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每年都會培養出壹大批聰明、能幹的優秀人才,作為跨國企業研發團隊的管理者,我對此深表感謝。但同時我也看到,與歐美壹流高校相比,中國高校的總體教學質量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高校擴招後必然出現的就業壓力正日趨明顯,企業的招聘需求與畢業生實際經驗水平之間的落差也有逐漸增大的趨勢……作為壹名關心中國教育事業發展並立誌幫助廣大青年學子的炎黃子孫,我無時無刻不會感覺到中國高校在新世紀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提起筆來,給中國高校的管理者和廣大師生們寫壹封信,將自己此前在科研、教學與研發管理工作的實踐中領悟到的壹些有關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想法說出來,壹方面可以與熱心中國教育事業的師生分享和討論,另壹方面也可以作為管理者或決策者在制定、改進或實施相關規劃時的參考。
毫無疑問,許多現有問題要解決還需要經費、政策、甚至思想的突破。引用我的朋友淩誌軍先生的壹句話:“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教育的看法。”在他的基礎上,我想再補充壹句,“如果大家對教育的看法都改變了,那麽教育的改變也不遠了”。雖然我很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中國的教育帶來壹些進步,但只要它能夠引起壹些討論,增進壹些理解,改變壹些看法,那麽我也心滿意足了。
大學應聆聽“客戶”的需求
對壹家現代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仔細聆聽客戶的需求,設計並研發出真正受客戶歡迎的產品。在今天這個機遇稍縱即逝,環境瞬息萬變的世界裏,不懂得聆聽客戶需求,不能快速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企業是永遠也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的。
對壹所以培養21世紀人才為己任的大學來說,聆聽“客戶”需求同樣重要。我認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現代化企業是大學最為重要的“客戶”,因為這些現代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最為迫切也最為強烈。
創辦大學的目的或價值不在於獲得了多少名和利,而在於是否培養出了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否獲得了真正能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科研成果。從這個意義上看,大學能否通過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式讓自己的“客戶”滿意,這是大學能否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的壹個重要指標。
如果不能充分聆聽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能敞開大門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有關科技發展和人才流動的信息,我們的高校就很難擔負起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使命。這是因為:
◇世界在變,產業在變,觀念在變,技術也在變。在IT、互聯網、通信、生物、納米技術等新興領域,每5年內的技術變革都有可能改寫過去50年乃至100年的技術歷程。在這些領域,企業往往會走在高校前面。高校不但應該依靠開放的思想和充沛的活力盡快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更應該在科研領域成為引導技術發展方向的先驅者。
◇與世界壹流大學相比,中國高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尚有較大的差距。面對歐美甚至港臺大學對優質生源的競爭,內地高校必須盡快向產業需求看齊,向世界先進水平看齊。
◇中國教育事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的進步有目***睹。但發展最快的是那些最頂尖的高校,能夠在世界人才市場上具備競爭優勢的也只是少數壹批最頂尖的高材生。但是,從平均水平看,中國高校目前還無法培養出數量充足的,可以滿足企業壹般要求的合格人才,中國與世界之間存在著不小的“人才鴻溝”。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教育改革的進壹步開展,加上最近美國等發達國家留學簽證政策的改變,國外高校開始以招留學生、合作辦學、開辦培訓機構等各種方式進入中國教育市場,合資和民辦大學的數量也日益增多。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各高校面臨的生源和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為了取得競爭優勢,高校必須充分理解市場環境,在人才培養的方向上找準自己的位置和特色。
◇近年來,隨著大學擴招的社會效應逐漸顯現,外加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擴招是件好事情,可以更快地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但我們也必須註意兩個問題:壹是高校有限的教學資源能否為大學擴招提供支持,能否保證每個學生都享受了高質量的教學服務;二是在大批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也有許多優秀的企業無法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合格人才,這種矛盾遠非供需數量的差異可以解釋。
也就是說,如果想切實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滿足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就應當更多地聽取來自企業的聲音,更多地了解21世紀的企業到底需要什麽樣的人才。
客戶的需求:21世紀企業最需要的7種人才
