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姚元之如何詠沈陽?

姚元之如何詠沈陽?

姚元之:至沈陽瞻望城闕作歌(四首)

盛京畢竟是清王朝的發祥地,當南方諸省時局動蕩時,這裏還相對安定,嘉慶帝的東巡,更使這裏呈升平景象,所以嘉慶年間的詩人金朝覲、姚元之、張祥和等詠唱沈陽的詩作中所反映的還是留都安定美好的景觀和老百姓較為平和的生活情景。

但白蓮教起義給清王朝的打擊是沈重的,清政府為此耗去兩億多兩白銀,從此,政權陷入武力削弱、財政窘迫的大尷尬境地。而更嚴重的問題是,外患之憂已經壹天天加深了。嘉慶初年,泱泱大清王國就成為西方殖民者覬覦的重要目標,英國艦隊不斷在澳門和廣東口岸出沒,並登上了黃埔,英國士兵還進駐了廣州十三個行商館。面對英國人如此囂張的行動,嘉慶表現出強硬態度,對這些人不惜動用武力。嘉慶二十壹年(1816年),英國遣使來到北京,清朝官員誤認為對方是貢使,要求他們行三跪九叩大禮,英國人堅持不肯,雙方搞成僵局,嘉慶十分生氣,下令把英使節立即遣送回國。

而這時鴉片之禍已經開始在中國土地上蔓延成災。西方殖民者為了扭轉在華貿易中的不利地位並贏取巨額利潤,在嘉慶年間開始不擇手段地將大批鴉片運入中國。鴉片的大量輸入,使中國的財政、軍事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侵害。嘉慶對此十分清楚,采取了多種戒煙措施,嚴禁外國貨船夾帶鴉片,嚴厲打擊鴉片販子,懲處禁煙不利的官員,對西方傳教士在華的活動也予多方面限制。嘉慶十六年(1811年) 還下令在華的西方傳教士,除了在欽天監負責天文觀測的以外,全部送到廣州打發回國……然而,這壹切都未能阻止鴉片災禍的日益泛濫。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帝帶著未能實現清朝中興的遺憾在承德避暑山莊去世了,二十年後,鴉片之禍終於使道光皇帝的史冊上寫下了恥辱的壹頁。而對於這壹天的到來,是嘉慶始料不及的,因為在他生前,耳際聽到的畢竟多是贊頌之聲。

神功開出此雄圖,雲氣飛揚想舊都。

大皇帝來新日月,紅魚黑齒識曼珠。

安東都護接東牟,南扼滄溟萬裏流。

黃鉞壹麾光紫極,春洄遼海作皇州。

五雲糾縵是神京,十二樓高天外明。

山色翠圍開大政,日華紅似擁乾清。

楝牖松雲生紫煙,民風太古樂堯年。

至今春酒稱觥外,不識無懷與葛天。

這四首七絕,是詩人姚元之於道光元年(1821年) 奉旨使沈陽時所作,總題為“至沈陽瞻望城闕作歌”。

沈陽故宮敬典閣

姚元之,字伯昂,號鷹青,安徽桐城人。嘉慶乙醜年進士,累官進左都禦史。

傳有《香余詩鈔》。《奉天通誌》藝文卷三十,選了他集中五十三題七十五首吟詠遼沈的詩作。這些詩記敘了詩人過山海關後,經廣寧、醫巫閭山到盛京,再由盛京到遼陽,經廣寧返京的所聞所見。留下了《姜女廟》《望夫石》《宿望海店望海》《過首山》《杏山》《大淩河》《宿閭陽驛望醫巫閭山》《登十三山望盛京》等許多反映遼沈風物的短章。他歲暮到沈陽,盛京府尹盛和鈞舉酒以待,並贈《盛京通誌》,他把酒夜讀,喜而有詩雲:“遠海奇山天外搜,周王車馬不曾周。誰能直向長風醉,臥作遼東壹夜遊。”初到沈陽,姚元之是興奮的,對北國風光的新鮮感,使他很快吟詩多首,其中有七絕《遼河夜雪》,詩雲:“遼海連天白玉光,朔風西望暮雲長。自非天遣消閑日,看雪誰能到沈陽。”詩中驚羨遼海夜雪後,晴天裏壹片“連天白玉”的壯美景象,“看雪誰能到沈陽”這壹反語,直言能到沈陽看到北國玉砌銀裝的由衷快慰與自豪。而《至沈陽瞻望城闕作歌》四首七絕,應該也是這時壹氣呵成的。

