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遠征軍要回國,鄧卻被前長官老俞扣留,老俞為他偷軍用物資。幾經波折,他像壹個戰敗的將軍壹樣,悄然回國。他說,打仗不是演戲,也不是知識分子遊行喊口號。死神之手壹觸,數千條生命化為烏有,怎能波瀾壯闊...1942,又壹個少年的命運不知不覺改變了。
後來,鄧重返校園,師從數學大師華,成為壹名數學工程師。建國後,他在國際戰場上的抗日經歷成為“歷史汙點”,1966後,他帶著戰戰兢兢的鮮血灑向了所有的家人。兒子經常為此傷心:父親是軍人,上過戰場,打過仗,可為什麽沒有醒悟過來,加入八路軍新四軍?因為父親,兒子第壹次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獨。人生軌跡也發生了變化。他在緬甸北部的山區漫遊,參觀了巴莫和密支那,並跟隨商隊穿越野人山。他說克欽方言,嚼檳榔,穿緬甸男人穿的圍裙,喝烈酒,收割罌粟,做追蹤者。後來進入父親的歷史,成為著名的抗日作家。
劉震雲在小說裏說,1942年期間,河南省旱災死了三百萬人,發生了很多事情:宋慶齡訪美,甘地絕食,斯大林格勒血戰,丘吉爾感冒。那時候,他認為這些遠比餓死“普通骯臟”的中國人重要。因為“歷史從來都是和他們脫節的,歷史只在金碧輝煌的大廳裏漫步。”而且,“歷史從來都是大的,歷史從來都是被篩選被遺忘的。”當餓死人的數字擺在主席桌上時,“主席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災情,說省政府虛報災情。”.....嚴令河南征收不得延期。“為此,《大公報》也被停刊。直到英美記者出面,主席才下達救災的命令。在救災效果收效甚微的時候,蝗災又來了,日本人也來了。由於失誤,河南人民實際上得救了...在劉震雲身上,70年過去了,歷史上所有的苦難、憤怒、悲傷、無奈,都因其不可改變而變得荒誕。
鄧賢在小說中說,1942年,日本人期待的大好局面並沒有隨著美國的宣戰而到來。相反,壹些壞消息像寒潮壹樣襲來:日軍占領了越南全境,法軍投降;日軍攻占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在香港登陸,摧毀盟軍飛機和軍艦。很快傳來王牌師打敗野人山的消息,38歲的“黃埔英語,民族英雄”(在周恩來)戴安瀾將軍壯烈犧牲。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已被拖入戰爭深淵,再也無法自拔。鄧賢持有英雄主義的立場,歷史總是因為個人的奮鬥和無怨無悔的犧牲而變得莊嚴而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