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月17日 )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壹次性餐具將不再使用傳統塑料,而是用生物質材料"玉米塑料"制成,對環境沒有任何汙染。1月16日,在同濟大學百年校慶論壇上,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任傑教授透露,不僅是壹次性杯子、托盤、包裝盒,世博會上使用的路牌、胸卡、磁卡也將有可能來源於玉米。
任傑解釋說,這種全新的生物質材料叫做"聚乳酸",是將玉米等農作物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制備得到的壹種"綠色石油"。這種材料可循環利用,走壹條從農作物到乳酸、到聚乳酸、到聚乳酸制品、再到自然降解的循環鏈,於環境無負擔。它可以廣泛地應用於農用地膜、纖維紡織、壹次性產品、包裝材料、工程塑料,甚至現代醫療材料等領域,"比如說醫療用的骨釘,現在常使用鋼釘,需要取出或替換,如果用了可降解的聚乳酸,骨釘就能在壹定時間後自動降解,避免了病患二次痛苦"。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已經開始應用聚乳酸這種生物質材料,制成壹次性餐具、托盤,甚至是筆記本外殼。任傑對記者表示,愛知世博會上使用的是美國生產的玉米塑料,它采用的是兩步法的制備手段,工藝線路繁瑣,產率低,成本高,不適合大規模產量化生產。"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們將采用壹步法的聚乳酸制備工藝,性價比高,既安全又能保證產量。"
任傑表示,用"玉米塑料"做包裝材料已經被納入到世博會專項計劃中,用完的廢棄杯子或包裝盒屆時將壹並填埋進行自然降解,作為能吸收的物質進行循環利用。據介紹,2005年全球塑料產量達2億噸,我國產量在1800萬噸左右。傳統塑料不僅制成過程能耗大,而且制成品除壹部分進入循環利用外,其余都通過焚燒、填埋等方法處理,會造成土地浪費及有毒物質釋放等嚴重汙染。
任傑還透露,雖然用可食用的玉米制成大批量生物質包裝材料已經綽綽有余,但是專家們還在研究使用包括甘蔗、薯類和甜高粱等其他生物質材料制成塑料制品,特別是能源材料。
這些論文應該對妳有所幫助!
導師:齊慶傑 導師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 周新華.生物質材料熱解實驗及動力學分析[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
[2] 於貴生.燃煤鍋爐典型脫硫工藝的脫氟反應機理研究[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
[3] 孫清威.工業鏈條爐高溫燃燒脫硫劑與脫硫新技術的研究[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
[4] 付現偉.礦井人—機—環境系統安全評價[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
[5] 肖丹.受限空間瓦斯爆炸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
[6] 吳憲.煤燃燒過程中氟的析出行為及其在工業與電站鍋爐中的燃燒轉化特征[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
[7] 郝宇.燃煤硫的析出特性及脫硫的實驗研究[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
[8] 李雪青.阜礦集團五龍煤礦沖擊地壓事故分析與綜合防治技術研究[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
[9] 楊逾.阜新市大氣環境汙染模式及評價[D].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2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找到 21 條
[1] 張洪勛,李林. 纖維素類生物質熱解技術研究進展[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04,(01).
[2] 馬林轉,何屏,王華. 煤與生物質的熱解[J]貴州化工, 2004,(01).
[3] 崔亞兵,陳曉平,顧利鋒. 常壓及加壓條件下生物質熱解特性的熱重研究[J]鍋爐技術, 2004,(04).
[4] 劉建禹,翟國勛,陳榮耀. 生物質燃料直接燃燒過程特性的分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1,(03).
[5] 王方,周義德,李在峰,嶽峰. 影響生物質氣化指標的主要因素分析[J]河南科學, 2004,(01).
[6] 高先聲. 生物質的熱化學反應特性和稭稈氣化問題[J]可再生能源, 2004,(02).
[7] 劉榮厚,陳義良,魯楠,牛衛生. 生物質熱裂解技術的實驗研究[J]農村能源, 1999,(05).
[8] 胡雲楚,陳茜文,周培疆,宋昭華,謝昌禮,屈松生. 木材熱分解動力學的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 1995,(04).
[9] 周善元. 21世紀的新能源——生物質能[J]江西能源, 2001,(04).
[10] 蔣劍春,沈兆邦. 生物質熱解動力學的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 2003,(04).
[11] 吳亭亭,曹建勤,魏敦崧,聞望. 等溫熱重法生物質空氣氣化反應動力學研究[J]煤氣與熱力, 1999,(02).
[12] 李改蓮,王遠紅,楊繼濤,李繼紅,黃浩,張凱. 中國生物質能的利用狀況及展望[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4,(01).
[13] 劉漢橋,蔡九菊,包向軍,王博. 廢棄生物質熱解的兩種反應模型對比研究[J]材料與冶金學報, 2003,(02).
[14] 周仕學,聶西文,王榮春,劉澤常. 高硫強粘結性煤與生物質***熱解的研究[J]燃料化學學報, 2000,(04).
[15] 葉新皞,王永紅,儲矩,郭美錦,莊英萍,張嗣良. 生物質燃料[J]生物學雜誌, 2004,(02).
[16] 何芳,易維明,柏雪源,李永軍,閘建文. 幾種生物質熱解反應動力學模型的比較[J]太陽能學報, 2003,(06).
[17] 江淑琴. 生物質燃料的燃燒與熱解特性[J]太陽能學報, 1995,(01).
[18] 於娟,章明川,沈軼,範衛東,周月桂. 生物質熱解特性的熱重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02,(10).
