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是要在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平等和諧的城鄉關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這是在科學分析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壹個重大戰略。改革開放前,我國城鄉之間壹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長和良性循環的關系,導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凝固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機制的引入,城鄉聯系顯著增強。但是,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尚未從根本上改變,城鄉經濟仍未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目前,城鄉關系不順突出表現為城鄉差距過分懸殊。農村經濟和城市經濟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如果不統籌考慮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果不著手從根本上改變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不僅會對擴大內需、繁榮市場、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形成制約,而且對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將帶來負面影響。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十六大深刻總結幾十年來我們黨在處理城鄉關系問題上的實踐經驗而提出的壹個大思路、大舉措。這個重大思路非常及時地提出了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處理好城鄉關系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按照這個思路,可以使城市和農村緊密地聯系起來,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壹體化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創新。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面臨著深層次的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從體制性矛盾看,由於長期受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的影響,在處理農村與城市關系問題上,仍自覺或不自覺地存在“重城輕鄉”的觀念。因此,從根本上解決現階段的“三農”問題,不能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必須重點解決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改革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分治的各種制度,減少農民,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發揮城市對農村發展的促進和帶動作用。2000年底,我國已經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但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這主要表現在農村。農村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有3000萬左右,初步解決溫飽問題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萬左右,還有壹大批基本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其溫飽的標準還很低。可見,在本世紀的頭20年,要建設壹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均在農村。把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和促進農村社會進步作為重中之重,由城鄉分治最終走向城鄉壹體、協調發展,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全局性意義。
二、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
農業是壹種弱質產業,受市場變化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大,且生產方式的變革受壹些客觀因素幹擾而遲滯,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幫助。總的來說,我國對農業的財政投入不足,阻礙了農業快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這是需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亟待解決的壹個問題。
建國50多年來,我國財政對農業投入的總量約5000億元,僅占財政總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財政支出的5%左右;其後,在“二五”時期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財政對農業的支持有所增加,達到10%左右;再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約在8%左右,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的10余年間,財政支農的力度又有所加強,提高到了10%;但90年代以後財政支農的力度逐步減弱,特別是最近幾年相對數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僅為財政總支出的3%~4%,無法保障我國農業健康快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據統計,發展中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壹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國、巴基斯坦等國,財政對農業的投入要占到財政總支出15%以上,大大高於我國的水平。據統計,數十年間我國60%的財政支農資金用於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氣象事業的發展,直接用於農業生產性支出的僅占40%左右。從而導致農用水利基礎設施越來越差,雨不能排澇,旱不能澆灌;土壤質量越來越差,綜合肥力日益下降,科技成果推廣速度越來越慢。這種狀況必然造成農業發展環境惡化,生產發展遲緩,農民收入徘徊甚至下降。