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時代發展至今,過年的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時代發展至今,過年的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春節民俗的傳承與現代化

任何民俗都不是壹成不變的,其傳承的過程也是變異的過程,過年民俗也不例外,中日兩國都是如此。

在明治五年(1872)之前,日本和中國壹樣,慶祝農歷年。但從明治五年開始,改陽歷,廢除陰歷。這是壹個很大的變化,這兩年每年都和中國不壹樣。不過有意思的是,傳統的過年習俗,從除夕到元宵節,比如祭祖、迎神、守歲、拜年、發紅包(壓歲錢)等等,在日本都保存得很好,只是把做事的時間挪到了大年初壹(當然日本的過年習俗也包含了很多新的時代因素)。回顧中國,農歷新年壹直比公歷新年更受重視。雖然有很多新人們表達不滿,想取消農歷新年,但是人民沒有理會,所以至今沒有改變。近年來,政府尊重民意,將農歷新年(俗稱春節)假期設定為與五壹和十壹月十壹日政治節日壹樣長,均為七天。它采取了許多措施來確保物資供應,特別是運輸,以便數千萬外出打工的農民能夠及時回家過春節,它還努力在春節期間組織文化和旅遊活動。這樣,傳統的農歷新年比只有壹天假期的公歷新年更隆重,更熱鬧。然而,仔細考察,不難發現,過年的習俗在當今中國也在發生著種種變化。在迅速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中國,過年習俗壹方面得到傳承,另壹方面又不斷發展,加入新的因素。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我將從送竈、拜年、迎財神、過元宵等幾個方面對中國新年習俗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做壹些分析。

1,烤箱交貨

臘月二十四送竈,仍然是中國南北方許多鄉鎮農村居民的第壹件大事。但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很少或幾乎不再開展(城郊村除外)。關鍵是現代生活中的爐竈和烹飪與古代的土竈有著本質的區別。竈神的地位變了,重要性減弱了。不僅是竈神,整個鬼神體系也是如此,和人的關系也沒有古代那麽密切了。城市人祭竈送神鬼溝通的需要和熱情自然降低了。

村鎮人的規模和虔誠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小,越來越弱。比如以前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工五”,反映了早晚有壹天要送竈的現象。也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政府23送竈,百姓24送竈,水上生活的船民25需要送竈。這種排序明顯標誌著政府的霸權和社會的等級,也說明當時的人們重視祭祀竈神——即使是賄賂鬼神也要優先考慮政府!在陸地上沒有地位的船民沒有固定的爐竈,所以排在最後。然而,隨著政府甚至官員的冷漠,這種現象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今,官祭竈已成歷史,城鎮居民幾乎不再送竈。農村送竈只是壹種傳統的、慣性的行為。需求是什麽,誰來堅持這個順序?農村年輕壹代長大後,祭竈神會成為老祖宗傳下來的老故事,只剩下壹句老話,壹個觀念,他們會更加無心,更無法認真執行。現代生活中人與神的關系異化了。人們更關心自己。即使在傳統的春節,人們也不像以前那樣優先考慮與上帝的關系,他們把與上帝溝通和請上帝說好話作為第壹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來做。

其實祭竈行為的改變不是從今天開始的,也不是從這壹端開始的。例如,在古代,向火爐獻祭是老婦人的事情。禮記?《禮器》鄭玄註曾說,竈是老婦祭祀。老太太們煮著家裏的飯,整天圍著竈臺轉,這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年底對竈神的主要祭祀。但是,後來改變了。因為竈神是壹家之主,老婦人的地位與其不匹配,所以男性父母反而會是主祭。後來祭祀竈神的時候,連女人都不許看。清代《季復通誌》和《光緒順天府誌》都引用《帝都風光簡介》說:“今男獻祭,女不得見,祭甜食。如果禁止幼女吐痰,吃胖了就黑了。”不僅女人不能看祭祀爐,女孩連祭祀剩下的糖果都不能吃。大人們編造了讓他們害怕的禁忌,嚇唬他們不要對吃祭祀剩下的糖果有任何不正當的想法。也可以說他們用心良苦。但是這太不合理了,所以現實生活中有壹些小調整。像北京,尤其是農村,都是男人當祭司,負責燒香,女人則是陪祭的形式。輕重緩急還是很明確的,但是家庭的犧牲似乎少了些死板,多了些人情味。這種小調整的原因很多,長期積累的話,量變會導致質變。其實,恐怕今天的竈神祭祀從來沒有限制過女性的參與,無形中推翻了“女性不得祭祀竈神”的法律。

