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來鵬傳文言文答案

來鵬傳文言文答案

1. 來鵬傳文言文翻譯

來鵬,豫章人,家住在徐孺子亭邊上。

他以林園自賞自樂,寫文章仿效韓愈、柳宗元的風格。在大中、鹹通年間,他的才名很高。

來鵬長於作詩,已經等待銳進很久,他感傷自己年紀老大,家裏貧窮,身未顯達,很有些忿忿不平,所以詩中多含譏諷嘲笑之意。當政者雖然欣賞他詩風清麗,但也感到抵觸,所以來鵬常常被忌恨。

如來鵬的《金錢花》詩寫道:“青帝若教花裏用,牡丹應是得錢人。”《夏雲》詩寫道:“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偶題》詩寫道:“可惜青天好雷電,只能驚起懶蛟龍。”因為這些詩句,來鵬壹***十次應進士舉都沒有登科。

惟獨韋燦尚書欣賞來鵬的詩才,邀請他到幕府任職,又帶他到蜀中,還想收納他當自己的女婿,結果未成。這壹年,韋帕向朝廷極力推薦來鵬。

來鵬當年夏課詩卷所獻詩有兩句說:“壹夜綠荷風剪破,嫌它秋雨不成珠。”韋帕覺得很不吉利,來鵬果然落榜了。

當時遭逢廣明庚子之亂,來鵬為避亂遊於荊州、襄州壹帶,備嘗艱難險阻,回到江南。中和年間,來鵬遠離家鄉死在揚州的壹個旅館中,旅館主人賢德,將他遺體收葬。

來鵬有詩集壹卷,流傳至今。

2. 鄭均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後漢書·鄭均傳原文

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也。少好黃、老書。兄為縣吏,頗受禮遺,均數諫止,不聽。即脫身為傭,歲余,得錢帛,歸以與兄。曰:“物盡可復得,為吏坐臧,終身捐棄。”兄感其言,遂為廉潔。均好義篤實,養寡嫂孤兒,恩禮敦至。常稱病家廷,不應州郡辟召。郡將欲必致之,使縣令譎將詣門,既至,卒不能屈。均於是客於濮陽。

建初三年,司徒鮑昱辟之,後舉直言,並不詣。六年,公車特征。再遷尚書,數納忠言,肅宗敬重之。後以病乞骸骨,拜議郎,告歸,因稱病篤,帝賜以衣冠。

元和元年,詔告廬江太守、東平相曰:“議郎鄭均,束脩安貧,恭儉節整,前在機密,以病致仕,守善貞固,黃發不怠。又前安邑令毛義,躬履遜讓,比征辭病,淳潔之風,東州稱仁。書不雲乎:‘章厥有常,吉哉!’其賜均、義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長吏存問,賜羊酒,顯茲異行。”明年,帝東巡過任城,乃幸均舍,敕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故時人號為“白衣尚書”。永元中,卒於家。

後漢書·鄭均傳翻譯

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少時喜好黃老之書。兄為縣吏,接受別人禮物甚多,鄭均多次諫阻,兄不聽。鄭均就脫身為人打工,壹年多,得到錢帛,回來交給其兄。說:“物用完了可以再得,為官吏貪贓犯罪,壹生都完了。”兄感激其言,以後就廉潔奉公了。鄭均好義務實,養寡嫂孤兒,恩義禮貌備至。常稱病留家,不應州郡征召。郡守非要他去不可,使縣令詐稱將到他家,鄭均即到郡守府,郡府最後還是沒能讓他屈服。鄭均於是躲到濮陽作客去了。

建初三年(78年),司徒鮑昱招他,後舉他直言,他沒有到。六年,皇帝公車特征,再遷尚書,多次獻納忠言,肅宗很敬重他。後來以病請求退休,拜為議郎,告歸,因稱病重,帝賜以衣冠。

元和元年(84年),詔書告廬江太守、東平相說:“議郎鄭均,束修安貧,恭儉節整,前在機密,以病退休,守善貞固,黃發不怠。又前安邑令毛義,躬行謙讓,從征辭病,純潔之風,東州稱仁。《尚書》不是說‘表彰那些有常德的人,是善政’。宜賜鄭均、毛義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長吏慰問,賜羊酒,以顯此異行。”第二年,帝東巡過任城,就親臨鄭均家,命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所以當時人稱為“白衣尚書”。永元中,在家去世。