在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整個投入中,地方財政是大頭,其份額往往占到80%左右,但當前的問題也主要在地方。從改革以來的長時期看,地方財政的農業投入,從預算的安排到預算的執行都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想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根本沒有壹個標準或依據。從實踐看,沿海地區財政支農的力度大壹些,中西部地區財政支農的力度小壹些。有些地方甚至在財政支農相對數大幅度減少的同時,財政支農的絕對數也在迅速縮減,這是十分令人擔憂的。這種狀況不加以改變,必然影響到我國農業的均衡發展,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差距,也必然會日益擴大。因此要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這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①加大農業基本建設和農業科技投入,徹底改變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科技水平落後的局面。農業基本建設主要是反映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的問題相當嚴重。壹些地方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水庫、橋梁等長期失修,已不能使用,想排水排不掉,想灌溉灌不了;還有些地方急需上馬壹些農田水利設施和鄉村道路,因為沒有資金而只能擱淺。農業科技主要是指農業科學技術的引進、發明和推廣。鄧小平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發展農業生產必須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加大農業基本建設和科技投入,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壹是提高中央財政用於農業支出的比例,保證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農業科技發展有充足的資金。二是通過立法完善農業投入體制,確保農業投資的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確保地方財政將壹定比例的財政收入投入農業基礎設施。三是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農村集體經濟,加大對農業生產性固定資產的投資。四是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普及,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利用率,使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五是提高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工資水平,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保證其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在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的基礎上,還要加大農業補貼支出,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通過國家財政轉移支付,進行農業補貼,是維護農民利益、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有效途徑,我國財政支出中用於農業補貼的部分太少,今後必須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壹是增加財政支出中農業生產性的比例,尤其應加大直接用於農業補貼的部分,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二是實行農產品保護價格政策,並根據國家的財力狀況,逐步擴大保護價格的範圍。三是建立生產風險基金、價格調節基金和農產品的儲備制度。豐收時,政府收購;歉收時,政府銷售,以避免農產品價格隨農業產量的變化而大起大落。
三、以中國特色城鎮化拓寬農民生存發展空間
壹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不可能實現現代化,更不可能建成文明程度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由鄉土社會向市民社會轉變。目前我國城鎮化水平仍然很低,城鎮人口比重只有38%,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0多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越高,享受城市生活的人口總量越多,全社會文明進步的整體水平就會越高。所以,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城鎮化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壹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比重日漸減少,城鎮人口比重日漸增多,這是城鎮化的壹般表現形式。二是鄉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發展,城市文化在全社會的主導地位日益提高,鄉村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小,這是城鎮化深層的文化特征。三是社會從業人員由第壹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第壹產業從業人員逐步減少,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越來越多,這是城鎮化的本質特征,也是城鎮化發展的動力和決定因素。城鎮化的表面特征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而背後起決定作用的則是二、三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化是城鎮化的根本動力,城鎮化反過來又有力地促進工業化的發展。我國工業化已進入中後期階段,城鎮化水平明顯落後於工業化水平。如果再不加快城鎮化步伐,就會制約工業化的進程。我國已經進入城鎮化發展的快車道,到了必須積極引導城鎮化發展的歷史階段,如果不是鼓勵而是堵塞農民進城,這將阻礙二、三產業發展,減緩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和現代化進程。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城鎮化進程,使城鎮人口比重有較大幅度提高。這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城鎮化的實際水平作出的戰略決策。