在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裏,更多的人擁有了選擇和決策的權利,更多的人需要在不斷學習和不斷創新中完善自己,也有更多的人擁有了足夠使自己施展才能和抱負的空間……大多數人的工作不再是重復的機械勞動,也不再是單打獨鬥式的發明與創造。人們需要更多的獨立思考、自主決策,人們也需要更加緊密地與他人溝通、合作。
在21世紀裏,現代企業最需要的不僅僅是個體上優秀,或只擁有某方面特質的“狹義”的人才,而是能夠全面適應21世紀競爭需要的,在個人素質、學識和經驗、合作與交流、創新與決策等不同方面都擁有足夠潛力與修養的“廣義”的人才。如果把20世紀企業需要的人才特質與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做壹個簡單的對比,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下面這張反差強烈的對照表:
並不是說20世紀強調的諸如勤奮、踏實等人才特質就不再重要,事實上,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同樣會以這些最為基本的個體素質和行為規範為基礎。只不過,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更全面也更豐富,審視人才的視角也從單壹的個體層面轉向了融合個體、團隊、組織、社會乃至環境等多個維度,涵蓋學習、創新、合作、實踐等多種因素的立體視角。
今天,中國高校培養人才的方法和方向主要還停留在培養“20世紀需要的人才”上,不能很好地培養“21世紀需要的人才”。概括說來,21世紀需要的人才具有以下7個鮮明的特點:
◇融會貫通:僅僅勤奮好學,在今天已經遠遠不夠了。因為最好的企業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又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自學和自修,並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的人才。
◇創新與實踐相結合:從根本上說,價值源於創新,但創新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傾向是最不可取的。反之,在實踐過程裏,我們也不能只局限於重復性的工作,而應當時時不忘創新,以創新推動實踐,以創新引導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研發出卓越的產品。
◇跨領域的綜合性人才:21世紀是各學科、各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世紀。現代社會和現代企業不但要求我們在某個特定專業擁有深厚的造詣,還要求我們了解甚至通曉相關專業、相關領域的知識,並善於將來自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領域的技能結合起來,綜合應用於具體的問題。
◇三商兼高(IQ + EQ + SQ):21世紀的企業強調全面與均衡。壹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學習成績或智商(IQ)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IQ)、情商(EQ)、靈商(SQ)這三個方面達到了均衡發展。
高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高智商不但代表著聰明才智,也代表著有創意,善於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高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參與團隊合作等相關的個人能力的總稱。在高級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重要性的9倍。
高靈商(SQ, Spiritual Quotient):高靈商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否分辨是非,甄別真偽。那些沒有正確價值觀指引,無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強,對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
◇溝通與合作:溝通與合作能力是新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在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合作者”,而不再是孤僻、自傲的“天才”。因為隨著全球化、信息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幾乎沒有哪家企業可以在脫離合作夥伴、脫離市場或是脫離產業環境的情況下獨自發展。要想在21世紀取得成功,就必須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關企業、社團乃至政府機構開展密切的合作,這種全球化合作當然離不開出色的交流和溝通能力。
◇從事熱愛的工作: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每壹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特長。而發揮特長的最好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工作——因為只有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才能真心投入,才能在工作的每壹天都充滿激情和歡笑。這樣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樂的人,他們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
◇積極樂觀:在機遇稍縱即逝的21世紀裏,如果不能主動把握機會甚至創造機會,機會也許就再也不會降臨到妳的身邊,如果不能主動讓別人了解妳的能力與才幹,妳也許就會永遠與妳心儀的工作無緣。同樣的,畏懼失敗的人會在失敗面前跌倒,並徹底喪失繼續嘗試的勇氣。而樂觀向上的人卻總能把失敗看做自己前進的動力。顯然,積極樂觀的人更容易適應21世紀的競爭環境,更容易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中走向成功。
對於那些致力於培養優秀、實用人才的高校來說,能否使用21世紀的立體視角更全面、更透徹地理解新世紀的人才標準,是我們能否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國際競爭環境,能否更好地發揮人才優勢的必要前提。
