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誌南的絕句是什麽意思?

誌南的絕句是什麽意思?

原文:

古木蔭系短篷,棍薊助我渡橋東。

衣濕杏花雨,臉不冷。

翻譯:

把船停在岸邊古樹的樹蔭下;拄著拐杖走過橋的東側,欣賞春光。

杏花季的細雨,像是故意弄濕我的衣服,不停地下著;吹在臉上的微風已經感覺不到寒意,綠色的柳條隨風起舞,特別尷尬。

註意事項:

系統(x):加入。短篷:壹艘船。篷、帆和船是同義詞。

藜本:藜本的倒置文本。藜,黍,莖直立,可做老人拐杖。

杏雨:清明節前後杏花季節的雨。

楊柳風:古人把響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從小寒到谷雨* * *二十四小時,每個小時都應該是壹種花信,統稱為“二十四花信風”。其中,《劉樺》或《楊柳風》是清明節的最後壹封花信。

創作背景: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遊覽的過程,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春風的柔軟和溫暖,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贊賞:

第壹句是“古木蔭下短檐”。古樹,老樹。陰影陰影。平局平局。有短篷的小船。我把船系在壹棵老樹蔭下。它告訴我們作者是坐船出來春遊的。而且這個地方有樹有水,是個好去處。古樹成蔭,帶篷的船暗示著春天會很溫暖,會有風雨。

第二句是“拐杖助我過東大橋”。截形藜,截形藜,截形藜是壹種莖很硬的草,用作拐杖。“棍子和藜麥幫助我”實際上是“我幫助棍子和藜麥”。說是藜杖支持我,擬人化,凸顯了藜杖的作用和我與它的感情。意思:我拿著壹根藜棒來到橋的東邊。作家下了船,拄著拐杖走路,可見作者雖然年紀大了,但對旅行還是很感興趣的。其實在乘船的路上,他就已經在欣賞春天的美景了,現在正在徒步,可見春色的魅力。

後兩句主要描寫春遊,在春遊的趣味中透露出春天的美好。那麽春天到底有多美呢?作者在後面做了詳細的描述。

通過自己的感受來寫風景。目前杏花盛開,細雨霏霏,楊柳婀娜,微風習習。詩人不從正面寫花木,而是把春雨和杏花柳結合起來表現神態,重點在“欲濕”、“不冷”兩個字上。《我要濕了》表現了細雨仿佛就在那裏的場景,細雨滋潤著雲煙蒸夏薇般的杏花,花兒看起來更加嬌艷欲滴,紅彤彤的。“不冷”這個詞點出了季節,說的是春風吹在臉上,帶著淡淡的暖意,連下面被風吹起的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彩的場景,都顯示出春天的宜人。這種表達方式讓整個畫面豐富多彩,充滿活力。詩人拄杖東行,紅杏綠柳燃,細雨染衣,似濕非濕。微風迎面吹來,他感到有點涼意。這是壹次耐心而愉快的春遊。

總要寫春天的那句話,或者蒙混過關——“易知東風,百花總春”(朱的《春日》),或者詳細寫——“紅樹林花開鳥鳴,平湖草長白鷺飛”(許的《湖》)。誌南的這首詩將兩者結合起來,既有精妙的描寫,又有對整個春天的感受,充滿了歡樂。詩言簡意賅,寓意豐富,讓人如臨其境。雖然像“杏花雨”、“楊柳風”這樣的詩情畫意,之前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但真正成為耳熟能詳的詞匯,還得歸功於誌南的兩首詩。元代於吉名作《風入松》中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所描述的意境,可能是受到陸遊“小樓聽春雨壹夜,深巷賣杏花明”的詩句的啟發。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的美景,不是壹般的描寫鳥語花香,主要是春天的風雨。《春風與春雨》也是壹個普遍現象,但作者寫得有色彩、有味道,真的很感人。體現了作者觀察的細膩和筆端的功夫。可見,看似簡單的文字,經過了精心的錘煉,所以魅力十足。他以感情為主,寫自己春遊的喜悅心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也為讀者展現了壹個春天無限美好的世界。

關於作者:

誌南?,南宋詩人高僧,智楠是他的法名,生平不詳。誌南的生存狀態沒有得到檢驗,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沒有“中興四大詩人”和“二泉先生”那麽紅。但這首小詩,以其細膩的感情和對早春二月的真實描寫,將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歌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