城鎮化能否快速發展,關鍵取決於兩個條件:壹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程度和農副產品供應能力;二是城鎮就業容量。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我國農村產生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壹方面要鼓勵和引導農民進城,另壹方面又要有計劃地調節農民進城的規模和速度。從國際經驗來看,根據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人均GDP要達到3000美元,我國今後十幾年城鎮化水平應年均提高1.0--1.2個百分點,每年應轉移1000萬到1200萬的農村人口進城,到2020年城鎮總人口應達到7.5億左右,總量超過農村人口。在目前的體制和政策中,還存在不少制約城鎮化發展的問題。
——拋棄“以鄉建鎮”模式,按科學規劃、布局、發展小城鎮。相對落後地區通過“撤鄉並鎮”,擴大那些區位優勢強、資源條件好、人口規模大的中心城鎮的管理權限和管轄範圍。對發達地區的小城鎮群或小城鎮帶,采取擴建“城關鎮”或合並鄉鎮與建制鎮的方式,設置部分中小城市,發揮其城市功能;並在大中小城市之間,規劃、發展壹定數量的中心城鎮。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發揮權威作用,主動進行大範圍的行政區劃調整,科學地進行大區域城鎮體系規劃。
——改革小城鎮土地利用與管理制度。集中利用土地,鼓勵異地開發非耕地資源。鼓勵更新改造老城區,盤活小城鎮的存量建設用地;集中利用小城鎮非農用地指標,並采取優惠的土地、稅收、信貸政策,吸引老的鄉鎮企業向小城鎮工業小區集中;提高新建鄉鎮企業分散布局的用地成本;采取優惠的信貸、稅收政策,鼓勵小城鎮異地開發和復墾非耕地資源。實行多樣化土地供給方式。堅持科學規劃、土地有償使用和嚴格用途管制,允許集體土地進入小城鎮土地市場;對現有小城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實行租賃制,土地使用者按年度向國家支付租金;要允許規劃區範圍內的集體土地通過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等方式直接進入土地市場,由市場確定地價;要制定商用地增值收益補償公益事業用地收益的補償辦法。
——徹底改革小城鎮戶口管理制度。放開縣及縣以下建制鎮戶口。取消“農轉非”式的戶籍遷移方式,實行按屬地和職業劃分戶口類別、以身份證為合法證件的自由遷移、登記有效制度,允許居民在轄區內自由流動;對戶口采取多樣化的管理方式,如向大中小城市遷移有效的永久性城鎮居民戶口(在農村無承包地和宅基地),向大中小城市遷移無效、但可在城鎮長期居住的常住戶口(可在農村擁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不管哪種類型的戶口,除為減輕大中城市人口壓力、目前由國家政策規定的遷移條件限制以外,對已在建制鎮登記落戶的進城農民,實行與當地居民同等的權利與義務,尤其要取消人為因素形成的子女入學、就業、參軍以及參加養老、醫療、就業保險等方面的差異。
——改革中心城鎮管理體制,轉換政府職能。按“小政府大社會”、“小機關大服務”、“新城鎮新體制”的要求,建立壹個職能明確、結構合理、廉潔高效的小城鎮管理體制。在“撤鄉(鎮)並鎮”基礎上,擴大中心城鎮管理範圍,賦予完整的縣級管理權限和管理職能;同時,撤銷中心城鎮周邊原有的其他鄉鎮政府組織,實行中心城鎮直接管村;作為短期過渡,可在被撤銷的鄉鎮所在地設立臨時辦事處,但人員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要精簡中心城鎮的機構和人員,提高工作效能,強化小城鎮的財政與稅收功能,加強其教育、計劃生育、治安等公***管理功能,弱化各經濟職能部門的制約力量和制約手段,制止各部門亂收費行為。對經過嚴格規劃的中心城鎮,要理順其財政體制,按照“壹級政府,壹級財政”的原則,設立具有完整預算與收支功能的機構和金庫;同時要取消中心城鎮周邊其他原有鄉鎮的財政機構。
四、以信息化帶動中國農業現代化
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農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古代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在這三個發展階段中,每個階段都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彼此交替演進。農業現代化亦然。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農業現代化有著不同的目標和涵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業現代化就是“農業四化”,即農業機械化、化學化、水利化和電氣化。八九十年代,人們對農業現代化進壹步理解為現代化的農業設施、現代化的農業科技、現代化的農業管理。當前,時代已經進入嶄新的21世紀,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更為豐富,包括農業生產水平、農村經濟水平、農業物資投入、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農業科技與教育、農村環境等。然而,不論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如何拓展,其本質內涵乃在於不斷引入“現代”科學技術,形成新的生產力,把傳統農業轉變成現代農業。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核心技術,信息化作為新的生產力,對推進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巨大推動作用。農業信息化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誌。沒有農業信息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纖和衛星通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壹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農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目前認識到的農業發展的最高階段,它是通過知識、信息、技術的大量註入,使農業基礎設施裝備現代化,農業技術操作自動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網絡化。農業現代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目標,其本質是農業的科學技術化,即以現代科技及其應用技術裝備農業,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迅速轉變。在當代,壹方面,我們要依靠現代科學知識,建設堅實的現代農業基礎,爭取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另壹方面,我們要迎接世界信息經濟時代的挑戰,開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發展信息農業,推進農業信息化進程。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還沒有完全實現。