於濱海旅遊區最東端,濱海旅遊區南部填海區北地路與東地路交匯處。由臺灣省媽祖聯誼會發起,臺灣省大甲鎮蘭公財團投資。

公園位於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以東的填海造地區,距航母主題公園以南、海濱大道以東約5公裏,靠近中央漁港。

流傳千年的北塘媽祖文化。

_碩_贊求嫖娼的門簾。

流傳千年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媽祖文化和廣泛的“中華海洋文化”,涉及民俗、宗教、航海、歷史、文藝、建築等各個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對中華文化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也成為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和交匯的紐帶。媽祖文化在臺灣、福建、澳洲、天津等地歷史悠久。

天津是北方地區媽祖文化的中心,所以有“南有梅州媽祖廟,北有天津天後宮”的說法。媽祖文化是天津歷史文化的重要源頭之壹。

據介紹,每年農歷11月14日是北塘媽祖娘娘的傳統遊行日,是媽祖娘娘的生日,也是數百年來海產品的收獲季節。在過去,傳統的漁民通過向媽祖獻祭和舉行各種各樣的花會來慶祝豐收,表達他們的喜悅,並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漁業豐收。近年來,“媽祖娘娘遊行日”被定為北塘媽祖文化節,至今已舉辦18屆。

北塘媽祖文化節當天,當地居民身著節日表演服裝站在鏗鏘的鼓點上,隨著激動人心的音樂扭動腰肢,營造出民間狂歡的節日氣氛。其中,不少七八十歲的老人也加入了狂歡隊伍,展示自己的絕活。

北塘民間花會具有鮮明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以及傳統的民間風格,包括舞龍、舞獅、長樂、滾船、飛鈸、高蹺、小車舞、龍宮獻寶、皇後集會、宮燈舞、節高舞等。有29種舞蹈。其中,北塘飛蛤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者穿雲領、蹲襠、卷褲,均為明代裝扮,暗示該項目由明代發展而來。北塘的飛鈸表演分民用和軍用場地,演員用歷史流傳下來的老民歌演繹各種故事情節。飛鈸表演結束後,裝扮成文人或穿著禮服、綠冠雲鞋的“公子”、“夫人”們手牽手走來,羽扇袖舞,讓人感受到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排在最後的秧歌隊用精湛的步法展示了她在鼓上的姿勢。

北塘民間花會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

娘娘廟裏的天津

天津是北方地區媽祖文化的中心,所以有“南有梅州媽祖廟,北有天津天後宮”的說法。媽祖文化是天津歷史文化的重要源頭之壹。“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的民間諺語充分顯示了媽祖文化在天津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葛沽的寺廟大多建於明代,清代修繕。其中最大的寺廟是娘娘廟,占地6畝多,綠樹紅墻,大殿高聳。庭院分為前後兩個大廳,燈火輝煌,香煙繚繞。門前有壹個大廣場,有兩根紅色旗桿。明代地方誌說“州朝四寺為四鼎”,東鼎葛沽娘娘廟,西鼎天後宮。四大寺廟中,只有葛沽娘娘廟是“全服剎”,其他地方只有壹尊,而葛沽的神像種類齊全,尼姑多達12位。坐在中間的是袁俊的三個化身,藍色之夜、雲之夜和穹頂之夜。坐在左右的是遠景皇後、後代皇後,東西兩側還有七個站立的皇後。在東面,田明皇後靠近主座,依次是泰山皇後、天妃皇後和霍玲皇後。在西方,主座是龜靈女神,其次是豆疹女神和送新春女神。正是這座女神廟最早產生,才導致了祭祀女神的慶典——“跑邊”,每年春節這裏還保持著“跑邊”的習俗。娘娘廟就像壹個博物館。泥塑、銅像、木雕、彩繪、壁畫、祭壇上的藝術品、窗簾上的彩繡等。都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中國壹些名山勝地的寺廟都是供奉仙佛的,是為神仙而建的。葛沽的廟裏雖有仙佛,但也是為人而建,尊者建廟敬神。人們把漁夫的女兒莫林奉為神明,花血汗錢為她建廟造戰車,讓她體面地環遊世界,保護自己。由於戰爭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媽祖廟的大多數雕像都不完整。為了繼承當地文化,人們重建了媽祖廟。然而,當年的許多雕像被轉化成精美的壁畫故事,雕刻在媽祖廟大廳裏,訴說著當地漁民對媽祖的崇敬和各種美麗的傳說。

以天後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依托文化街和海河,舉辦首屆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有利於保護和挖掘天津的歷史遺存,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利於加強與全世界華人特別是港澳臺同胞的感情交流,加強海峽兩岸的友好交流與合作;有利於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促進文化、旅遊和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列為市政府20件實事,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國內外的積極響應。經初步接洽,臺灣省、香港、澳門、福建的民間團體和旅遊部門將組織近千人赴天津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