3. 王錫爵傳.文言文答案

題目沒有哪來的答案 原文翻譯如下,不滿意請追問:王錫爵,字元馭,太倉人。

嘉靖四十壹年(1562),在京師會試中獲第壹名,廷試又得第二名,授職為編修。逐漸官至國子監祭酒。

萬歷五年(1577),以詹事身份負責翰林院。張居正服喪期限未滿,即出仕為官,準備對吳中行、趙用賢等人施以廷杖。

王錫爵邀集同館的十多人到張居正處請求寬免,張居正徑直入內而不理他。吳中行等人既已受到杖罰,王錫爵扶著他們大哭。

第二年他晉升禮部右侍郎。張居正才回鄉處理喪葬,九卿急忙請求召他回京,唯獨王錫爵不簽名。

不久,他請求探親而離職。張居正因為王錫爵揭露自己的短處,更加懷恨他,王錫爵因此不出任官職。

萬歷二十年(1584)冬季,在家中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返回朝廷,他奏請禁止諂諛、抑制鉆營角逐、戒除虛浮、節制侈靡、鼓勵議政風氣、精簡工作。

皇帝都加以褒揚、接納。 起初,李植、江東之與大臣申時行、楊巍等人產生矛盾,因為王錫爵負有重望,並且與張居正不和,就極力推舉他。

等到王錫爵入朝,與申時行結合,他們反而上奏極力排斥李植等人,於是李植等人全部離去。當時申時行任首輔、許國任次輔,三個人都是南畿人,而王錫爵與申時行同時在會試中舉,並且在同壹郡,在內閣中相處很好。

因為申時行性格柔和,而王錫爵性格剛直氣盛。萬歷十六年(1588),他的兒子王衡考取順天試的第壹名,郎官高桂、饒伸議論此事。

王錫爵接連上奏辯駁,話語過於憤恨,饒伸被投入詔獄並從官籍除名,高桂被貶責到邊疆。禦史喬璧星奏請皇帝告誡王錫爵,務必擴展他的氣量,成為美善有涵養的大臣,王錫爵上奏辯解。

因此逐漸與朝廷議論抵觸。 當時群臣奏請建立皇儲的人很多,皇帝都不聽。

萬歷十八年(1590),王錫爵奏請預先教導太子,錄用言官姜應麟等人,並請求寬恕以前的巡撫李材,沒有答復。曾經因為旱災,自己陳奏請求罷免官職。

皇帝下詔好言挽留。火落赤、真相侵犯西部邊疆,議論的人爭相請求出動軍隊,王錫爵主張和平解決,與申時行的意見相合。

不久,他與同列爭請冊立皇儲也不成,他關門閉戶請求回鄉。不久因為母親年邁,接連奏請回鄉探親。

於是皇帝賜給他路費,派遣官員護送。回鄉兩年,申時行、許國和王家屏相繼離開職位,有詔書催促、召見王錫爵。

萬歷二十壹年正月,他返回朝廷,是成為首輔。 在此之前有聖旨,這年春季舉行冊立皇儲的大典,告誡朝廷大臣不要輕慢地陳請。

朝廷大臣鑒於張有德事件,都表現出沈默。等到此,王錫爵秘密奏請皇帝決定大計。

皇帝派遣內侍將親手寫的詔書向王錫爵出示,想等待嫡系的兒子,命令將長子和兩個次子暫且壹起分封為王。王錫爵懼怕有失皇上的旨意,立即奉詔草擬諭旨。

但是他對外又顧慮公眾的輿論,於是勸諫:“漢明帝的馬後、唐明皇的王後、宋真宗的劉後都撫養諸位妃子的兒子為自己的兒子,請皇帝指令皇後撫育長子,則長子就是嫡系兒子,而且生母不必尊崇位號以致壓制了皇貴妃。”也擬諭旨呈送宮中。