但是,如果我們照搬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等到完全實現現代化之後再去考慮信息化,那麽我們就只能行進在歷史潮流的末位,與早在信息化道路上奔跑的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必然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及時、充分地消化利用信息化生產力,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則可以大大加快傳統現代化的速度和質量,並贏得時間,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甚至有可能實現“後來居上”。在現階段,要想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以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以發展農業信息咨詢產業為突破口,以信息技術研究創新為動力,以農業信息化基地為載體,以信息人才、政策法規環境為依托,大力發展農業信息服務和軟件產業,將農業信息技術研究、公眾信息意識和信息市場培育、農業信息人才建設等結合起來,全面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整個農業領域的滲透和應用,從而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
五、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應對入世的挑戰
在中國,從1993年提出農業產業化到現在已近10年,農業產業化已有長足發展,但良莠不齊,東部地區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優越的環境條件,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高於中西部地區。據1999年對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北京、貴州、西藏)1650個縣的調查,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有30344個,實現總產值4902億元,利稅476億元,帶動農戶3900多萬戶,占大陸農戶總數的15%。農業產業化組織的地區分布:東部地區14588個,占48.1%;中部地區13558個,占44.7%;西部地區2198個,占7.2%。在產業分布上,畜牧、水果、蔬菜、水產,特別是具有區域優勢的地方特色產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較快,而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較慢。近10年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越來越體現了它在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中的重大作用,即是推動“三個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轉變,也就是從“計劃生產”方式向“市場生產”方式的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政府職能的轉變以及促進政府機構改革。但是,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在國外叫做Integration,或Vertical Coordination,即“農業壹體化”。其本質內容是通過市場功能主體相關環節的聯合,對農業產供銷、農工商實行專業分工上的協作經營或合同式經營,形成壹個交易利益***享的經濟聯動體,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區域優勢產業或主導產業,從產前、產中、產後和產業鏈進行系列開發,實行產供銷、農工商結合,把農民、龍頭企業和市場結合起來,形成經濟利益***同體,增強市場競爭能力。這就是說,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同國外的“農業壹體化”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是壹樣的。
加入WTO,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面臨的環境條件,總體上是外強我弱,但弱中有強,機遇和潛力較大。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①發達國家在農業現代化、充分發育成熟的市場經濟、按國際標準生產的高質量產品、發達精深的農產品加工“四位壹體”的基礎上,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發展起農業壹體化經營,因此,國外的農業壹體化經營水平是相當高的。②烏拉圭回合農業談判的目標是要減少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實現農產品貿易自由化。WTO《農業協議》要求壹切非關稅措施關稅化。盡管在關稅減讓和關稅約束方面,在時間表上發展中國家相對發達國家有壹個較長的經濟緩沖機會和發展機會,但是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比,這個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和短暫的。同時,《農業協議》還允許“黃箱”、“藍箱”、“S&D”、“綠箱”等國內支持政策的存在,但實際上,發展中國家這4種國內支持政策力度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③目前,中國廣大地區農業仍然是傳統技術和傳統經營方式、市場發育很不成熟、農產品規範化生產水平低、產品質量低、農產品加工很少,且精深加工更少,為了適應市場需要、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兩個轉變,發展起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因此,中國的農業產業化水平還很低;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農業就沒有出路。由於中國勞動力資源比較多、區域資源差異大、區域優勢產業還很多,具有國際競爭的農產品也很多,如畜牧產品、水產品、花卉、蔬菜、果品等。人們十分擔心加入WTO後糧食進口增加會沖擊中國的糧食生產。其實,由於中國主要是分散的農戶經營,糧食生產的65%是農民自產自銷,糧食的商品率只有35%,故加上國外進口糧食增加,這反而使得中國的糧食穩定增加了壹條渠道。