給高校的9點建議
為了更好地適應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我想,中國高校可以在以下9個方面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
1. 高校辦學要以高質量教學為目標,盡量避免過分擴招,過分產業化的行為
始自上世紀末的大學擴招,使得大學生數量增加很快,199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總數約為340萬人,而在2006年僅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達到413萬人。當湯敏先生在1998年提出大學擴招的概念時,曾經明確地說要“防止壹哄而上,不註重質量地擴大招生”。但我們仍可以看到,許多大學特別是民辦學校雖然學生數量明顯增多,卻沒有達到多培養人才的目的。有些學生學習四年以後才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不符合企業的要求,就業困難——最近甚至發生了大學生畢業後為了就業再去重考中專的事情。在“開復學生網”上,我曾經看見學生抱怨“入學之後,才發現大學發的文憑不被教育部認可,還要再考?”或者是“入學前,學校自稱老師都是名校畢業,見到廬山真面目後才發現這些老師的履歷都是假的”,還有“老師從來沒有學過這個專業,每天就是從書本裏念課文。這樣的教育怎麽行?”等等。
許多不合格民辦大學的存在,在客觀上制造了壹個“合格人才不足”的鴻溝。這個情況我們可以用下圖表示:
目前,出自壹流高校的畢業生仍頗具競爭力,但是過分的擴招和那些利益當頭的“教育家”們也確實損害了壹些普通高校以及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培養了不少“需要培訓”或“不合格”的大學畢業生。
記得我在壹次國際會議上遇到壹位自稱是教育家的人,他遞給我的名片讓我吃驚不小。名片有三折,寫有數十個教育機構負責人的頭銜,其中包括多家民辦大學。我問他:“辦這麽多學校,妳不會分心嗎?能辦得好嗎?”他說:“以前我開工廠,開得越多賺得越多。現在用市場經濟的規律做教育,也是壹樣,而且資本投入更低,回報更快。”看來他眼下辦教育的目的只是贏利。在他辦的學校學習,畢業後如果能滿足企業需要,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除了擴招之外,最近幾年,高校中還出現了其他壹些負面的例子。例如,某著名高校的教授居然在國家投入巨資的芯片研發項目中造假,大肆騙取科研資金和學術聲譽;壹些高校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中屢次發現抄襲現象;少數大學教師為了評職稱,大量發表粗制濫造、生拼硬湊的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老師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公司而讓博士生成為免費勞工;學校為了賺錢開過多的EMBA或軟件學院課程,讓老師把精力都花在那些“高學費”的“高齡生”身上而忽略了真正的大學生……我想,之所以出現這些不良現象,其原因大多可以歸結為高校中少數教師和管理者為了個人或局部的眼前利益,忘記了高校教書育人的“天職”,忘記了“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
即便是在正常的教學和科研領域,過於強烈的“功利心”也是有害無益的。例如,大學在學科調整和設置時應當緊緊把握現代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尋找21世紀企業最需要的人才培養方向,但在另壹方面,大學絕不能僅僅根據最近壹兩年中人才市場的“動向”而草率地設置壹些看似熱門,實際並沒有太多學術內涵或學術底蘊的專業。
學校可以對它提供的教育適當地收費,也可以提供正當的方法來幫助老師得到合理的待遇,更可以期望學校產生的知識產權幫助積累學校的資產。但是,我們應該杜絕那些為了眼前利益而傷害學生、傷害學校、傷害教育的做法。
2. 高校要有準確定位和鮮明特色,減少研究型大學,增加職業學院
21世紀的企業既需要博士也需要技工。但是,今天的高校培養了過多的博士、碩士,在技工、服務人員的培養上卻嚴重不足。從數量上看,我個人覺得,考慮到今天中國的實際人才需求和實際師資分布,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和職業專科學校之間的比例保持在1:20:40左右較好。無論社會進步有多快,社會總是需要最多的技工、服務業者,其次才是工程師、公務員,而最少的是科學家、研究員。70年代時,我們常常因為看到天才被送入工廠或農村而扼腕嘆息,但今天,我們更該擔心那些能力有限,卻進入二流學校讀了個無法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碩士、博士,白白浪費了時間和資源的學生。
這個問題源自國內高校在選擇自身定位時普遍存在的求大求全,追逐“壹流”的心理傾向。現在,不但壹些有實力的大學提出了趕超歐美先進水平的口號,就連壹些資源有限的院校也紛紛提出要將學校辦成“壹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許多大學通過院校合並迅速擴大自身規模,並不斷進行院系調整以擴大學科涵蓋範圍;壹些高校在缺乏相應教學資源的情況下盲目擴大招生人數;壹段時間以來,籌建擴建“壹流”的產學研基地、研究中心等等,似乎已經成為了壹些大學最重要的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我建議中國高校在考慮自身定位時,應首先全面考察、衡量自身的資源配置、發展潛力、產業環境、區域和人文特色等相關因素,並結合以下幾個思路準確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
◇研究型大學、以教學為主的大學以及面向職業教育的高校應相輔相成、平等發展,並最終形成從高端的科研攻關到人才培養、職業培訓的完整高等教育布局。
◇中國只需要較少數量的研究型大學,以培養世界壹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過剩的二流研究機構和二流研究人員。因為研究看重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在選擇自身定位時,高校不要僅為了爭取經費或政策支持就盲目地為自己貼上“研究型大學”的標簽(政府管理部門也應從經費和政策等方面加以合理引導),而少數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學實力的高校則應當始終把趕超世界壹流科研水平作為發展目標,而不能僅僅用科研項目或學術論文的多少來衡量自身的發展水平。
