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意思是“客人”,因為剛設立的時候,是給人避難的,有休息室,讓人舒適娛樂。後來逐漸成為滿足人類醫療需求,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是容納和治療病人的服務場所。
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醫療機構、醫療設施設備、醫療技術人員都處於極度短缺的狀態。當時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只有2600家醫院,卻面對著5億多人口。在嚴峻的形勢下,我國政府將部分解放軍野戰醫院轉為地方醫院,接收了壹批舊政府遺留下來的醫療機構和外國教會、慈善機構。
隨著第壹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政府陸續投資建立了壹大批公立醫院,逐步建成了公立醫院服務體系。除了隸屬於政府衛生部門的醫院,還有隸屬於工業等部門的醫院,呈現多部門醫療格局。從1956開始,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大背景下,壹些民營醫療機構也轉為公立醫院。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公立醫院數量不斷增加。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醫院數量從1.949年的2600所增加到1.980年的9902所,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持續上升,增加到1.980年的2.1.8張。
“全國醫院面貌的改善,不僅體現在機構和床位數量的快速增長,還體現在醫院的組織管理、醫療技術和醫學研究等方面。”武漢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說。毛宗福說,改革開放前,我國公立醫院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當時我國對醫院實行的是純福利事業和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把醫院包下來,留在全國”。改革開放的浪潮推動人們向外看。隨著醫療領域“走出去,請進來”,人們發現,我國公立醫院體系雖然比較完善,但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醫療服務水平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