同列趙誌臯、張位都沒預先聽說。皇帝竟然將前面的諭告下達給了禮官,下令馬上準備禮儀。

因此整個朝廷嘩然。給事中史孟麟,禮部尚書羅萬化等人,集體到王錫爵的府第力爭。

朝廷大臣和勸諫的人,奏章每天幾次呈上。王錫爵與趙誌臯、張位壹起極力奏請皇帝追回先前的詔書,皇帝不依從。

不久,勸諫的人更多,而且嶽元聲、顧允成、鐘納陛、陳泰來、於孔兼、李啟美、曾鳳儀、鐘化民、項德禎等人將王錫爵攔在朝房裏,當面與他爭辯此事。李騰芳也上書王錫爵。

王錫爵奏請在朝廷商議,皇帝不同意。他奏請當面陳述,沒有答復。

於是他自己彈劾自己的多項失誤,請求接受罷免官職的責罰。皇帝迫於公眾的輿論,追回並擱置了先前的命令,下令稍候二、三年再商議施行冊立的事。

王錫爵立即奏請皇帝迅速決定,並說“:過去嫡長子剛出生,已經頒布詔書大赦,詔書稱‘祗承宗社’,明顯地是像皇太子般待他。現在又疑惑什麽而不決定呢?”沒有答復。

七月,彗星出現了,有詔令修行、反省。王錫爵便奏請皇帝召見大臣。

又勸諫說“:彗星漸漸接近紫微星座,皇帝應慎重起居的時節,對左右放寬刑罰,不要嗜欲以防疾病,散發錢糧以廣布皇恩。”過了壹個月,他又勸諫說:“彗星已進入紫微星座,不是僅僅靠用人行政能夠消弭的,只有建立皇儲這壹件事可以消除災禍。

天王的星象稱帝星,太子的星象稱前星。現在前星已經閃耀而皇帝不早做決定,所以招致此災禍。

如果迅速冊立皇太子,天象之變就自然消弭。”皇帝都答復知道了,仍堅持等待春季之期的觀點。

王錫爵的復奏又極力勸諫,並接連上奏懇請。 十壹月,皇太後的生辰,皇帝駕禦宮門接受朝賀完畢,單獨召王錫爵到暖閣,慰勞他說:“卿扶持母親來京都,的確是忠孝兩全。”

王錫爵叩頭答謝,趁此極力奏請皇帝早日確定國家的根本。皇帝問:“皇後有了兒子,怎麽辦?”他答復:“這種說法在十年前尚可以,現在嫡長子已經十三歲,尚等待什麽?況且從古至今,難道有子弟十三歲了還不讀書的事?”皇帝頗為感動。

王錫爵於是奏請皇帝多召見大臣面敘。

4. 吳師道字正傳文言文答案大全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隆禮坊人。生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

吳師道,聰明善於記憶背誦,詩文清新美麗。十九歲能背誦宋儒真德秀寫信,於是努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年輕時和許謙同師金履祥,與柳貫、吳萊、許謙往來密切相關。又與黃浯、柳貫、吳萊等往來唱和。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予高郵縣承,主持興建槽渠以通運。調寧國錄事。適逢大旱,禮勸富戶輸捐助購米3700石平價出售,又用官府儲備以及贓罰錢銀38400多錠救濟災民,使30萬人賴以存活,百姓頌德。至元初年任建德縣尹,強制豪民退出學田700畝。又建德素少茶,而征稅最重,經過這壹次上說,茶稅得以減輕。於是任官清正,被推薦任國子助教,延佑之間,為國子博士,六館學生都認為得到老師。後又升任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退休,最後在家。壹生以道自任學習,晚年更加精通學習,分析精嚴。

5. 明史·曾同亨傳閱讀答案

曾同亨,字於野,吉水縣人。父親曾存仁,為雲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進士。授職為刑部主事。改任禮部,調任吏部文選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員,聽任胥吏選拔,曾同亨卻全都親自挑選。他與陸光祖、李世達齊名。隆慶初年,任文選郎中,幾乎將舊臣舉薦任用完了。晉升為太常少卿,因急事請假離去。

萬歷初年,出任大理少卿。歷任順天府尹,任右副都禦史管轄貴州。禦史劉臺觸犯了張居正。曾同亨是劉臺sLkj.ORg的姐夫,給事中陳三謨想將他們壹起驅逐,上奏曾同亨羸弱不勝職。詔令調他到南京,於是稱病回鄉。萬歷九年(1581),京城考核糾察官,給事中秦燦、禦史錢岱等人又秉承張居正旨意,列上曾同亨的姓名。張居正勒令他休息。

