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亞軍、季軍的稱謂均來自於古時候的記載。
1、冠軍:語出《史記·項羽記》。秦朝末年,人民起義反對秦朝暴政,各路起義軍推舉宋義為首領,號稱“卿子冠軍”。冠軍的意思就是冠於諸軍之上的將軍,現在多用於比賽的第壹名。
2、亞軍:僅次於壹等的稱亞,如古時稱僅次於父親的人為亞父;稱僅次於孔子的孟子為亞聖;漢朝稱準備遞升宰相的禦史大夫為亞相。所以僅次於冠軍的第二名稱亞軍。
3、季軍:兄弟中排行最小的稱季,競賽中壹般取前三名。第三名最小,故稱季軍。
遠在公元前209年,中國歷史上爆發了第1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當是楚國有壹位奮起反抗贏秦暴政的大將宋義,英勇善戰,十分威武,秦兵屢屢敗於他的手下。由於他戰功赫赫,位居諸將之上,於是楚軍將士贈給他壹個光榮的稱號:“卿子冠軍”。
《史記-項羽本記》就有這樣的記載:“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這是中國歷史上第1個榮獲“冠軍”稱號的人。
到了漢代,冠軍壹詞繼續沿用了下來。據《漢書--霍去病傳》,霍去病就以戰功官拜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漢代以後,戰功卓著的武將,也都采用了冠軍為官銜。從魏晉迄南北朝各代,都設有“冠軍將軍”,唐朝也設有“冠軍大將軍”的官銜。直到清朝,護衛帝王的鑾儀衛及旗手衛的首領,也稱為“冠軍使”。
至於亞軍,由是由於亞是次壹等的意思,也就是低於冠軍的優勝者。在古代,有“亞聖”、“亞父”諸稱。學者稱孔子為“至聖”,稱孟子為“亞聖”。《
史記--項羽本記》中有:“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這是因為項羽很尊敬範增,把範增認作僅次於生父的長者。
“季軍”,指名次低於冠軍、亞軍的優勝者,是指競賽的第3名。在我國的舊歷中,春季的3個月分別叫孟春、仲春和季春。
擴展資料:
冠亞季軍的站位
領獎臺設為三個等級高度,冠軍站在亞季軍中間的最高臺,亞軍應在第冠軍運動員的右方,季軍在冠軍左方並成壹排。
自1932年的奧林匹克開始,每當壹個項目比賽完,這些儀式就在比賽地點馬上舉行,而不是等到所有的比賽都結束之後再進行了。
國際奧委會對頒獎禮儀進行了規定:在奧運會期間,獎章應由國際奧委會主席(或由他選定的委員)在有關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頒發。
在每項比賽結束後,立即在比賽舉行場地以下述方式頒獎:獲得前3名的運動員身著正式服裝或運動服登上領獎臺,面向官員席(冠軍站在中間,亞軍站在右側,季軍站在左側,冠軍站的位置比亞軍和季軍站的位置稍高),然後宣布他們的名字和其他獲獎者的名字。
冠軍代表團的旗幟應從中央旗桿升起,第2名和第3名的代表團的旗幟分別從緊靠中央旗桿右側和左側的旗桿升起。奏冠軍代表團的國歌時,獎章獲得者應面向旗幟。
百度百科-冠軍
百度百科-亞軍
百度百科-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