《至沈陽瞻望城闕作歌》(以下簡稱《至沈陽》) 第壹首,贊揚沈陽得天時地利而成清王朝帝都,清帝在此登基,天下歸心。《奉天通誌》原有小註雲:“我朝自天命十年遷沈陽,天聰五年增拓城池,更名盛京,要荒悉臣,西番萬裏獻丹書,文稱曼珠師利大皇帝。”詩人借此而頌之:“大皇帝來新日月,紅魚黑齒識曼珠。”過去認為“皇權天授”,皇太極在盛京登基,自然是“神功開出此雄圖”了。而新皇登基,都是“建元復始”,自然是“大皇帝來新日月”了。

“紅魚黑齒”,此處指西番。“曼珠”,又寫作“曼殊”“文珠”。《翻譯名義》有雲:“曼珠師利,此雲妙德。”《西域記》有雲:“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此即《維摩經》所謂文殊師利也。

故宮大清門五彩琉璃墀頭

《至沈陽》第二首七絕, 寫沈陽(即盛京) 當時所轄城域之廣,東到鴨綠江邊的安東都護府與江東的城鎮相接壤,南到渤海(滄溟) 萬裏汪洋,皇帝的儀仗隊出巡時紫氣耀眼,春意回蕩在成為留都的遼海大地。詩中“鉞”,即“斧”。儀仗隊中有黃鉞者,品級至高,威武雄壯。

《至沈陽》第三首七絕寫盛京宮闕之勝。先寫城垣環境,說五彩雲霞交織籠罩在城闕之上,盛京也該稱為“神京”,城內外十二座高樓聳入雲端令人矚目。城外群峰翠繞拱托出故宮東路的大政殿,而陽光明麗紅霞鋪展使故宮恰似北京紫禁城內的乾清宮被祥雲所簇擁。

《至沈陽》第四首七絕寫盛京民風之古樸。盛京城內的古建古松被紫氣擁裹,這裏的百姓享受著堯舜給予的安樂,保持淳樸的民風,至今飲春酒還是觥籌交錯,誰若是不了解這些就難享受葛天氏之樂了。

“葛天”,即“葛天氏之樂”。《呂氏春秋》載:葛天氏之樂,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壹載民;二玄鳥;三遂草木;四奮五谷;五敬天常;六達帝功;七依地德;八總萬物之極。其辭已逸失。

姚元之這四首七絕,寫了盛京的地勢、地域,贊頌了宮闕的形勝與留都民風之古樸,讓我們今天讀者能較清晰地了解當時文人眼中的盛京的地位與形象,頗有閱讀價值。

姚元之:詠沈陽南酒

生於安徽桐城的姚元之,在沈陽城內受到熱情接待,關東人待客的豪爽大方,關東酒的甘醇香濃,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情之所動也寫了壹首七絕,序雲“沈陽南酒味絕美,都中不及也。使館朝夕設此,余飲不多而以大甕饋者,猶累累未發,輒有斷句以誇筐叔伯山”——

琥珀醇醪白玉甌,東來吾亦醉鄉侯。

風流賀監流涎否,悔不浮槎入建州。

這首《詠沈陽南酒》小序中說“沈陽南酒味絕美,都中不及也”,當屬實話實說。正因為沈陽酒好,使他奉使遼東成了“醉鄉侯”。醉到什麽程度?他這位監察禦史都記不清自己是否因飲酒失態了(句中有問“流涎否”?),他甚至後悔自己沒有早些坐船渡海到建州來。“浮槎”:乘船。“建州”,努爾哈赤統壹建州女真而建後金。此處以“建州”代盛京(沈陽)。