◇在研究型大學之外,應當有壹大批註重教學實踐,致力於培養合格人才的院校。這些以教學為主的大學在學科設置上應避免過於專業化的傾向,多從學科的實用性和滿足產業需求等方面著眼,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多為學生提供參與實際工作的機會。在師資配備方面,應多考慮聘用教學經驗豐富,或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
◇此外,中國還需要更多面向職業或專科教育、有準確的學科定位和鮮明的學科特色、緊密圍繞企業需求培養實用化人才的專科院校。以德國為例,德國產品的質量是世界聞名的,而這些產品質量的保證就來自於其“雙元教育”。雖然德國的高等教育已經普及,但是高中畢業後選擇繼續學習的學生中,只有壹半進入大學,而另壹半則進入職業學校。從職業學校畢業的技工的薪資與大學畢業生,甚至碩士、博士相比並不遜色。中國興辦職業學校不但是對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的有益補充,而且它們的數量和質量更直接決定著中國未來的人才結構是否合理,以及高等教育逐漸普及之後的就業危機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最後,每所高校都應該像成功企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那樣,努力尋找並發揚自己的辦學特色,用鮮明的教學風格而不是龐大的教學樓群吸引人,用優美、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而不是千篇壹律的校規、校訓培養人。
3. 學位教育要有的放矢:提供高水平、與國際接軌的研究生院
在大學校園裏,“考研”熱潮壹年高過壹年,除了申請出國留學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在國內考碩、考博,而不是直接找工作。這壹方面是由於研究生逐年擴招,考碩、考博的門檻相對降低,另壹方面也是因為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常大,不繼續深造就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當然,研究生數量的適量增長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但如果盲目“考研”的現象過於普遍,或是不切實際地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研究生教育的質量以及高校科研的質量就勢必會受到影響。對於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隊伍,現代企業真正需要的是研究素質過硬、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的研究員,而不是僅僅為了得到學位而讀書、發論文的學生;與其培養出許多不合格的研究者,還不如讓這些人在本科打好基礎後就直接投入具體的實踐工作。因此,無論是高校還是學生,都應當慎重對待研究生教育,努力使研究生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壹個質的提高。
在高校方面,學位教育及其管理壹定要有針對性,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以科研性為主的院系或實驗室應當將培養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視為最高目標,鼓勵學生完成博士學位,或盡量招收碩、博連讀的研究生,並在教學、科研過程中緊緊跟蹤國際最新的科研動向,更多地承接與國際水平接軌的高質量科研課題。而那些以培養專門性人才為主的院系,如醫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等,則可以將重點放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在走出校門後盡快適應專業工作。更多的技術性或偏重職業培養的院系,則應將教學重點放在本科生的層面,努力培養出滿足企業要求的合格人才。
4. 始終把企業視作最重要的客戶,引導學生重視融會貫通,杜絕讀死書
“客戶意識”對於大學而言同樣重要,如果能始終把企業視作最重要的客戶,時刻關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大學就能真正在“客戶”心目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就能稱為名副其實的“人才基地”。可以說,企業客戶對高校的最迫切也最強烈的壹個要求是:培養能夠更快融入企業的學生——也就是說,不要讀死書的學生,要融會貫通、思想活躍、善於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員工。
中國的教育體系過於強調背誦記憶、應付考試。應試造成學生每天拼命地讀書,把成績和文憑當做唯壹的人生目標,這樣的教育模式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成功是背道而馳的。應試教育要求學生循規蹈矩地重復舊的知識,不允許有創新的想法,這就扼殺了大部分學生的創造力。
有位同學對我說:“學英語的同學精通英文的語法,甚至連古英語都了解,但卻無法跟外國人對話,這在國內叫做‘啞巴英語’。學計算機的同學,四年下來,連兩千行代碼都沒寫過,不過在試卷上倒是能得滿分,這是否該叫做‘紙上工程師’?”這些“啞巴英語”、“紙上工程師”對社會是沒有價值的,這樣的學生不會被企業重視,找不到壹份好的工作。而學校采用這樣的教育方式,則嚴重地違背了“始終把企業視作最重要的客戶”的精神。
西方有壹句名言,“聽過的我會忘記,看過的我能記得,做過的我才理解”。在學校學習,壹定要融會貫通,不能只是死背書本,壹定要動手實踐。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知道知識應該如何使用。融會貫通意味著高校培養出的學生必須善於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去。在IT領域,許多成功的公司都希望加入公司的畢業生擁有十萬行以上的編程經驗(例如在Google,很多應聘者都是因為實際動手能力不足而沒能通過面試),但不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中國學生告訴我說,他們在學校的四年時間裏,真正自己動手編寫過的程序還不超過壹千行。這壹方面說明壹些學校在教學時不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壹方面也說明許多學生只知道學習“死”的知識,而不知道去尋找或創造機會,以便將學到的知識用在具體的實踐當中。
