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泰國的歷史

泰國的歷史

泰國的歷史

泰國曾稱“暹羅”。是壹個文明古國。很早就有人類在此生活。歷史上,泰國存在過四個封建王朝,即素可泰王朝(1238年-1350年)、大城王朝(1350年-1767年)、吞武裏王朝(1767年-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年-)。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壹的國家。1350年當素可泰王朝日益衰敗時,烏通王乘機獨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國,從此開創了歷時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稱大城王朝)。它實行郡主制,全國各省均隸屬中央封建政權。各省的統治者都由國王任命。同時,還建立了壹套完整的政治和法律制度。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緬甸所滅。鄭信以收復河山、匡復暹羅為口號,招兵買馬,經過幾年的爭戰,於1776年重新統壹了泰國,建立了吞武裏王朝。吞武裏王朝歷時雖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確是泰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1781年,吞武裏王發生宮廷政變,當時被鄭信派去出征柬埔寨大將昭披耶卻克裏聞訊後趕回吞武裏,趁機處死鄭信,然後自立為王,建立了卻克裏王朝,成為拉瑪壹世。之後遷都曼谷,因此,卻克裏王朝又稱曼谷王朝,延續至今(現國王普密蓬是這個王朝的第九世國王)。

19世紀泰國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的入侵。1851年,拉瑪四世蒙庫繼位,與英、法簽貿易協定,允許英、法享有治外法權。與此同時,泰國開始實行改革,拉瑪四世還聘請西方顧問幫助實現國家現代化。1868年拉瑪五世繼位,繼續推行改革計劃,大量吸收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對泰國的歷史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從而使泰國成為東南亞唯壹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32年6月,人民黨發動政變,改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

不管怎樣變化,國王始終是泰國最高統治的象征。泰國幾乎壹直處於不斷更叠的軍人政權的控制之下。立憲議會政府的建立,經常是短命的。1938年,鑾披汶執政,1939年6月改稱泰國,意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領,泰國宣布加入軸心國。1945年恢復暹羅國名。1949年5月又改稱泰國。1957年9月16日,因執政的軍人集團內部分歧,陸軍司令沙立?他納叻發動政變,推翻披汶?頌甘政府。1963年沙拉去世後,他的副手他儂?吉滴卡宗接替了他的職位,並把這個軍人政權維持到了1973年。在此期間,泰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然而,由於政府采取獨裁專斷的政治手段治理國家,最終導致了1973年的10月的大規模學生運動。於是軍人專政中斷,泰國又恢復了議會制度。1975年大選,克立?巴莫和社尼?巴莫先後出任總理。但以後的數年裏,泰國政變依然叠起。1977年10月以沙鄂?差羅如為首軍人發動政變,組成以江薩?差瑪為總理的內閣。1980年江薩辭職,國防部長兼陸軍司令炳?延素拉暖出任總理。盡管政府數度更替,但經濟卻始終未受到重大沖擊。1991年2月23日,泰國又發生了政變,推翻了1988年民選產生的差猜?春哈旺政府 ,成立了由軍人組成的國家委員會。3月6日,臨時政府成立,阿南?班雅拉春擔任總理。1992年4月7日,國王批準沒有參加競選的素金達為總理,遭到四黨聯盟的反對,蛤蚧群眾對此反應強烈。20萬群眾集會遊行,並與軍警發生沖突,造成流血事件。素金達被迫宣布辭職。同年9月13日再次舉行全國大選民主黨主席川?立派出任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