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在激烈變化的社會、政治、經濟活動中,需要使用信物憑證。印章的制作要經過復雜的契刻、冶鑄工藝,因而使用印章較之簽字畫押更難於復制模仿,更具有可信性,能起防奸辨偽的作用。因而作為憑信用具和權力象征的職能受到社會公認。當時中央王室給各諸侯國的國書,各諸侯國之間乃至民間交往簽訂各種契約,都鈐蓋印章作為盟守信約的信物憑證。印章還是權力的象征物,各級權力機構在發布政令、宣布政策法令時也以印章作為權威信物昭示於眾。政府任命官吏也要授予印章,作為委托行使職權的證明,類似後世的委任狀。官吏們受印後,在公務活動中便須把印章佩帶在身,作為職務級別的標誌物。在經濟活動中,印章被作為征收稅收、管理關市、檢驗商品、統轄、禁止違禁物品流通市場的標誌。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日庚都卒車馬”印,即是烙馬印。其體積比壹般印章大幾倍,就是用火加熱後在馬匹上烙制編號歸屬標記用的。現代各國管理軍馬仍在沿用這壹作法。印章也應用於制造業的商品標誌。考古發現這壹時期的陶器、漆器上就有用印章模印生產廠商名號的。如1954年在鄭州白家莊發現的陶文,有刻劃壓印的姓氏、裏名、紀年文字。可能是制陶工匠的姓名、廠址或銷售地、生產年代的印記。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漆器上有“鹹亭”、“安亭”、“許市”等印文,用以表明漆器的產銷地點。
春秋戰國時代的印章,因用銅鑄造,使用時按在泥上,稱為“鈢”〔xi喜〕或“□”〔xi喜〕。後世發現這壹時代的印章,因歷史久遠統稱為古鈢。古缽無論是鑄文為職務的官印,或私人姓名印、吉語印或圖案肖形印,形制都比較小,因而又稱“戰國小鈢”。古鈢形狀各式各樣,除常見的方形外,也有圓形、長方形、矩形等形制。印背鑄紐,以鼻形紐最多。各種紐式均有穿孔,供穿系佩帶。戰國時官印由各級官員佩帶在身,蘇秦號稱佩六國相印。官印隨身佩帶的習俗壹直延續到魏晉以前。據《史記·張耳陳余列傳》記,張耳與趙王歇被秦軍圍在巨鹿,陳余按兵不救。諸侯軍解巨鹿圍後,張耳怨責陳余,陳當即解下印綬交張耳,張開始驚愕,俄頃乃悟,隨後佩帶在身,表明接受了陳余的引咎辭職。根據史書記載,漢代皇帝的鈢印也是隨身佩帶的。《漢書·霍光傳》載,漢昭帝死後,霍光等建議立昌邑王的兒子賀繼位,不久發現賀淫亂無能,群臣不得已建議皇太後廢黜新皇帝。他們把昌邑王賀叫來,宣讀了皇太後的詔書,隨即解下他身上佩帶的璽印,奉給太後,壹場換代的改組活動便完成了。當時壹般士人也把印章當作裝飾品和吉祥物佩帶在身。死後隨葬。同印章壹起佩帶的還有玉石牙角制作的環、璜、□〔xi戲〕等,走起路來,叮當作響,被當作象征節操高尚的儒雅風度。
古鈢的印文除少數是在鑄好的銅印上鑿刻白文印外,大多是鑄造的。其工藝程序與制造青銅器相似,需經刻模、制模、澆鑄等工序。刻模時保留印文字體實線,刻去印底,待翻模後即鑄出了朱文印;白文印即是在制模時刻去印文實線,印文凹於印面。在刻模時白文印工藝較朱文印便捷,因之古鈢中以白文印為多。春秋戰國的青銅鑄造工藝已發展到成熟階段,印章的制作工藝大多極為精美。
古鈢印文,因各國割據,文字體貌不盡相同,稱為六國古文,屬於大篆體系的篆文。較之鐘鼎文,筆畫圓曲宛轉,結體追求象形的圖畫意味,自然生動,富於動態美和節奏感。以這種崇尚變化的文字入印,在布局上又常常靈活地增減筆畫,移易偏旁,安排印文也無拘無束,善作活潑的穿插,形成空靈奇險的藝術風貌。創造出許多富於藝術意象的篆刻作品。古缽的制作工藝精美、功能多樣、形制豐富,在篆刻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標誌著中國篆刻藝術的第壹個發展高峰。古缽在藝術上的成就,為明清以來印壇仰慕,對篆刻藝術民族傳統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戰國 平陰都司徒
(2)秦漢魏晉時期的印章