融會貫通也意味著妳必須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用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要知道,在實際工作中,幾乎每壹個問題都是模糊和不確定的,壹切都需要自己動手,需要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因此,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壹定要強調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真正對應用知識的方法和理念融會貫通。高校應該脫離“非黑即白”的思維,與其告訴學生壹個“正確答案”,不如鼓勵學生從正反兩方面來理解問題。因為在真實的世界裏,幾乎任何壹件事情都有兩面性,壹個負責任的教育應該讓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問題,及時我們希望學生更認可其中之壹。
我並不是要完全推翻考試和背誦的教育方式,但是背誦的大部分功用應該是用來創造新知識的工具,借以鍛煉學生自己的推理能力。學校應該采取靈活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在直截了當的氛圍中交流思想、學習知識。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大量的知識灌輸,而采用實驗、案例、討論、互動交流等豐富生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的課程非常重要,要讓學生有提問、討論的機會。有位同學曾對我說:“我很幸運有壹位提供討論機會的老師,因為我發現,我聽課獲得的知識90%都已經忘記了,而這位老師提問討論過的知識90%我都記住了。”
高校應該請專家、企業參與學校的課程設計,減少與就業和素質培養沒有關系的課程,增加國家、社會需要的專業,減少過時的專業。高校應該爭取學生暑期在企業實習的機會,聘請企業裏的專家作為兼職老師,把真正有啟發的實踐項目(而不是今天所謂的“橫向項目”)引入高校,作為課程的壹部分。高校開始用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工作的指標,這是好事;如果能夠加上企業對該校學生的滿意度,畢業後必須的培訓所花的時間等綜合考慮,那就更好了。
21世紀需要的是那些既能對某個專業領域擁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又能兼顧相關領域發展,善於與其他領域開展合作的綜合性人才。因此,中國高校只有充分學習、借鑒歐美壹流高校的教學經驗,使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實踐過程,主動了解書本之外、學科之外的知識,鼓勵學生追逐興趣愛好,並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跨領域實踐的機會,才能在人才培養方面緊跟21世紀的時代步伐,滿足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5. 始終把學生視作最重要的資產,給學生提供最好的資源和服務,讓學生獲得最多的選擇與尊重
學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資產,這壹說法並不誇張。因為高校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為企業培養優秀的人才,是為所有學生提供壹個最適宜學習和成長的教學與生活環境。在那些真正懂得學生的重要性的教育家們看來,大學中的所有設施以及所有教職員工都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生的利益和需求是他們眼中最重要的利益和需求。
對高校來說,能否為學生提供真正先進的教學理念、科研氛圍,能否讓自己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競爭環境,這遠比建設了多少“大學城”或“重點實驗室”重要得多。例如,互聯網現在已經成為學習最好的渠道,尤其在國外大學網站上有許多開放式課程可以用於提升學生的素質和知識。但是,許多大學現在還不允許學生到國外網站訪問或者要加收昂貴的網絡使用費用。如果學校把學生的利益放在第壹位,提供免費和迅速的互聯網服務遠比建大樓重要得多。
此外,我在網上做過壹個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就像前面曾經指出的,在21世紀,頂尖的企業需要的是有激情的人才,而人的激情總是源於他的興趣。所以,如果高校要培養企業需要的21世紀人才,就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專業的機會,否則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就都浪費了。
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大家往往把學校名氣或家長意見放在第壹位,進入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對專業沒有興趣。作為壹個曾經選錯專業的學生,我特別感謝我的大學允許我轉系,讓我毫無阻力地離開了我沒有興趣的法律系,加入了我熱愛的計算機系。後來讓我更有感觸的壹件事是讀博士時,學校居然讓所有的學生選擇自己的導師。後來,當我跟隨我的博導做了壹年論文後,我大膽提出與導師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術方案。當時我的導師說:“我不同意妳,但是我支持妳。”他的鼓勵最終促使我沿著自己的道路獲得了成功。這種尊重學生、提供選擇、因材施教、鼓勵創新的教育理念是中國大學需要向美國學習的先進的教育思想。
許多學生還對我說,有許多老師上完自己的課程後就徹底地與學生失去了聯系。這樣做表明老師並沒有把學生視作學校最重要的資產。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老師願意真心實意地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去選擇。
我想,如果國內大學中多壹些有遠見的教育家和管理者,如果高校始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