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好!妳了解的年收入10萬以下,只是妳所知道的收入,不代表其它方面的收入。
當下副業越來越成為每個人的必需品,也許妳看到的有的家庭上班收入10萬以下,可是他可能是某個帶貨主播、自媒體運營者、微商等,副業帶來的收入也不可小覷,有個詞叫做“睡後收入”,當妳和妳的同事壹起上下班,妳們倆工資差不多,妳卻發現他總是花錢大手大腳,很大可能要麽他的家境比較好,要麽他就是有副業。
以自媒體為例,各大短視頻網站,如果是個還不錯的小小人氣主播,每個月多收入幾千元還是可以的。當妳和妳的同事都睡覺時,妳的同事的小視頻還在替他賺錢,這就是所謂的“睡後收入”。
當然也會有別的原因,可能有些家裏比較有錢,家裏主要收入來源是收房租,出來工作只是為了體驗生活。
不要不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過好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才是正道。
請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妳的觀點!
那妳不要只看表面、或許人家有房收租、還有別的收入、有的人白天工作、業余時間再去做其它工作!再掙壹份工資!我身邊有這樣的人、勤勞、退休後本來可以好好玩!但是她們再去找工作、掙多壹份!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妳表面看的那樣!
哈哈 這個話題,挺有意思,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壹、 妳了解的年入10萬也許只是人家正常的工資收入,現在的年青人,副業的收入超過主業的人大有人在,只是妳不知道而已,所以人家有資本可以過更好的生活,擁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說明白,就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二、 人家想開了唄,年入10萬對於沒有房貸、車貸來說,有醫療、商業保險。在二三線城市對於很多坐地戶來說生活是可以的,花當下的錢,如果有突出情況,找父母經濟幫助壹下就度過了。很多年輕人也受西方國家的影響,花未來的錢,先享受後還貸,也是壹種生活態度,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壹)
妳那工資是全部,人家工資是掩護。
妳看到的人家收入才十萬,那是別人想讓妳看到的,妳看不到的地方,才是人家大手大腳的資本。
錢從哪來?誰會告訴妳他遠比工資高的消費是怎麽來的。人家又不傻,這種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當然,我可沒說是不正規的渠道,比如人家是拆二代,拿拆遷的錢買了幾個店鋪收租,或者被分了幾套房子收租,就算壹年啥也不幹也能在家數鈔票。
說人家可能是啃老的,那也無可厚非啊,現實中妳有幾百萬妳不給妳兒子花嗎,更何況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人辛苦壹輩子,有了那麽些積蓄,讓自己的兒子孫子生活的好壹點,這事不過分吧。
就說現在這些還房貸車貸的,妳信不信沒了這點負擔,天天瀟灑消費的人大有人在。與其糾結這個,不如想想怎麽提高自己的收入吧。
(二)
能有這種疑問的人,肯定是沒在體制內呆過。
太正常了,都不需要什麽灰色收入,就可以達到這個生活水準。
妳只看到人家年收入10萬上下,沒看到人家房租,店租,掛證,專利等等被動收入,還有,最值錢的從來不是錢,而是第壹手的信息。
李嘉誠那個段子,李嘉誠的司機退休,李嘉誠準備給司機壹筆養老金,司機說不用了,我賺的錢比那多多了,李問,怎麽賺的,司機答,就妳說到什麽樓盤,我就去貸款買壹套,後來就漲了。
而且體制內的10萬,跟體制外的10萬完全不是壹個概念,食堂,免費吃,公寓樓,免費住,水電,全免,還有單位內部購房優惠,夫妻雙方都在體制內的,到三十多歲至少名下兩套房,壹輛車。
而且出去吃飯,主要是應酬性質的,妳以為吃的是飯,實際上吃的是關系,不然妳以為都瘋了吧,拿壹千塊去吃飯,頓頓吃足夠壹個家庭破產了。
(三)
有個朋友,認識很多年,不過只能算點頭之交。
夫妻倆,從去年國慶,到現在,壹天班都沒上過。女方是護士,男方高中輟學,創業。按照題主的工資說法,他倆工資加起來,都沒我多。