張居正死後,他出任南京太常卿。皇帝召他擔任大理卿,調任工部右侍郎。負責督促營建皇帝逝世後的寢宮,節省三十多萬兩白銀。由左侍郎升為尚書。軍事器械都從外地輸送來,全都不合乎標準,他奏請以半價簽收,又請求減少壹半的織造額。皇帝都答復可以。汝安王妃請求征收橋稅,曾同亨拒絕了。皇帝最終應允了王妃的請求。內府的工匠,隆慶初年人數達到壹萬五千八百人,不久淘汰了兩千五百人,但是宦官卻不斷增加。曾同亨上奏請求清理、整治。已經得到聖旨,宦官又上奏壓制了此事。給事中楊其休上奏爭辯,皇帝不接納。曾同亨的弟弟曾乾亨奏請裁減冗員使經費寬裕些,京城衛戍部隊的諸位武臣聲稱減少了自己的月薪,壹片嘩然,窺伺著曾同亨走出朝房就圍著他叫嚷。曾同亨再次請求退休,沒有結果。九門的工程完工,他被加封為太子少保。極力請求離去,皇帝下詔令他乘驛車回鄉。啟用他任南京吏部尚書,他推辭了。此後很久,再度起用他任原職,他多次推辭之後才就職。稅使在當地肆虐百姓,曾同亨極力勸諫。

萬歷三十三年(1605),全面考核京官,他與考功郎徐必達正直不徇私情。當年,北都考核拂逆了當政者的意願,宮中傳旨保留給事中錢夢臯等人;南都的考核和曾同亨自己的奏疏,也很久不下發。曾同亨恰好因事進京,於是稱病。詔令加封他為太子太保,而後退休。

曾同亨初次進入吏部,嚴嵩是他的同鄉,尚書吳鵬與他父親同年進士,曾同亨沒有做私下拜訪。曾在署舍住食,整月不回家。壹向與羅汝芳、耿定向相好。尚書楊博痛罵偽儒,曾同亨說:“他們中間多愚昧者,不可以壹概斥責。即使表面上借儒學名義,這與賣身進取,恬不知恥的人相比,誰更可惡呢?”他在七十五歲去世。被贈封為少保,謚號恭端。

6. 龐參傳 文言文閱讀

譯文供參考:龐參傳,龐參字仲達,河南緱氏人。

開始在那裏做官,不知名,河南尹龐奮看見了認為很奇特,舉為孝廉,拜為左校令。犯了法關進了若盧獄。

永初元年(107),涼州先零鐘羌人反叛,朝廷派車騎將軍鄧騭討伐他們。龐參在流放中使他的兒子龐俊上書道“:當今西州流民擾動,而征兵不絕,水潦不止,地力不恢復。

加上大軍出動,遠戍很疲勞,農功忙於轉運,資財盡於征發。田畝不能開墾,莊稼不得收割,兩手無計,來秋沒有希望。

百姓力竭,不堪承受。臣愚認為萬裏運糧,遠就羌戎,不如總兵養眾,等到人家疲勞。

車騎將軍鄧騭應該帶兵出征,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讓他督涼州士民,轉居在三輔。讓徭役休息以助其時,停止繁賦以增其財,使男的能夠耕種,女的能夠織布,然後養精蓄銳,乘懈狙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那麽邊民的仇能報,奔北之恥可雪了。”

書奏上去,碰上禦史中丞樊準上疏薦龐參道“:臣聽說鷙鳥上百只,不如壹只鶚。從前孝文皇帝領悟了馮唐的話,而赦了魏尚之罪,使他做了邊守,匈奴不敢向南壹步。

用壹個臣子之身,解壹方之難,選用得人哩。臣看見故左校令龐參,有勇有謀,與眾不同,高才武略,有魏尚的風度。

前因犯了微法,輸作很長時間。現在羌戎為患,大軍西屯,臣認為像龐參這種人,應在行伍之列。

希望明詔采前世的舉措,觀魏尚之功勞,免赦龐參之刑,用作軍鋒,必有成效,宣助國威。”鄧太後采納了他的話,立即從德徒中提拔龐參,拜為謁者,使他向西督三輔諸軍屯,而召鄧騭回來。

