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橋梁遠景圖是作者茅以升1979年寫的,文中寫的想象橋梁現在實現了那些?

橋梁遠景圖是作者茅以升1979年寫的,文中寫的想象橋梁現在實現了那些?

橋梁遠景圖

茅以升

少年朋友們,妳們都該聽過牛郎織女的神話吧,牛郎和織女原是天上的兩顆星,據說他倆都是神仙,每年在“天河”上的鵲橋相會壹次。這“鵲橋”就是喜鵲搭的壹座橋,它們真是傑出的橋梁工程師——妳們想想看,這天河該有多寬啊!同時也可見橋梁的重要,雖是神仙,也還需要橋。

據說世界上第壹座橋(不算那大樹倒過河的天然的橋),是猴子造的。那時還沒有人,壹大群猴子要過河,就由壹個先爬上河邊的樹,然後第二個上去,抱著第壹個的腿,第三個再上去,抱著第二個的腿,如此壹個壹個地上去,壹個抱壹個,就連接成為壹長串的猴子;再由地上的猴子把這壹串猴子推動得搖擺起來,好像蕩秋千壹樣,這樣越蕩越遠,就把這壹長串猴子甩過河,由尾巴上的最後壹個猴子,抱住對岸的壹棵樹,這壹長串猴子就形成壹座橋,地面上的猴子就可在橋上爬過河了。

人類什麽時候開始有橋,很難查考,但是可以肯定,壹個民族有了文化就有橋,橋是文化的表征。我們祖國有4000年的文化,就有4000年的造橋歷史,其中最突出的是1300多年以前造成的“趙州橋”,位於河北省石家莊附近。這座橋自從造好以後壹直到現在還能過車走人,從未中斷過,它的外貌就好像是壹座現代化的橋梁。當然,我們祖國大地,到處都有橋,有各式各樣的橋,有的造橋技術是世界上領先的。妳能設想,假如我們中國不會造橋,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發展到今天嗎?所以我們要感謝我們祖先中的造橋的勞動人民,是他們的智慧和力量使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無數的古橋,現代車輛還能在那些古橋上通過。

橋是路的“咽喉”,沒有它就過不了河川,跨不過山谷。比如長江,號稱南北“天塹”,就因為它過去沒有橋,所以在我國歷史上造成了幾次南北分裂的朝代。但是我國壹解放,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就在這“天塹”上,先建成“武漢長江大橋”,接著又建成更宏偉的“南京長江大橋”。至於在黃河、淮河、珠江等河流上建成的橋梁就更數不清了。

橋梁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發展很快,可以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麽不能造的橋了。要說橋長,在美國已經有了壹座跨過大湖的橋,***有2217孔,長達38公裏。要說橋大,目前在日本正修建壹座跨過海峽的橋,壹個孔就長達1780米。照這樣發展下去,將來就有可能在亞洲和北美洲相隔85公裏寬的“白令海峽”上,造起壹座橋,人們坐上汽車,就可周遊五大洲,不管它什麽太平洋、大西洋的阻隔了!

說起來,這並不奇怪。橋是什麽?不過是壹條板凳。兩條腿架著壹塊板,板上就可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壹條河,或是壹個山谷,那就形成壹座橋。在這裏,板凳的腿就是“橋墩”,橋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腳”,就是“基礎”,板凳的板就是“橋梁”。壹座橋就是由這三部分構成的。橋上的車輛行人,靠橋梁承載;橋梁的重量,靠橋墩頂托;橋墩的壓力,通過基礎,下達土中或石層。

然而,橋梁、橋墩和基礎這三部分的花樣實在多。橋梁架在兩頭橋墩上,可以是平直的,叫做“梁橋”,也可以是向上彎起的,叫做“拱橋”。如果在兩頭橋墩上,豎起兩座高塔,塔頂上跨過鋼繩,鋼繩下面吊起橋身,橋身上走車行人,這就叫做“吊橋”。普通的橋,不過這三種,但每種都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譬如“拱橋”裏面就有“雙曲拱”,是我國工人發明的。“吊橋”裏面就有“斜拉橋”;更有壹種“吊橋”,不用橋墩,而把整個橋身,吊在河邊的石山上。所有這些現代化的橋梁,五花八門,談也談不盡。人類智慧是無窮的,今天以為新的大橋已經了不起了,可是明天、後天的橋,更是了不起。那時來看今天的橋,也許會感覺到,為什麽以前的人,會那樣笨呢?

現在就讓我來作為幻想家,為將來的橋梁,繪出壹幅“遠景圖”吧!

有人說將來飛機多得不得了,人人都可在天上飛,還要什麽火車、汽車,更不需要橋梁了。我想不見得。飛機的速度雖無止境,但地球還只是這麽大,而且人口也在增多,將來人們全都坐飛機上了天,擠來擠去,還能飛得快嗎?這就不能不發揮陸上交通和水上交通的潛力了,因而橋梁還是少不了的。不過,那時的橋梁就不是今天的樣子了。

將來的橋梁壹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長江大橋那樣大的橋,幾個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時所有建橋的材料,都可在工廠裏通過自動化,預先制成“標準構件”;造橋時,在水裏把它們拼裝成為橋墩;在橋墩上把它們架設成為橋梁,壹口氣作業,幾乎是才聽說造橋,就看見“壹橋飛架”了!