年初疫情剛放松,他倆來成都,我陪著逛了壹下。然後,他們徑直去寶馬4S店,定了臺 X6。他們家裏還有臺奔馳GL400,車載音響就加了十幾萬。哦對,還有壹輛大卡車。
論工資的話,他們工資還不夠他們打壹場麻將的。但是,那個男的,有壹個紙質小筆記本,記了十幾頁,上面全是別人欠他的錢,應該借了幾百萬出去了。利息至少2分,也就是年利息20%。
他們也有負債,家裏有工廠,掛在了嶽父名下,利用這個工廠,找了金融中介,在銀行做經營性貸款,貸了幾百萬出來,利息不到10%,好像是8%左右。壹般是中介壹次性收1%~2%手續費。加起來均攤,接近10%。
算壹下,人家壹年光利息差,這收入得多少錢。
再舉個例子,這個人我不認識,是壹次朋友吃夜宵的時候知道的。
這個人開了臺XTS,他老婆是當地某個城鎮小學的老師,壹個月工資三四千吧。
他自己是城管的編外人員。也就是臨時工了。沒法轉正,主要是初中畢業證都沒有。 工資也就那麽多點,夫妻加起來十萬估計還不到。
但是呢,因為嶽父家的關系,市區有幾個小學的食堂,蔬菜供應,都是他在做。
不過這個錢,都是他嶽父在收,然後再給他們夫妻。當時很多人吐槽他吃軟飯。因為他的XTS,都是他嶽父給的錢買的。
實際上,很多人都羨慕他,我也羨慕。
(四)
我前男友月入1.5W左右。
家裏父母好吃懶做。
二線城市不過有套300W的房而已。他們壹家三口算起來家庭年收入不過20W。
但是他買很多奢侈品,吃人均上千的餐廳,消費4000壹晚級別以上酒店。下餐館的頻率基本上是壹日三餐。最次也是人均50+日常餐食消費,煙只抽中華。給直播女網紅打Call壹晚壹千多那種。
後來爸媽出資買個20W的車。自己還貸款。
開了壹年,後來換了保時捷911,買下來300萬+,全款。
為什麽?
因為他在上海有個資產幾十億的小姨啊。
(五)
對富人來說,普遍是資產性收入遠超工作收入。
什麽是資產性收入,就是通過財產所有權,提取的利息、租金和專利收益。之前坊間有個段子——如何做到年收入50萬,只需要在銀行存2000萬定期存款,每年的利息就是這個數。
所以資本積累到壹定數量,收入已經不是工作的唯壹動力,那這些人為什麽出來工作呢?其實各大銀行的私人銀行部,每年都會接觸到妳說的這類人,我大概總結成兩類。
他們有的做著閑職工作——出納、文秘、行政之類的。這類崗位職能單壹,薪水通常不高,但是卻能接觸到組織的壹些機密,或掌握領導的壹些把柄。如果是企圖心強,有欲望,反倒讓人不放心。所以最適合家裏有錢有勢,想找個穩定工作混日子的人。從應聘者的角度,雖然工資不高,但是總算有事可做,不至於太空虛,或和 社會 脫節,或墮入黃賭毒的深淵。從雇主的角度,這人家裏有錢,不在乎經手的賬目,也不主動投機鉆營,省心好管理。雙贏。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壹種選擇——從事資源依賴型工作,比如銀行的客戶經理、保險代理人、toB銷售、中介或掮客等。接觸多了就會發現,這種職業的工作自由度很高,通常不需要坐班,只要kpi完成了,領導管妳每天去哪紙醉金迷呢。壹般家境富裕的,人脈盤根錯節,不但接觸的圈子廣,而且見識通常也深,所以完成這類工作綽綽有余。想努力就多經營壹些,不想努力就做個基本盤把位子穩住,總之比起苦逼白手黨要輕松太多。
這兩類人,都是把工作當成消遣,本來也不在乎工資。銀行存款幾千萬,每年吃利息已經超越90%的白領了,當然有權利高消費,每次跟這些人聊天總會顛覆妳的三觀,這原本是妳看不到的階層,現在他們下凡和妳變成同事,披著工薪階層的皮,就把妳唬住了。
妳說資產性收入這種快速增值的模式,不是在增大貧富差距麽?當然,當代zb主義的內在矛盾就在這裏。如果持續這個結構,將來差距會越來越大。
劉慈欣有壹部短篇《贍養人類》就是在描述這樣的未來。在這部小說裏,99%的世界財富掌握在壹個人的手中。這個人被稱做終產者。第壹地球變成了由壹個富人和二十億個窮人組成的世界,窮人是二十億,而富人只有壹個。整個地球——都是終產者的財產,呼吸、飲水都要收取租金。
但願這樣的未來不會走進現實。
我的家庭收入只有六萬多,但我有房有車有存款。而且大手大腳,為什麽呢,因為做股票,做點差價就有活動錢,所以不能看表面收入。
不能只是看表面收入,或許人家的些其它的收入呢,有的人白天工作正常上下班,業余時間有做其它的,比如有做理財之類的,這些業余收入也是壹筆可觀的收入。還有就是家庭條件比較好,底子厚,父母可以接濟壹些,車貸房貸都不用操心,這些有時候我們外人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