大年初壹,中國很多地區還保留著近代以來的“跳竈”習俗。臘月

四“乞丐在城中,兩人假扮男女,以竹葉冬青共舞,稱為廚房之王。”另壹個打扮成鐘馗的人拿著劍,另壹個打扮成小孩的人沿著門邊跳舞乞討。“這個習俗的起源應該和古代的驅魔有關,而且它已經發展起來了。如果妳從來沒有聽說過廚王已經結婚,為了符合丈夫和母親驅邪的習俗,妳應該給他配壹個廚師長;結合過年跳加官、唱歡樂歌等活動,形成了壹種新的風格。至今仍有許多人能在全國各地的鄉鎮進行這種表演,他們在元旦或平常喜慶的日子(如商店開門、孩子出生等)即興表演。),既給節日增添了歡樂,也為自己賺到了錢。

祭竈的習俗在逐漸淡化,但在時間觀念上,從臘月下旬進入新年階段的意識在近代仍然普遍存在。在農村,這個時候,不再忙於農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準備過年上;在城市裏,除了學校,雖然還沒有放假,但是從市場的變化,廣告的渲染,各單位的工作安排,都讓人感覺過年來了。以前除夕夜前的除塵、打掃衛生、美化環境、洗澡之類的事情,從此會快速進行。

2.守歲

雖然除夕是新年的前壹天,但它是新年的第壹個高潮,現在仍然如此。所有的假期準備都必須在這個晚上完成,明天還有壹系列的活動。家庭主婦也要好好休息,暫時不要忙。所以30周年往往是最忙的壹天,尤其是上班族。

現代人還是習慣把除夕叫做“年夜飯”。在外工作、出差的,最遲今天下午必須到家。大多數人比這壹天早回來,會為錯過除夕而感到極大的遺憾。當代中國的城鄉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農民工不怕離家多遠,但總是渴望回家過年。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回家過年,過年後返回工作地,給每年臘月中下旬到正月中下旬的運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此外,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往往選擇在這個時候探親,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春運”高潮。中國城市政府,尤其是交通部門,每年都需要為“春運高峰”做出專門安排,並不遺余力地予以保障。然而近十年來,雖然情況逐漸好轉,但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的購票難、票販子(俗稱“黃牛”)的囂張以及擁擠混亂的候車場景,對於沒有親身經歷的人來說,仍然是難以想象的。這已經成為中國過年的壹個新特點。它的形成有很多表層原因,深層原因則與傳統習俗和觀念密不可分。

為了尊重傳統習俗,安撫確實不能回家的農民工,各地都非常重視他們過年期間的生活,有時還會為他們組織文娛活動。自古以來,遊子們除了夜晚,也寫下了許多關於鄉愁的悲歌。時至今日,過年不能回家和親人團聚依然是壹個遺憾。在中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無論哪個民族,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壹顆相同的心,這是中國春節民俗千百年來經久不衰的真正源泉。

除夕夜有許多傳統的儀式,比如掛神像祭祖,祭祀神靈,甚至跪拜磕頭等等。這套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還很流行,尤其是在壹些鄉紳家裏。比如魯迅小說《祝福》中描寫的紹興魯鎮的呂四家,就很典型。

現代的趨勢是,這壹套正在從簡化中逐漸消失,但變化的速度並不均衡。有的地方,有的人變得慢了,還能看到舊樂器的碎片。至於傳統的掛松、掛桃符、貼門神、放鞭炮等。,其中有驅魔和巫術的意思,還有畸形保存。現代人還是喜歡大門不關,掛青枝,室內插花,門上貼春聯(如壓歲錢、福祿壽、關帝、觀音三星)或倒貼“福”字;我還是喜歡放鞭炮或者煙花。近年來,煙花的圖案和尺寸有了很大的發展。然而,大多數現代人這樣做只是為了美化環境,增加幸福感和自娛自樂,很少或根本不重視祈禱,祝願和驅逐鬼鬼祟祟的傳統意義。在民俗傳承過程中,形式依舊但內涵各異,舊傳統與時代因素巧妙結合,是壹種規律性的現象。