四年(110),羌寇又卷土重來,兵費日廣,且連年收成不好,谷每石需五萬余錢。龐參報告鄧騭道“:連年羌寇特別困擾隴右,供徭賦役開支甚大,官府負債達數十億萬。

現在再向百姓,調取谷帛,..賣什物,以應官吏之需求。外傷羌虜,內困征賦。

於是千裏運糧,遠給武都西郡。道路險阻,困難太多,走得快就鈔暴為害,走得慢就糧食受損,運糧散於曠野,牛馬死在山澤。

縣官不足,常向百姓借貸。百姓已經窮困了,將向誰去索取?名義上救金城,實際上困了三輔。

三輔已經貧困,反轉來又成為金城之禍了。參以前數次說過,應放棄西域,卻被西州士大夫所笑。

現在如果貪戀不毛之地,憂恤無用的百姓,讓軍隊在伊吾之野受苦,替三族之外擔心,如果破了涼州,禍亂至今不止。開拓之邊境不得安寧,對國家之強大毫無益處;有許多田地不去耕種,怎能救得饑荒!所以會治國者,壹定著眼國內,不求外利;讓百姓富足,不貪廣土。

三輔山原曠遠,民眾稀少,故縣空城,可住人之地方甚多。今應將邊郡不能自存的,遷入諸陵,田戍故縣。

孤城絕郡,強迫遷去;轉運遠費,聚而近之;徭役太多,休而息之。這是好中之好計策哩。”

鄧騭及公卿們因國用不足,想聽從龐參的建議,眾多人不贊同,才停止了。後來拜龐參為漢陽太守。

郡人任棠有奇節,隱居教授學徒。龐參到任,先去拜訪他。

任棠不和他說話,只把薤壹大本、水壹盂放在戶屏之前,自己抱著孫子伏在戶下。主簿報告,認為任棠倨傲。

龐參想了壹下他的用意,過了好久便說:“任棠是想告訴太守:水,是想我清白哩。拔壹大本薤,想我打擊強宗哩。

抱兒當戶,想我開門憐惜孤兒哩。”於是嘆息而回。

龐參在職時,果然能抑強助弱,用惠政贏得民心。元初元年(114),升為護羌校尉,叛羌懷念他的恩信。

第二年,燒當羌種號多等都投降,才又得到還都令居,通河西之路。這時先零羌豪強在北地僭號,朝廷詔參率領降羌及湟中起義的胡兵七千人,與行征西將軍司馬鈞約期會合於北地攻打他們。

龐參在路上被羌人打敗。已經失了期,於是稱病帶兵回來,犯了詐疾罪召而下獄。

校書郎中馬融上書請求道“:西戎反叛,寇抄五州,陛下同情百姓之疾苦,哀百姓之失業,用盡府庫之財物以養軍隊。從前周宣王時,獫狁侵略鎬和方,孝文帝時,匈奴也入侵上郡,而宣王立了中興之功,文帝建太宗之號。

不只是兩個皇帝有明睿又的天資,也因為有虎將捍衛城池的幫助,所以‘南仲赫赫’,列在《周詩》‘,亞夫糾糾’,載在漢策。前護羌校尉龐參,文武全才,智略遠大,既有義勇果毅的氣節,兼有博雅深謀的天資。

又度遼將軍梁忄堇,前時統領西域,勤苦數年,回來留在三輔,能立功效,閑在北邊,單於降服。現在都關起來,陷於法網。

從前荀林父在必阝打了敗仗,晉侯恢復了他的職位;孟明視在崤喪師,秦伯不廢他的官。所以晉景並赤狄的土地,秦穆公於是稱霸西戎。

應該遠看兩君,使龐參、梁忄堇得到寬宥,的確對折沖有好處,對聖化有幫助。”書奏上,梁忄堇、龐參得到赦免。

後來用龐參為遼東太守。永建元年(126),升為度遼將軍。

四年(129),進朝廷做了大鴻臚。尚書仆射虞詡薦參說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幹,順帝時用他為太尉,錄尚書事。

這時三公之中,龐參名聲忠直,多次被左右所陷害與毀謗,認為所舉用的人有違帝旨,司隸承風案之。這時當會茂才孝廉,龐因被奏,稱疾不得會。

上計掾廣漢段恭因會上疏道“:臣看到道路行人,農夫織婦,都說‘太尉龐參,謁忠盡節,徒因直道不能做違心之事,孤立在群邪之中,自處被中傷之地。’臣還希望在陛下之世,當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