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壹個家庭講座,有同感:言傳身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言傳身教。
我們都有感情。身邊的人告訴我們壹個道理,我們會用自己的視角去猜測這個道理是什麽,對我們是否有用。更有甚者,可能只是聽而已。語言傳遞的信息損失率還是很高的。或者變成“心靈雞湯”,只是說說而已,所以文字和表達的力量非常有限。
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首先做到要求我們做的事情。這種行為會讓周圍的人看到結果,看到改變,看到榜樣,人們會跟著榜樣的力量,自覺地仰望榜樣,改變自己。
講師說,當家長遇到孩子的學習問題、心理問題、健康問題時,會把孩子送到培訓班、訓練營、醫院,希望通過這些渠道改變孩子。我們有沒有註意到,父母的這些行為都是在向外尋求,希望通過外力改變孩子的行為和內心?老師說,所有參加過短期訓練營的孩子,最長能堅持三個月的訓練營優良習慣,最短也只有壹周!這是為什麽呢?原因是父母沒有變。孩子們之所以在訓練營中表現突出,是因為訓練營本身就是壹個積極向上的群體。在積極的群體中,孩子們的優秀是自然的行為,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孩子回國,父母的生活方式沒有改變,行為習慣是壹致的。孩子在沒有父母及時反饋的情況下,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孩子受到冷漠和打擊後,所有的熱情都被澆滅,生活毫無改變地恢復到過去。這也是為什麽,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花了很多錢參與的學習,最後效果並不好。所以,只有家庭環境、父母的思維方式、父母對優秀父母的學習,才能與孩子所學的優秀習慣相呼應,讓優秀堅持下來,成為壹種好習慣。
聽了這個理論後,我立刻想到了樊登書店。樊登書店通過營造讀書、讀書的氛圍,營造安靜讀書、讀書分享、終身充電、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場。大家都做這個事情,形成壹種學習氛圍,所以來的人會因為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而專註。
這就是樊登書店的定位,營造壹個正能量的環境,讓所有願意通過閱讀改變的人都能找到TA心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