由於現代媒體的發展,以及對民眾熱烈響應的響應和刻意鍛造,壹種新的過年習俗正在形成,那就是每年除夕全家團聚,看“春晚”。在日本,看“紅白歌會”就是* * *了。除夕夜家人團聚是傳統的節日習俗。以前多是祭祖,家人圍坐在壹起,閑聊,聚餐拜年。大人們喜歡打麻將或撲克,而孩子們則拿著壓歲錢,燃放煙花爆竹,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現在除了照常營業,還可以看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讓除夕守臺更有意思。1983年,中國中央電視臺首次組織播出春節聯歡晚會,大受歡迎。此後每年都舉辦,至今已有20年,成為備受娛樂圈和大眾關註的保留節目。在電視還是個稀罕物的時代,這個節目不僅讓全家團聚,甚至還把幾個鄰居甚至整個村子都召集到了壹起。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團圓的規模有所縮小,但全家圍坐在壹起看這個節目仍然是除夕夜的突出現象。如前所述,給留在城市過年的農民工安排娛樂活動,讓他們看春晚,是主要內容。有人質疑春晚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它的組織流程和藝術質量。誠然,這裏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可以投入使用的世界極其廣闊,但它必須繼續下去,唯壹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全國人民需要它。如果由於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完善,春晚的播出和觀看成為壹種健康的新民俗,無論如何都是壹件好事。

3.新年快樂

傳統的新年祝福是加強和潤滑人際關系的有效手段。現代人對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行動也更加自覺。

覺,所以風未褪,有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除了傳統的親戚、朋友、同事、師生之間的拜年活動外,還繼承了“團拜”的形式,即在壹定範圍或群體圈子內,選擇壹個地點,約定壹個時間,進行有組織的集體拜年。這不僅是壹項有意義的活動,而且簡化和減少了個人訪問的程序和時間。而且這樣做,很親密的人之間也沒有約束。除了集體祭拜,妳可能還是希望壹個人去參觀。時間久了,團拜的形式也略有變化。壹般來說,正式休年假之前,都是在各個單位或者小組裏舉行。這壹天,所有能參加的人都會參加,甚至會帶上家人(主要是未成年的孩子)。聯歡會上,單位領導講話,同事聊天,表演壹些節目,吃糖果花生,既是年末的告別,也是新年的團拜。這種做法越來越流行,已經形成了壹種習俗。在壹些大單位,為了避免下屬給上級拜年的繁瑣工作,還實行某些領導集體拜年。通常在年前選擇壹天,各級官員出席,舉行簡單的儀式,交換年終慰問和新年祝福。雖然由國務院和CPPCC主持的春節招待會是壹項政治活動(在古代宮廷中可以追溯到元朝,但其性質和形式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它也意味著通過會見各界代表向全國各行各業拜年——這壹意義往往在主持人的講話中直接指出——而且它也形成了壹種習慣,演變成了壹種新的民俗。

年假時間有限,但需要拜年的人很多,而且有些人不在壹個地方。我該怎麽辦?中國古代人很早就采取送名刺(說我的姓名、家鄉、官職、問候語)的方式,而不是親自登門拜訪。刺這個名字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宣布名字,和拜年沒有任何關系。這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隋唐時期,與長者、貴族的謁見,往往是先拋刺,得到允許,才正式見面。到了宋代,著名的刺被用來祭奠新年的節日,但並不僅限於新年。細心的《歸心雜識》說:“那些不能用壹束刺互相親吻的人,讓壹個仆人壹遍又壹遍地扔,這是常事。”這裏說的是“互致問候之禮”,可見其應用之廣泛。同壹本書還說:“如今,風俗已經變得很單薄了。以前形狀有大有小。大的形狀全是紙,小的形狀半個紙。這次的刺太大,長滿手掌,可見禮薄。”看來宋人的名刺發展較晚,大小與今天的名片頗為相似。賜名刺,在完成禮儀、節省時間方面自有很大的優勢,但也變成了壹種冷冰冰的儀式,被人們所詬病。到了近代,由於書寫媒介的進步,結合國外的經驗,發展出了賀年卡和賀年卡。這樣,不僅方便了壹個國家範圍內的郵政拜年,也不難為世界各地的朋友拜年。幾年前,隨著中國電信的快速發展,電話開始普及,費用逐漸降低,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人們轉向電話拜年。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因此,網上發賀卡拜年極為普遍,拜年的民俗進入了無所不能的虛擬空間。這也符合節約紙張和珍貴木材資源的理念。

科技不斷發展,人類的通訊工具會有很大的進步。未來過年的方式會有哪些新變化?具體還很難預測。但手機功能越來越多的事實,足以讓人相信年輕壹代會獲得越來越多有趣的新聯系方式,包括拜年的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形式如何變化,拜年始終是民間遺物,其本質始終是促進或潤滑人際關系。形式的不斷變化和本質的相對穩定,就這樣辯證和諧地統壹了。只要本質不變,形式越多樣越現代越好。

當然,任何事情發展過度,必然會變成負面的。宋代以刺名拜年變成士大夫虛禮的教訓,在虛擬電子世界無限膨脹之際,值得及時嚴肅關註。試想,如果舊的弊端再現,人們通過科技手段表達的真實感受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現代的饋贈。那實際上不就是對拜年這壹民俗純樸本質的取消和否定嗎?