秦始皇建立統壹的封建大帝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都采取了推動統壹的措施。秦始皇在典章制度方面,改變商周以祭祀禮儀中使用禮器——鼎作為王權象征的傳統作法,代之以鑄造印章。在制定典章制度時,對印章的名稱、使用材料、形制、印紐式樣等,都作了嚴格的等級序列規範。規定皇帝使用的印章用楚國的玉石雕刻,稱為“璽”,官員人等的印章稱“印”、“章”。還設置了稱為“符節合丞”的專門機構,監管印璽制度的實施,嚴禁逾制濫用。從此,皇帝用璽的制度為封建時代歷代王朝沿襲。皇帝的玉璽成為皇權交替、冊封的憑據和鎮國之寶。玉璽作為國之重器被禮敬珍藏,如漢昭帝時,“霍光博陸侯輔政,殿中嘗有怪,壹夜群臣相驚。光召尚符璽郎取璽,郎不肯授。光欲奪之,郎按劍曰:‘臣頭可得,璽不可得也。’光甚誼之,增郎秩二等。”《漢書》中這則記載,歌頌了壹個管理璽印小官吏忠於職守的精神。他敢於拒絕執行上級不符法規規定的指令,冒著生命危險保衛國璽。使霍光受到震動,授予這個管印官吏提升二級的嘉獎。
喪失玉璽,即為亡國的象征。西漢末,新莽篡政就是以奪取帝璽為標誌的。“漢平帝崩,孺子未立,璽藏長樂宮。玉莽即位,請璽。太後元帝後王莽之姑不肯授,莽使安陽侯王舜論指,太後怒罵曰:‘若自以為新皇帝,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何用此璽?’”後來王莽又施加壓力,太後盛怒之下,將璽扔置地上。王莽得璽,完成了篡政的鬧劇(引自《文獻通考》)。南朝的陳叔寶也是抱著玉璽逃竄,宣告了陳朝的滅亡。沿至明清在修建紫禁城時,仍把存放玉璽的殿宇置於中軸線上太和殿後的顯要位置。窺測神器,成為顛覆王權的代稱。
秦代官員和百姓用的印章,形制與戰國古缽大致相像,仍以銅鑄居多,印紐式樣仍尚簡樸。私人印中出現了造型精美的龜形紐。除姓名印外,出現了以吉祥語句作印文,開後世以詩詞格言入印的先河。秦印在形式上的突出特征是印面除邊框線外,又加“田”字形界格。低級官吏的章,只有正方形的壹半,加“日”字形界格,稱為“半通印”。
秦印文體稱為摹印篆,較之大篆更為簡化、規整,與小篆結體相近,字形近方形,筆畫方中寓圓,運轉流暢,結體秀美奇峭,具有靈動活潑的氣勢。由於加用了田字形界格,使欹〔qi七〕斜生動富於變化的印文,在規整的界格內,形成了新的穩定和諧。秦印的印文除朱文、白文外又增添了朱白相間的新穎處理手法。壹印之內,朱白互補,將筆畫繁簡懸殊的印文,通過刻底、留白的線條與塊面交錯,造成視覺上的平衡感,增添情趣,引人入勝。
漢代的典章制度,多沿秦制。漢初的印章形制式樣仍保留秦代印章的特點,並在制度上作了進壹步的規定。據東漢衛宏著《漢舊儀》記載,漢代皇帝有六璽,都用價值昂貴的白玉制成,雕刻蟠龍、奔虎印紐。印文為:“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等。皇後的璽印與皇帝同制。1974年陜西鹹陽壹位中學生在上學的路上,發現了被埋在積土中的壹方白玉印章,刻有“皇後之璽”的白文字樣。經考古部門考證,確認是與文獻記載相符的漢代皇後玉璽。《漢舊儀》中還記載,當時規定按官職的高低不同所用的印章分別稱“章”或“印”。私人印章則須在姓名之後加“私印”二字。同時對各等級印章的材質、紐式及印綬的顏色都有嚴密的規定。任命官吏以頒發印章為標誌,類似現代任命書的作用。官員們也要把印章佩帶在身上,用以表明官階等級並示尊嚴。遇有要事即鈐印於封泥,作為行使權力的憑證。各級政府發布政令都要鈐加印章。漢私人印章,除姓名印,還有肖形印、吉語印。形式有兩面印、多面印和套印等。肖形印在印面上刻人與馬、牛、羊、駱駝等動物形象。還有以多面印的形式,刻出代表東西南北方位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圖形的四靈圖案。各種動物形象造型誇張,富有浪漫色彩,呈現出漢代繪畫的藝術特色。
