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問,“現在吃什麽好?”。是啊,吃什麽好呢?豬肉中註水,蔬菜中殘留農藥,制造火腿噴灑敵敵畏,生產泡菜使用工業鹽,餵奶粉吃出大頭娃娃,喝黃酒丟了性命。壹種種假冒偽劣食品不斷被揭露,被曝光;壹起起觸目驚心的制假售劣案件被查處,被打擊;壹條條鮮活的生命被殘害,被扼殺,壹顆顆善良的心靈被愚弄、被震撼。廣大群眾不禁要問:“究竟,我們還能吃什麽?”同樣的問題,在阜陽奶粉事件調查期間,中央電視臺記者曾經問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曾筱萸,曾局長回答說:“我也是壹名消費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我吃的東西也不是很放心。”作為主管全國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職能的最高行政長官對自己吃的東西不放心,這多少有點諷刺味道,難怪網民評論:“連局長都不放心,我們老百姓怎麽辦?”這從壹個側面反映出我國食品安全的問題已到亟需下大決心,用大措施,憑鐵手段,到徹底解決的時候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人類生長、經濟騰飛、社會進步、時刻離不開食品,離不開安全、衛生、營養的食品。“怎麽會這樣?我們應該怎麽辦?”廣大群眾不斷在問“我們要吃安全的食品”廣大群眾不斷在要求,群眾的呼聲,催動我們去思考,去行動。
“食品企業、良心事業”,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是合格、優質食品的生產者,是功臣,也是劣質有害食品制造者,又可能成為罪人,因此說,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壹責任人,決定食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既不是技術,也不是管理和設備,關鍵在人關鍵在於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和道德水準。死豬肉生產肉制品,使用工業石臘制造火鍋底料,使用氫氧化鈉泡發水發產品,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有害嗎?非也,讓我們聽聽生產蛋白質含量僅為2%奶粉的生產企業主在聽到長期餵食奶粉導致大頭娃娃死亡時是怎麽說的,“啊呀,這種奶粉是不能壹直吃的,反正我們從來不吃,我們都到超市買幾十元壹聽的進口奶粉吃”。“哀莫大於心死”,這些人是何等的冷漠,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喪盡天良,這些人怎麽能生產出合格的食品,怎麽能做出負責任的事。在投次主體逐漸多樣,生產方式日益靈活,食品貿易不斷繁榮,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深化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通過教育扶持、打擊、監管等多種手段,倡導營造誠信、公平、負責任的食品安全生產氛圍,顯得尤為重要。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食品質量的根本好轉,有賴於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雖然,很多部門在食品監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但與廣大群眾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從田頭到餐桌,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分別見於《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等很多部法律法規,監管職能分屬於農業、環保、林牧漁業、衛生、技監、經貿、工商、海關、檢驗檢疫等很多部門,造成既有監督越位和監督重復,又有監管缺位和監管空白,形成“九龍管水,不如大禹壹人治水”的尷尬局面。在政府加大協調監管力度,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管、嚴格監管的同時,亟待出臺更加權威,更加統壹,更加嚴格的類似《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調整、整合現有的部門職責,組建職責明確、責權統壹、監管嚴明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隊伍,提高整治效果。
“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廣大群眾是食品的最終消費者,是優質食品的受益者,也是劣質食品的受害者。人人都是消費者,個個不是局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維護身體健康也要靠我們自己。君不見,窈窕女子,在滿是塑料袋,剩飯菜的垃圾上吃燒烤;三五大漢,裸背街頭,狂吃大排檔;西裝革履轎車下來,背街小巷,尋吃牛肉湯豬頭肉等特色美味。此時他們都全然不顧骯臟的環境、臟汙的碗筷,反復使用過的洗碗水、裸放的,長時期間存放的菜肴,和攤主滴到鍋裏的汗,閑時摳腳丫的手,消費者已成為不法經營者的利益***同體和同盟,還談何食品安全,何談自我保護。我們要摒棄貪便宜、圖方便、隨大流等不合理的消費習慣,培養進名店、購名品、看日期、查包裝的科學消費習慣;要留意識別優劣食品的知識,不斷提高鑒別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還要放棄老好人思想,增強維權意識,積極為有關部門提供線索,並主動協助監管部門的工作。形成人人遠離不潔食品,個個打擊偽劣食品的良好食品消費環境。
“以人為本,安全第壹”,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孩子的笑聲,為了更加陽光燦爛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讓食品企業、政府部門、消費者***同努力,打造安全、衛生、有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