[19] 宋春財,胡浩權,朱盛維,朱英華. 生物質稭稈熱重分析及幾種動力學模型結果比較[J]燃料化學學報, 2003,(04).
[20] 賴艷華,呂明新,馬春元,施明恒. 程序升溫下稭稈類生物質燃料熱解規律[J]燃燒科學與技術, 2001,(03).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找到 60 條
[1] 馬校飛. 生物質熱解液化實驗研究[D]重慶大學, 2005.
[2] 鐘浩. 以蒸汽為氣化劑的生物質熱解和完全氣化技術研究[D]雲南師範大學, 2000.
[3] 王誌和. 煤木混合型煤的特性試驗與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 2006.
[4] 李偉莉. 生物質成型燃料熱風采暖爐的設計與試驗[D]河南農業大學, 2005.
[5] 徐永松. 微生物發酵傳熱特性研究及溫度場模擬[D]重慶大學, 2006.
[6] 徐劍琦. 林木生物質能資源量及資源收集半徑的計量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 2006.
[7] 尚斌. 畜禽糞便熱解特性試驗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 2007.
[8] 賈孟立. 球形生物質成型機的設計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 2006.
[9] 黃浩. 稭稈移動蒸發前沿幹燥模型及其實驗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 2005.
[10] 劉艷陽. 生物質熱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試驗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 2005.
>>更多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找到 17 條
[1] 劉聖勇. 生物質(稭稈)成型燃料燃燒設備研制及試驗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 2004.
[2] 陳平. 生物質流化床氣化機理與工業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6.
[3] 馬曉軍. 木材苯酚液化物碳素纖維化材料的制備及結構性能表征[D]北京林業大學, 2007.
[4] 蔣劍春. 生物質熱化學轉化行為特性和工程化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2003.
[5] 汪小憨. 煤粉近壁燃燒模型構建及液排渣式燃燒器的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6.
[6] 溫俊明. 城市生活垃圾熱解特性試驗研究及預測模型[D]浙江大學, 2006.
[7] 閆振. 落葉松樹皮熱解特性及熱解油制膠技術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 2006.
[8] 黃彪. 杉木間伐材的炭化理論及其炭化物在環境保護中應用的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 2004.
[9] 黃海珍. 煤與生物質混合動力學特性及成型燃料固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 2007.
[10] 宋春財. 農作物稭稈的熱解及在水中的液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 2003.
>>更多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找到 152 條
[1] 姜凡,潘忠剛,矯維紅,江淑琴,劉石,王海剛,蘇亞欣. 混合垃圾燃燒特性的實驗研究[J]動力工程, 2003,(03).
[2] 羅婕,田學達,魏學鋒. 固體氧化劑提高生物質燃料燃燒性能的研究[J]能源與環境, 2005,(02).
[3] 江淑琴,矯維紅. 城市生活垃圾的燃燒性能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8,(05).
[4] 高亞萍. 阻燃電纜絕緣材料聚氯乙烯熱解特性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 2007,(03).
[5] 姜彥立,齊慶傑,周新華. 玉米稭稈恒溫熱解實驗研究及動力學分析[J]能源與環境, 2006,(03).
[6] 丁福臣,遲姚玲,易玉峰. 生物質熱解液化技術及其產物利用的研究進展[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 2007,(02).
[7] 馬孝琴,駱仲泱,余春江,方夢祥,張百良,趙廷林,鄭竹林. 稭稈成型燃料雙膽反燒爐的設計[J]動力工程, 2005,(06).
[8] 段佳,羅永浩,陸方,陳祎,胡(王樂)元,王清成. 生物質廢棄物熱解特性的熱重分析研究[J]工業加熱, 2006,(03).
[9] 賈靜,於華,張樹興. 試論農村建設中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制度完善[J]現代農業科技(上半月刊), 2006,(08).
[10] 陳祎,羅永浩,陸方,段佳. 生物質熱解機理研究進展[J]工業加熱, 2006,(05).
>>更多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找到 18 條
[1] 蔣恩臣,何光設. 生物質熱分解技術比較研究[A]農業工程科技創新與建設現代農業——2005年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分冊[C], 2005.
[2] 易維明,柏雪源,李誌合,李永軍,何芳. 玉米稭稈粉末閃速加熱揮發特性的研究(英文)[A]2003國際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論壇論文集[C], 2003.
[3] 孫立,許敏. 低質生物質原料固定床熱解氣化反應特性[A]中國太陽能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論文集[C], 2001.
[4] 王麗紅,易維明,柏雪源,李永軍. 兩種農業廢棄物閃速熱解揮發特性實驗[A]2005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05.
[5] 易維明,柏雪源,何芳,李永軍,李誌合. 生物質快速裂解液化技術[A]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3.
[6] 李在峰,雷廷宙,丁鳴,崔峻貞,胡建軍. 生物質熱解制炭制氣系統研究[A]2004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04.
[7] 何光設,蔣恩臣. 生物質成型材料幹餾裂解工藝試驗[A]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新農村、新能源、新產業論壇生物質開發與利用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6.
[8] 曾國勇,張巍巍,陳雪莉,於遵宏. 載氣對生物質熱解半焦性能的影響[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 2006.
[9] 熊祖鴻,趙增立,李海濱,吳創之,陳勇. 生物質程序升溫催化裂解特性研究[A]2005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C], 2005.
[10] 蔡傑,凡鳳仙,袁竹林. 稭桿循環流化床高效燃燒數值模擬研究[A]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國際研討會暨第三屆泛長三角能源科技論壇論文集[C], 200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