漢印文體稱為繆〔miao妙〕篆,是壹種帶有隸書意向的篆體文字。字形方正,筆畫平直,結體勻稱工整。氣勢渾厚、明快,具有質樸自然、豐滿安定的美感。漢印中還有壹些以蟲鳥篆入印的印章。蟲鳥篆是裝飾化的篆書,起止筆畫融合蟲鳥的形象。筆畫卷曲縈繞,運轉舒展靈動。蟲鳥為龍鳳的原型形態,以蟲鳥篆入印,代表龍鳳的祥瑞之征,寄寓吉祥祝福。反映了人們追求安定幸福的美好願望。漢魏時期還有壹種稱為懸針篆的印文,即在繆篆的基礎上,將垂直的筆畫加以誇張,使收尾筆形垂長,顯出尖銳的筆鋒。東漢時期的衡量器具上常采用這種篆體。
漢印多為鑄造白文,線條粗壯、均勻,稱為大白文、滿白文,加蓋泥封上,印文十分清晰、飽滿。後世鈐印紅印泥後,朱白對比鮮明,豐滿明快,非常醒目。此外還有不少鑿刻的印章,多是武將佩印。漢代戰事頻繁,在戰鬥中往往急需增補新的軍事指揮官。給這些增補的將領頒發印綬,來不及從容鑄造,就由軍中刻印工匠們在預先鑄造的印坯上匆匆刊刻成印,故又稱為急就章。這類鑿印,多為較細的白文印。高級官員為兩鑿成文,印文結體比較規整;低級官員則為壹鑿成文,具有隨意自然的氣質。急就章呈現的樸茂自然、不加修飾、拙中寓巧的印風,為後代的篆刻家們追摹。對後世篆刻藝術刀法的形成具有啟迪意義。
漢 陷陣司馬
漢代印章鑄造精美,尤其在篆刻藝術形式美方面,呈現與戰國古鈢迥然不同的藝術風貌。印文結體嚴謹莊重而又有縝密的構思變化,具有質樸壯美的審美情趣,為歷代篆刻家崇尚。後世許多篆刻家,特別是明清聲勢浩大的諸多篆刻藝術流派,無壹不在秦漢印中吸取藝術營養,在繼承秦漢藝術成就上推陳出新,求得發展。秦漢印章與戰國古鈢在中國篆刻發展史上雙峰並峙,形成中華民族可資寶貴的文化財富,是篆刻藝術的寶庫。
古代的璽印都是鈐加在封泥上的。有大批的實物遺存可證。《淮南子·齊俗訓》:“若璽之抑填”,填即是指封泥。古代封泥是用來封緘書信和物品的。封物時,用繩索將物品捆紮後,在繩索的結節和繩的兩端加泥鈐印,封泥起了鎖封的作用,可以防止開啟包裝。封緘書信時,則把竹木簡牘加上木檢,用繩索紮緊。木檢上刻有方孔,把繩索兩端穿到方孔中,用泥封住方孔,鈐加印章。使木檢、繩索和封泥連為壹體。最後在木檢上寫上收書人的姓名、地點,稱為“署檢”。用這種封緘方法可防止書信在輾轉投遞過程中被私拆泄密。
封泥的使用,據文獻資料載,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通行,從考古實物遺存看,漢代極為盛行。現已知在陜西、山東淄博發現漢封泥700余枚,1920年在朝鮮平壤附近的樂浪遺址、1956年在湖南長沙河西嶽漢墓、1957年在呼和浩特漢古城遺址、1974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都出土了漢代的封泥,可見漢代使用封泥的地域十分遼闊。
東漢發明造紙術後,至南北朝時紙張的生產和使用已很普遍,逐漸取代竹木簡成為文房用品。封泥也漸漸廢弛。鈐蓋印章改在紙上用朱紅印色。《北齊書·陸法和傳》記載“上梁武帝書‘朱印名上’”,這是紙張上使用印色的最早文獻記錄。在南齊、唐代傳世的法書、繪畫作品和新疆出土的文牘上也可見到墨色或朱色的印跡。
漢玉印 皇後之璽
封泥之制廢弛後,在地下沈睡了近千年。1822年(清道光二年)在四川、陜西等地發現封泥後,當時人都不明其為何物,曾定名為“印範”。直到1898年經清代學者劉鶚考證始定名為封泥,並征信於文獻記載,使人們了解到唐代以前古璽印的使用習尚。
現代國際交往中使用火漆印封緘機密國書,海關驗放進出口貨物鈐加的鉛封,其作用和使用方法都與中國古代封泥很相像。不過這是源自歐洲中世紀的文化現象,是在中國封泥停止使用以後才興起的。
(3)唐宋遼金時期的印章