這首小詩寫得流暢生動,字裏行間流溢著對沈陽的熱愛之情,對沈陽人的豪爽大氣的由衷傾慕。從中可以看出,關東人的豪放陽剛是有歷史傳統的,是世代相襲下來的。

姚元之:新歲過沈陽鼓樓下作

姚元之作為南國詩人,來到塞北留都對這裏的風物人情感到新鮮有趣,他以詩人特有的細膩觀察,以詩的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對所見所聞進行了記錄,寫出的許多反映沈陽風物風俗的詩作是前所未見,填補了題材空白的。如他寫的《新歲過沈陽鼓樓下作》——

西街晴日未消寒,百美新圖逐處看。

最喜牽衣小兒女,吹簫提鼓似長安。

清末沈陽鼓樓

詩作以樸實生動的描繪,為我們提供了了解清代道光年間留都春節時在城區裏平民生活的真實圖景。我們已知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對沈陽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原明代沈陽中衛城內的十字街改為井字街,內設鐘樓、鼓樓、文廟等設施,但沈陽城改造完成之初,京城裏主要為皇宮、王府與官府衙門等,為平民生活服務的商業等功能尚未形成。在姚元之的這首詩中,我們清楚地看到,到嘉慶年間,盛京城內的市、坊功能均已俱備。“新歲”,即中國農歷壹年之始,在城內鼓樓下已形成壹個年味十足的年貨市場,雖是“未消寒”的冬日裏,市場裏已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市場很興旺。詩人在勾描鼓樓下的年貨市場時,特別給年畫攤亭前壹個特寫鏡頭:“百美新圖逐處看。”這是壹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即當時沈陽人不但有了過年時貼年畫的習俗,而且出現了如天津楊柳青那樣批量印刷年畫的坊間,從年畫的內容看,應該會有神仙故事,歷史掌故、花卉風光等,而最受歡迎,也最引人矚目的是“百美新圖”,恰似二十幾年前當代曾流行壹時的“美女掛歷”壹樣。詩人寫到此處,視線又切換到壹個近鏡頭:“最喜牽衣小兒女,吹簫提鼓似長安。”有了這兩句,短詩所勾描的境界就活潑、生動而富有情趣得多。因為當時是“晴日未消寒”,孩子們過年的興奮與歡樂卻沒有因為天寒而稍減,詩人妙用壹個“牽”衣的“牽”字,不但寫出跟著大人逛街的孩子年齡之小,也寫出他們怕走失走散緊隨著長者看熱鬧的情態。尤其是末壹句:“吹簫提鼓似長安”,把過年時鼓樓街市的熱鬧場面推向壹個高潮:載歌載舞的露天演出也火爆開始了。雖然作者沒有寫這“吹簫提鼓”的街頭表演的具體內容,我們只能是猜測:是子弟書故事?還是舞獅子,跑旱船?但有了作者壹個“似長安”的比喻,我們就可以想象其熱鬧、歡樂的程度了!

感謝詩人姚元之用了短短二十八個字就為我們描繪出壹幅當年盛京鼓樓春節遊樂圖!

姚元之:上元燈詞並序

姚元之筆下的盛京春節景象喜慶歡樂。難得他這個安徽人能在白雪鋪地的盛京度過新春時光。時過半月,仍滯留於沈陽的姚元之,又以詩作為我們勾勒出壹幅沈陽城裏鬧元宵的圖景——

沈陽之俗,於上元前之日通衢各起高臺,曰三官臺,設三官像,懸彩張燈。聞往時競相演戲,令以國服未除,但鼓吹而已。大街當空橫以繩,粘五色紙。若通建醮者,壹望絢然。沿街門首各設燈聯匾額,光如白晝。又或取凍青樹枝懸於檐,燃燭於枝上,與城中中元燃蒿燈相近。豐年之樂,遊人如狂,為作燈詞二章以記事。

