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流傳著許多有關地理民俗的順口溜,其中“京涿州,怯良鄉,不開眼的房山縣”就是過去流傳最廣的壹句。它說的是河北省涿州距北京壹百三十多裏地,但口音卻與北京基本相同,可良鄉離北京雖然只有六七十裏地,但說話時的方言較重,聽起來有些“怯”,而房山縣的人沒見過世面,比較小氣。這句順口溜中的“京涿州,怯良鄉”應當說有些道理,而說“不開眼的房山縣”卻是謬傳。
關於這句順口溜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第壹種是因房山城沒有泄水口(俗稱水眼),誤將“不開眼的房山城”說成了“不開眼的房山縣”,將原來所指房山城上的水眼謬傳為房山縣的“人不開眼”。據傳,房山城創建於金朝大定年間,城高有壹丈多,東西南北各有壹座城門。城雖高大,但卻是壹座土城。到了明朝隆慶年間,當時的知縣李琮命人采石築城,要把縣城建成壹座堅固的石頭城。可誰知那建城的總監官為了在知縣面前討好,對工程催得很緊,天天在工地上轉悠,壹再催促工期要往前趕。本應兩年完工,他非要壹年半完了不可。於是工匠們沒黑夜帶白日地幹。轉眼壹年半過去了,石頭城終於建完了。可到了夏季壹下大雨,那雨水全都往城的內側流,縣城裏到處是水。原來為了搶進度,城墻上忘了留出外泄雨水的水眼了。知縣李琮是又氣又恨,把那總監官找來,重重地打了五十板子,還處壹千兩罰銀。後來人們就把這座沒有泄水眼的石頭城說成了是“不開眼的房山城”。以後傳來傳去,日子久了,就誤傳為“不開眼的房山縣”,其意思也全變了。
第二種是因“不開宴的房山縣”而諧音成“不開眼的房山縣”。相傳清朝的時候,壹次乾隆皇帝到河北省易縣泰寧山下的西陵祭奠先父(雍正皇帝),路過房山城。當時的知縣姓楊,為人正直,從不拍皇上的馬屁。他聽說乾隆皇帝要路過本縣,根本沒當壹回事,只是在城門前擺了桌清茶,算是接駕,純是簡單地迎送壹下。乾隆皇帝心裏很不痛快,但當著文武百官又不好意思說什麽。過了房山城便對大臣和珅說道:“這個楊知縣可小氣,連頓飯都沒讓朕吃上,真是不開宴的房山縣呀!”那和珅也對這楊知縣不擺宴席接駕耿耿於懷,聽皇上這麽壹說,連聲重復了好幾遍“不開宴的房山縣”,說著說著便有意說走了音,說成了“不開眼的房山縣”,意在表示對那位楊知縣的不滿。接著他又把這句話說給了幾位隨行的大臣,他們壹聽,也說那楊知縣太小氣,不久這句話就傳開了。後來有人將這句“不開眼的房山縣”與那早已流傳的“京涿州,怯良鄉”連在了壹起,說成了“京涿州,怯良鄉,不開眼的房山縣”。
以上這些只是傳聞而已,沒有任何考證。其實房山縣(今房山區)的人根本不是順口溜中所說的沒見過世面,又比較小氣,而是非常樸實、寬厚、大度和好客,待人接物、禮尚往來都很講情理,民風民情十分濃郁。
/simple/index.php?t6475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