根據上述分析,加入WTO後,中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思路應該是根據國情,適度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生產,多渠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增加產業鏈條,因地區、產業制宜采取合適的農業產業化模式,最大限度地走向開放、擴大國際市場。具體的就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重點在於推進農業的工業化。農業的工業化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涵:壹是實現農產品的加工化;二是用現代工業手段改造和裝備農業,實現規模化、規程化、工業化的種植和養殖,實現企業化的生產經營管理;三是依據產業關聯原則,圍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營銷,在農村地區發展相關的非農產業。在產加銷壹條龍、農工貿壹體化經營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中,農產品加工業壹頭連著農業,壹頭連著工業和第三產業;壹頭連著農戶,壹頭連著市場;壹頭連著農村,壹頭連著城市,是農業產業化的中心環節。在大多數農產品“賣難”的階段,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不斷拓展農產品新市場,實現農產品增值,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現實需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將進壹步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使分布廣泛的資源要素在產業化體系的運作下重新組合。用現代工業手段改造和裝備農業,是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內容。具體地講,就是要在農業的產加銷、農工貿壹體化經營中,全過程應用工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提高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程度。從農業裝備看,逐步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工廠化;從農業經營方式看,打破小農式的經營模式,實行企業化管理;從農業效益看,拉長農業的產業鏈條,使農產品在多層次、多環節中增值,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從農業科技進步看,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力度,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轉化應用;從農業結構看,從根本上改變農業與其他產業長期分割的狀態,實現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的協作與互動,促進農村與城鎮的***同繁榮與發展。
六、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消除農民“低素質障礙”
農民素質的現狀不容樂觀。壹是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比較匱乏。由於目前這壹代農民所受的基礎教育相對較差,造成了他們對新技術、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普遍較低,對市場經濟還停留在粗淺、模糊的認識水平上,對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質準備。二是農民的民主法制意識較弱。壹方面,農民對國家依法治國的方略所知甚少,由不懂法而造成的違法事件時有發生,更不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壹方面,壹些農民片面理解民主,把民主等同於“絕對的自由”,進而向基層政府提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阻撓基層政府依法行政。三是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待提高。壹些地方宗族、地域觀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壹些消極思想和陳規陋習沈渣泛起,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因此,提高農民素質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已經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壹項緊迫任務。提高農民素質是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所面臨的挑戰的迫切需要。壹方面,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的國際競爭將日益激烈。可以說,當今世界的競爭,根本上是人的競爭,是人的素質的競爭,因此農業領域的國際競爭根本上是農民素質的競爭。另壹方面,加入世貿組織後,由於世界經濟的多樣性和互補性,在農業領域的國際合作也將日趨頻繁,這就迫切需要壹大批既掌握國際規則又懂農業的農民,以適應國際合作的需要。形勢清楚地表明,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所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而要應對這個挑戰,在未來的競爭和合作中爭取主動,就必須著力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素質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因此,提高農民的市場競爭意識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是實現“雙增”的重中之重。壹言以蔽之,無論是解決農業的“產品”問題,還是“市場”問題,都有賴於農民素質的提高。總之,提高農民素質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緊鍛造壹支適應新形勢、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的農民隊伍。當然,提高農民素質是壹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不可能壹蹴而就。當務之急,農村基礎教育作為這項工程的基礎部分必須得到加強;而全面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關鍵。為此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民培訓體系,使農民盡快掌握農業新技術、新知識,並幫助農民樹立市場觀念、增強民主法制意識。還要培養壹代學習型農民,這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根本。古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提高農民素質是壹項長期的艱巨的戰略任務,不可能突擊性地解決,不可能壹蹴而就。甚至在短期內只能增加投入,不可能立竿見影,馬上收到經濟效益。必須自覺擯棄短期行為,樹立長遠觀念,紮紮實實、埋頭苦幹,力爭到本世紀中葉,使我國農民的素質有壹個根本性的提高。要從基礎教育抓起。逐步改革農村教育體制,使之為農業服務,向農村傾斜,培養壹代新型農民。把九年制義務教育中的後半段,即初中段分為升學教育和職業教育,建立農村職業教育體系。同時建立利益導向機制,在各類就業、用工制度中都體現素質要求,力爭到2020年使農民受中等職業教育率達到95%以上,使農民接受系統的中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