三官臺起六街中,簫鼓清歌落半空。

正是早春殘雪裏,珠花紅樹報年豐。

花間蜂蝶趁春狂,寶馬香車夜正長。

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夜如霜。

《奉天通誌》在本詩序後有小註雲:凍青樹,非別有此種樹也。沈陽樹木當冬時,不論榆、柳俱別生壹枝。眾木俱雕,而此生葉濃綠而厚,更結實如櫻桃而小,色似蜜蠟。及春,此枝遂枯。本樹乃漸榮,榆仍為榆,柳仍為柳,始復本來面目矣。——關於這段小註對“凍青樹”的詮釋,我尚未找到類似的科學記載,向植物學家請教,也未得到證實,姑且存之吧。而我想:這“凍青樹”,是否是取冬天枝葉仍綠的松枝來做的?猶如當今有些不講環保的某些商人,在聖誕節時盜取松枝(甚至整株幼樹) 來裝扮什麽“聖誕樹”壹樣。如果說歷史上有人用樹枝來扮靚元宵節是缺乏環保理念的話,今天某些人盜取松樹、松枝來做“聖誕樹”,則是明知故犯地破壞環保的罪人了。

話還拉回到姚元之的《上元燈詞》吧。

“上元”,我國古代以正月十五為“上元”,指的是新的壹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它源於道教,道教把壹年中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稱作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的生日,因為天官能賜福。所以人們為了求天官多賜福,便根據天官好樂的習性,張燈縱樂,以討好天官。

在我國古代,“夜”與“宵”同,“正月”又稱“元月”,於是上元之夜,又被稱為“元宵夜”“元夜”,“上元節”亦被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自漢代始,就成為我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之壹,也是最徹底、最典型的民間傳統節日之壹。每到正月十五,華夏大地家家戶戶,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以表心中的歡悅。

到了隋朝,元宵夜逐漸演變成燈會。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曾頒詔全國,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張燈之夜,首創燈節之先河,燈節遂成定式。到了宋代,元宵燈火已盛況空前,關於元宵燈會的詩詞也非常之多。到了明清之際,元宵燈火更創盛大之風。

沈陽市圖書館研究員李冬紅在《關東節令習俗》壹書中說:“明末清初,盛京已日趨繁華,尤其是成為清代帝都後,盛京城得到了發展,逐漸成為關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正源於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夜,盛京城內到處張燈結彩,形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四平街上的商鋪,更是相互攀比著,紛紛用紗絹、玻璃、紙片制成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方或圓等形狀各異的燈籠掛在鋪面上。這些燈籠有的繪上梅、蘭、竹、菊等各色花卉;有的繪上龍、虎、馬、魚等各種動物;有的繪上《水滸》《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書中的人物;有的不僅繪上戲曲人物,還加上字跡等。更有甚者,將燈籠制成魚形、多角菱形、龍形等。在燭光與月光交相輝映下,這些圖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盛京的元宵節這壹天,人們不僅要觀燈、賞燈,還要做耍龍燈、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蹺、扮燈官等娛樂活動。”詩人姚元之寫在嘉慶年間的這首《上元燈詞》,恰可作為李冬紅對清代盛京元宵燈節這段概述的最好例證。

姚元之在詩序中說,沈陽之俗在上元前三日,在各主要街道要搭起“三官臺”。三官者,即道教所稱的“三元”,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陽大帝。在三官臺上所懸三官像也即他們的畫像。

《上元燈詞》的第壹首,即從“三官臺起六街中”寫起,以“簫鼓清歌落半空”,極言燈節的歡樂場面,熱烈氣氛。第三句,以“早春殘雪”為襯托,在尾句中托出“珠花紅樹”的吉祥火爆,預示新的壹年五谷豐登。全詩以簡練的語言狀寫了盛京城元宵節的歡樂與火爆,抒發了詩人對盛京城的美好祝願。