唐宋時代的印章制度,據文獻記載十分冗繁。對帝王、主要職官的印章規格、使用材料、印紐式樣以及印綬的顏色都有詳細的規定。武則天對秦始皇以皇帝印稱璽的定名問題提出質疑。她認定“璽”字與象征死亡的“息”字同音,視為不祥。於公元694年(延載元年)改變皇帝璽印的印文“皇帝之璽”為“皇帝之寶”,並以印章尺寸的大小、厚薄作為等級尊卑的標誌。最高級別的官印增大至55毫米左右,以下依次遞減,這樣唐宋時代的官印體積都較秦漢時代增大壹至兩倍或更多。此外還規定官印壹律用朱文,朱文又稱陽文,以附會乾坤陰陽之說,體現君權神授。實際上是由於造紙術發達後,書寫材料普遍采用紙張,鈐印方式已不同於先秦和漢代用封泥。封泥的拉力有限,印章體積過大,封泥容易損壞,同時鈐蓋印章改用印泥後,朱文也較白文鈐印在紙上的字跡清晰易辨。唐宋印章印面擴大容量增多,為了填充印面的空白,出現了對字體繁贅處理的現象,將筆畫少的字,加以屈曲盤繞,逐漸發展成字字皆用此法,形成壹種書體,被稱為九疊篆。古代以九為極數,號稱九疊極言屈曲之繁,不是每壹筆畫盤曲的確數。實際上唐宋九疊篆只是將字頭筆畫或豎畫寫成三四折。金代印章中偶有印文七折、八折之例。九疊篆筆畫繁瑣、板滯,缺乏藝術韻致,且難以辨識。由於符合封建統治者追求的繁褥、腫塞的所謂廟堂氣;結字難識又符合了防止偽造的要求,因此唐宋時期出現的九疊朱文印,壹直被俟後的元、明、清王朝沿用作為官方用印的專用篆文。為顯示朝廷頒賜的聲威,九疊篆又稱尚方大篆。
唐宋時期官方印章增加了“以明所屬”的功能,即在宮廷收藏的書法、繪畫等藝術品上鈐加收藏印章。唐初就建立了宮廷收藏藝術品的機構,凡經皇帝看過的收藏品,都加蓋“貞觀”年號印章,作為內府收藏的記號。此後南唐、西蜀、北宋、南宋都相繼此制。南宋以後私人收藏也漸成風氣,收藏鑒賞印的形式也隨之增多,逐漸形成專門的印種。書畫收藏印的興起,造成印章與書畫作品的結合,不僅為篆刻藝術開拓了新的用途,還使印章創作,在追求與書畫藝術協調壹致中,由完全以實用功能為主,轉為匠心經營的藝術創作,促使篆刻藝術別開生面。
唐宋時期私人用印章的實物遺存所見極少,只在同時期的文書、書畫作品上見到壹些姓名印和齋堂名號印。如唐李泌的“端居室”、宋代米芾〔fu服〕的“楚國米芾”、“祝融之後”、“米姓之印”等等,為數不多。唐宋時代是中國文學藝術空前繁榮發展的時代,書法界接連湧現的壹個個精於楷書、草書的大師,引起人們的驚羨、贊譽。他們的成就吸引了社會的關註。可是專習篆書的書法家卻寥若晨星,著名的篆書家只有李陽冰壹人而已。印章藝術在隋唐至宋遼金的700年間,也處於同樣低落的狀態。
唐中書省之印
金副元帥之印
(4)元代的印章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後,宣布以國師八思制定的文字為元帝國的國書。仿效唐宋制度,為各級政權官員頒行印章時,均以八思巴文制作印文。受這種印風的影響,當時蒙古族貴族刻制私人印章,也以八思文的簽名字樣入印,作為憑證信用的專門符號。因而元代印章出現了壹種很獨特的形式——“花押”。花押印皆朱文,印形以長方形居多,也有葫蘆形或琵琶形的。流行的印文款式是上面壹個漢字楷書體姓氏字樣,下加壹個簽名押文。因盛行於元代,又稱為元押。
八思巴文印或花押,只在元代官府、軍事將領和蒙古貴族間流行,文職官員及廣大漢族民眾仍沿用以篆書入印的印章。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fu斧〕(公元1254—1322年)在書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精通篆籀〔zhou宙〕、隸、楷、行、草各種書體,以風格秀麗溫婉、流暢遒勁著稱。元代是文人畫形成的時代,文人畫追求詩、書、畫、印結合,流行在繪畫作品上加詩文題跋及鈐蓋作者姓名、字號、別號及詩詞格言印章。趙孟頫不屑於使用篆文書藝低劣的印章,自己設計了印文,求助於印工,鑄造成與自己書畫風格相協調的自用印。趙孟頫的篆書,吸收唐代李陽冰玉筯篆的特點,用筆圓潤、線條勻凈、風格秀逸。鑄成朱文印章,遒勁的朱文連著細紋印邊,形成疏朗空靈、妍美有致的藝術風格。由於趙孟頫是最早設計印章的書法家,後世的篆刻家往往尊他為篆刻家。他設計的朱文印的印文形式,被稱為圓朱文(或元朱文)。圓朱文印的藝術特征,被當作篆刻藝術中典雅秀麗類型的印章模式,號稱“鐵線篆”,受到明清篆刻家的重視和師法。
元 蒙古文官印