將來的橋梁壹定造得很便宜。現在用的各種“合金鋼”及高強度“混凝土”會由“高分子”新材料來代替,重量輕而強度高。橋梁構件的制造,壹律自動化。橋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機器人”操作,動作靈巧,由人在水上指揮。橋墩基礎,不必沈到那麽深,在輕松的土質中,可以加進“凝固劑”,把軟土變成硬土。架橋時,全用“電腦”控制的各種機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勞動力。采用了這些新技術,當然橋的成本就低了。

將來的橋梁壹定造得很美。壹座橋的輪廓和組成部分,會安排得為大地生色,為江山添嬌。橋的“構件”不再是現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壹般;它也不是頭尾同樣粗細,而是全身肥瘦相間的。各個構件都配搭成各種姿態,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橋構成壹幅美麗的圖畫。橋上的人行道上還有小巧玲瓏的亭臺樓閣,讓人們在這長廊中穿過時,“勝似閑庭信步”。

將來的橋壹定造得很低。現在造橋的費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橋長而在橋高。因為橋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漲船高,橋就更要高了。橋壹高,兩岸的路面也要高起來,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橋,這種橋的下面是陸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橋”,引橋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橋”的工程還大。現在有壹種“活動橋”,橋面很低,平常走車,等到有船過橋時,就把壹個“橋孔”開開來,等船過去再關上。但是因為橋孔的開關很慢,對於走車過船都不方便,因而這種橋雖然便宜,卻用得很少。將來的橋梁,可就大不同了。橋孔可以用極輕的材料如玻璃鋼制成,開動橋孔的機器,也比現在的靈活得多,因而開橋、關橋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而且橋上有自動遠距離控制的設備,有船過橋時,它會自動打開橋孔,並且預先對兩岸路上的車輛發出信號,讓它們知道橋下正在過船。等船壹過去,橋孔立刻自動關好,車輛可以很快地過河,這樣對於水陸交通,兩不妨礙。

將來壹定會有沒有水中橋墩的大橋。現在的鄭州黃河鐵路橋,長約三公裏,河中有很多橋墩。但到將來,像這樣的長橋,或者更長的橋,如果有需要的話,只要壹個橋孔,就可跨過江了。江中沒有橋墩,對於過船、過水,當然好得多。這樣長“跨度”的橋,壹定也是很高的,最適宜於跨海。

將來在很深的水裏造橋,不必把橋墩沈到江底,而把橋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讓它浮在水中。橋上無車時,它就浮得高些;橋上有車時,它就浮得低些。這高低當然不能相差過多,以免行車困難。同時,還要把各孔橋梁,從橋的這壹頭到橋的那壹頭,牢固地聯系在壹起,使整個橋梁成為壹體,車在上面走,不致顛簸不穩。

將來的橋不壹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彎曲的,車子過橋就轉個大轉彎。這是因為橋兩頭的路都與河身平行,與橋身垂直,如用筆直的橋,橋兩頭的“引橋”就不易布置了。現在公園裏有“七曲橋”、“九曲橋”等,壹段曲向左,壹段曲向右,為的是點綴風景,並非使橋轉彎。將來的彎曲橋可就大不同了。問題在於橋孔的長度。每孔橋搭在兩頭橋墩上,如橋身彎曲過甚,橋墩就支持不住了。可以設想,這種彎曲的橋身,不靠下面的橋墩的支持,而靠空中的纜索懸掛,纜索是固定在兩岸的石山裏的,這個彎曲的橋身,不就可以自由轉彎了嗎?

將來也會有很小很輕便的橋,可以隨身攜帶,遇到小河,隨時架起來,就可在上面走過河。這種“袖珍橋”也許是用壹種極輕極軟、強度又極高的塑料,制成極薄的管子,用打氣筒打進空氣,這管子就成為壹根非常堅硬的桿件。用壹些這樣的塑料桿件,預先造成橋的形狀,把它們折疊起來,放在身邊,如同帶雨衣壹樣,在走到河邊時,打打氣就架起壹座橋,豈不是不用“望洋興嘆”了嗎?

將來還會出現“無梁飛渡”。那時的車子裝有利用高壓空氣的“浮力”設備,在高速度時,車子就會稍微離開地面,不靠地面支持而飛速前進,遇到小河,就能壹躍而過。這種長了“翅膀”的車子,越來越多,將來在大河修橋時,只要在水裏造幾個橋墩,當車子跳上第壹個橋墩,由於橋墩的反擊,再跳上第二個橋墩,不論河面多寬,多跳幾跳,也就跳過去了,這樣的“無梁橋”,該算是最進步的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