4.歡迎財神

拜見財神是過年的重要壹環。這種活動過去就有,壹直延續到近代。許多地方誌

有農歷五月初五迎財神的記載。迎接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向廟裏磕頭,供奉錢財,行禮祈福,也有在家點蠟燭掛像,燒香祭拜。清同治《上海縣誌》中寫道:“初五(正月),接財神,以鮮鯉賣魚,曰:‘送元寶魚’。黃昏時,我會喝酒,說‘財神酒’”。這是帶有祈求巫術意味的舉動。在北方,這壹天有“破五”“送窮”的習俗。前者規定大年初五不能摔器皿,說不吉利的話,後者以壹定的儀式向“窮人”行禮,應該是壹種避諱和祈福的活動。無論是祈福、避諱還是祈福,動機都是為了驅除貧窮,希望富貴。因為是迎財神的吉日,所以很多商家都很重視。往往是前壹天有財神祭祀,長桌上擺上魚和水果,點上香燭,老板帶領店員壹壹跪拜祈禱,然後放鞭炮。第二天商店開門時,預計會盈利。而那些跳官、舞財神、唱喜歌的,也就是這壹天在店前表演、乞討的,店家也不得哄著拒絕,而是給表演者年糕吃或者給點錢。

這種民俗在新中國由於各種原因相當長壹段時間處於松弛狀態,但近年來不僅有所恢復,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原來民間節日裏有當地人祭祀的各種神的名字。比如,2000年,筆者參加河北趙縣龍擡頭節,在廣場搭建的大棚裏,目睹了四鄉百姓供奉的各種神菩薩牌位100多塊,神靈擠在壹個棚下。只有財神才享受獨住棚子不與神雜的待遇。村民們祭拜,供奉祭品,還會得到單獨的、特殊的、更豐富的香燭。由此可以推斷,財神在當今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普通的節日尚且如此,迎接財神的新年當然更加隆重。具體日期和做法因地而異,或在初壹,或在初二,以初五最為常見。但無論是哪壹天,新年都要有迎接財神的舉動,全國從南到北也不例外。例如,在東北地區,第二天崇拜財神,第五天歡迎他。根據吳韻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又稱“五路財神日”的事實,關於所謂五路財神,有各種說法,或者說吳韻神是兄弟,生前劫富濟貧,扶危濟困,死後本性不改。或者雲乃東路吉祥,西路富貴,南路有利,北路珍貴,中路神秘。其中,譚旋元帥趙公明是最受尊敬的財神。此外,還有許多來自文和的人,如畢贛、、關帝和蔡伯等。人們只重視財神,初壹至初五燒香,第五天還要燃燈鞭笞,加祭,虔誠地向它鞠躬歡迎。

據《上海縣誌》記載,迎接財神要用活鯉魚,這種風氣在長江口已經相當盛行。過年的時候,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喜歡把活鯉魚掛在紙印的龍門上,直觀的意思是“鯉魚躍龍門”。民間認為鯉魚躍龍門,變成了壹條龍。“魚形龍”意味著命運的徹底改變和地位的巨大飛躍。從此就要交好運,讀書人當官,商人發財,等等。據說北方也有這種風。東北為財神,還活鯉魚,挑紅的,兩個,還用紅絲線綁,圍在中間。這叫“壹魚兩水”,也叫“慶忌有余”。