趙孟頫還對古印作過譜錄,書名《印史》。同時代的吾丘衍對篆刻藝術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所著《學古編》是中國第壹部專門論述篆刻藝術的專著,借鑒傳統畫論、書論和詩論評述了印章藝術的規律,從理論上促進了中國篆刻學的形成。
(5)明清時期的印章
1368年建立的漢族地主階級統治的明王朝和至1911年被推翻的滿族貴族建立的清王朝,先後統治中國達500多年。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劇烈變革的時期。
為了醫治在推翻元代統治戰亂中造成的經濟雕敝、民不聊生的局面,明初統治者采取了壹系列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的措施,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對外貿易也相應發達起來。經濟和手工業的發展造成城市的繁榮,全國除北京、南京之外,又出現了30多個新興的城市。進入清代,由於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加速了這些城市的開發和沿海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在這些城市裏,人文薈萃,文化發達,交通便利,為職業藝術家的產生創造了生存條件。篆刻藝術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
明清時期的印章,形成實用與藝術功能分流的趨勢。註重實用價值的印章更為普及,經濟和社會交往的頻繁,使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以印章作為社會生活中的憑信用具,印章的社會需求量增大,加之資源豐富、價格低廉、便於制作的石質印材的發現,也為印章的普及提供了可能。以鐫刻印章為業的手工業行業應運而生。
明清時期的官印制作規格嚴謹。明代的印章制度極為完備,對各級官印的質地、書體都有明確規定。如皇室及各級政府的官印,用金、玉印材,鑄九疊文;將軍印用銅材,鑄柳葉篆;藩王印用玉材,鐫玉筯篆;監察禦史用八疊文等。清代沿用明代印制,只是印文可根據印章頒行區域,相應采用漢、滿、蒙、藏幾種文字。以壹印中並用漢滿兩種文字的官印為多。壹般官印為長柄直鈕。藩王以上用印均雕刻精美的蟠龍鈕。官印的形制、印文設計及制作工藝都較宋元時期有較大的提高。
標誌著明清篆刻藝術繁榮發展的是藝術印章。唐宋時期出現的書畫收藏鑒賞印,元代興起的文人畫詩、書、畫、印結合的主張,形成篆刻藝術與書法、繪畫藝術的結合。明清兩代書法、繪畫藝術的發展,也帶動篆刻藝術同步發展。明初畫家王冕(公元1287—1358年)首創以花乳石刻制印章,石質印材的發現為大批具有較高文化修養的文人、書法家、畫家參與篆刻創作提供了契機,篆刻不再只是手工業者鑄造的工藝產品,也不再局限於作為憑信用具,而成為篆刻家創造的藝術品,同時又是進入商品流通領域的文化商品。篆刻作品以商品的形式獲得社會承認和流傳,客觀上推動了篆刻藝術風格多樣化的形成。文字訓詁學和考古學的發展,又為篆刻家們提供了借鑒古代篆刻藝術傳統的有利條件。在經濟發達地區,篆刻家相對集中,他們師生相繼,師友交流,逐漸形成集中於某壹地區的篆刻藝術流派。這些篆刻藝術流派的創始人,大多是藝術修養全面的書法家、畫家或詩人,各有“印外功夫”,在篆刻創作上追求標新立異,發展藝術個性。他們具有深厚的藝術功力,善於吸取古代藝術遺產的精華,形成獨特的藝術風貌。他們影響和帶動壹批批追隨者,或在技藝上傳承,或在藝術上相互影響,推動了篆刻藝術的發展和提高。篆刻藝術流派紛呈的局面,使篆刻藝術在持續發展中,呈現絢麗多彩的藝術風貌。明清兩代篆刻藝術無論就創作規模、藝術成就、理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開創性的進展,把中國篆刻藝術推向成熟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