上海向來有濃厚的商業氣息,人們非常在意財富,所以在春節特別重視迎接財神是很自然的。近年來,由於開放的經濟政策,生產和商業更加繁榮。商人覺得生意好做,錢好賺。無盡的商機激起了他們無盡的欲望,讓他們對發財有了更大的期待。即使是普通人,也希望自己明年的收入能有所提高,比如提高成績,漲工資或者得獎。所以從初四的晚上到初五的淩晨,除了嚴禁燃放鞭炮的地方,整個城市必然會聽到鞭炮聲,四野不斷響,比除夕還要厲害。原來,上海人習慣在大年初壹的淩晨去寺廟燒香祈福。現在,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和商人,更喜歡在年初五燒香,這樣更有利於迎接財神。所以上海幾大名剎,靜安、玉佛、龍華、老城隍廟,這壹天勢必人滿為患。以龍華寺為例,每年初五趕去燒香的人數逐年增加。到了去年,幾乎出現了“人滿為患”的現象,即使是大年初五出高價燒香的人,也不壹定能進去。初五進寺門票越來越貴,給寺廟帶來可觀收入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腐敗形式。有些人認為這種票是很好的賄賂。有些商人不僅想辦法在頭上燒香,還買這張票送給相關官員,性質類似於用蜂蜜塗抹竈王爺的嘴。

歡迎財神習俗的復興可以揭示當今中國壹些人的心理和生活狀況。他們不想繼續窮下去,但是他們有望變得富有,或者他們已經相當富有,但是仍然不夠。因此,盡管他們知道財神的祝福是虛幻的,但他們寧願相信它,不願忽視它,也不願冒犯它。現代人對財神的歡迎,在形式上是對古代祭祀、祈福鬼神儀式的繼承,但在內涵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簡而言之,對神的恐懼被大大削弱,做人的動機尤為突出。在民俗的傳承中,形式與內涵的關系非常復雜和微妙。

5.過元宵節

元宵節是壹個節日,從正月十五到十七持續三天,有壹套既定的線路。

東西標準化了,同時也是春節的壹部分,元宵節過後春節就正式結束了。元宵節最初與祭祀神靈和祖先有關,如祭祀古代農村的子姑女神,就定在這壹天。不過如上所述,元宵節在古代是壹年壹度的全民狂歡。兩千年來,這兩個意思都有傳承,只是傳承的程度不同。目前各地元宵節的情況大致如下:雖然祭神祭祖的行為依然存在,但已被簡單省略,壹些內容如祭子谷神等已經消失;節日的重點更多的是商業銷售、民俗飲食和娛樂,“為人”的色彩日益濃厚。但像唐宋時期,皇族、貴族、官員、百姓全城參與,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為春節假期(七天)的合法化和內容的不斷豐富(包括壹些活動的遷移,比如春節假期舉辦的各地廟會的多選擇),而元宵節沒有假期,大部分人都要上班,只有農村才有閑暇時間,所以它的熱鬧程度,至少在城市有所減弱,而古代元宵節的狂歡主要是在城市。與古代相比,今天的元宵節很難說是壹個狂歡節。目前,中國有三大法定假日,即五壹、十壹和春節。有沒有可能其中壹個會演變成新的嘉年華?還要看節日習俗的發展。

古代元宵節的壹個重要部分就是看燈籠。燈籠的名稱和圖案很多,散見於東京的《中國夢》等古籍記載中。制作燈籠作為壹種傳統的民間工藝流傳到現代,其演變趨勢是手工紙和絲綢制作技藝日漸式微,有些絕技甚至因為民間藝人的去世而消亡。但隨著現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元宵花燈獲得了新生。壹方面是新的巨型燈籠相互競爭,另壹方面是傳統的看燈籠、猜燈謎等活動越來越多,物質生產條件的進步直接導致了元宵花燈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

元宵節的特殊食物在北方被稱為元宵,在南方被稱為紫苑或湯團。雖然這壹天街上有各種小吃,但元宵或湯團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食物。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餃子大小不同,但重要的區別在於做法。壹種是將切好的餡料在微濕的米粉(元宵,較大)中反復卷制而成,另壹種是將餡料裹上碾好的糯米粉(餃子,較小);而且因為南北口味不同,餡料也大不相同。元宵餡料多為芝麻、花生、紅小豆、紅果。餃子的種類很多,分為寧式(寧波)、蘇式(蘇州)、楊式(揚州)、廣式(廣州)、川式(成都)。寧式來說,它的餡除了用芝麻拌豬油丁揉制外,還用鮮豬肉剁碎,接近廣式,而楊式也是用幹菜餡。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南方餃子頗有入侵北方之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買不到南方餃子。到了八九十年代,北京的食品店隨時隨處可見南方餃子。這是南方的飲食習俗流向北方的壹個例子。

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餃子,吃元宵,盛況依舊。這種圓形糯米甜點最初是在古代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但現在它已經成為壹種受歡迎的食物。吃完元宵餃子,新年就真的結束了,元宵節標誌著中國傳統的新年劃上了壹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