《上元燈詞》的第二首,詩人首先以優美華麗的形象比擬盛京燈花的狂熱與持久,“花間蜂蝶”“寶馬香車”,這壹組富於魅力的形象以喻狂熱中盛京燈會的參與者,以“趁春狂”“夜正長”,狀寫狂態與持久,都顯示出詩人運筆的不凡功力。在詩的後半部分,詩人則以“十二樓前”和“四平街外”兩種景象的強烈對比,進壹步烘托盛京城內燈節之勝境。沈陽城內中街,當時稱四平街,已漸成為沈陽城內主要商業街道,“四平街外”,也即盛京城外,“月如霜”是說月掛高天潔白如玉似霜,呈冷清狀。而作為盛京城標誌性建築的十二樓前“燈似火”,恰成鮮明對比,足顯盛京城內燈火之壯觀也!

姚元之寫沈陽風物風情的詩還有《沈陽除夕戲學浪仙祭詩歌》,是歌行體的除夕祭酒歌,頗奔放;還有《嘉平二十壹日作》記“沈陽城中鼓樂喧闐”,“吉日良辰嫁娶”的三首七絕,描述了詩人親歷的盛京婚嫁風俗,很有生活氣息。

姚元之:雪晴遊大法寺並序

在沈期間,姚元之看到新鮮有趣的盛京生活圖景,他的足跡不僅留在市井裏巷,寫下不少反映盛京民風民俗的詩作,而且姚元之還是清代第壹位以詩吟詠盛京八王寺的詩人,他在盛京期間寫有古詩《雪晴遊大法寺》並序——

大法寺,英親王故府也。時稱八王,故寺亦稱八王寺。

俗或為霸王矣。城中地斥鹵水,皆苦鹹,惟此寺井最甘洌,稱獨美焉。誌迺缺如。桐城姚元之作詩及之。補其漏雲。

作客及新歲,散步遊舊剎。

引汲美無雙,語霸因八。

雪遠日疑淡,耳薄風猶刮。

野氣暗欺裘,清涕頻垂帕。

半惜瘤杗頹,不見牛羊茁。

吻蹲已顛,盧令視方。

老松尚郁盤,小雀還嘲哳。

升臺喜徐徐,矚景忻察察。

城郭睒光明,瓊玉晞坱圠。

尋僧幡影空,問井車聲軋。

泉甘溫若蒸,幹凈凍如刷。

此軀亦不訾,肯試層冰滑。

姚元之在這首詩的小序中明確地說,鑒於大法寺井最甘洌,“稱獨美焉”,而《盛京通誌》等誌書卻不載(“誌迺缺如”),所以他特作此詩,以填補空白(“補其漏雲”)。他為發展地方文化盡心盡責的拳拳之心,也在小序的字裏行間托出,誠可感也。

大法寺是值得壹寫的。它始建於明代永樂十三年(1415年),是沈陽著名古剎之壹。

相傳清初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被封為多羅英武郡王,途經位於沈陽東北郊的大法寺,見寺院已是殘垣斷壁,荒蕪多年,於是施舍銀兩重修廟宇, 於崇德三年(1638年) 將大法寺修復壹新。當時阿濟格與八位世襲王子來往頻繁,相處甚融,常住在城內王府中,大法寺主持僧誤認為阿濟格系八王之壹。便在寺院左側又修建了八王祠。從此八王祠逐漸成為阿濟格的家廟,附近百姓也稱其為“八王寺”,天長日久,“大法寺”反不為人所知了。

大法寺(八王寺)

大法寺為三層院落,山門上有匾額“大法禪林”,大雄寶殿中供奉釋迦牟尼,配殿中供千手千眼觀音,三聖殿中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姚元之到寺之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又對寺院進行過重修,寺院已是盛京香火較旺的寺院之壹。

大法寺前偏東處有古井壹眼,青磚砌成井筒,井口以青石壘成,井不甚深,然井水清澈,甘洌可口,有“奉天第壹泉”之譽。據《沈陽誌》載:“康熙東巡,率以明駝載運京師玉泉水,日久沈澱,必以此井水洗之。合註雙水於甕,刻痕以記,用竹竿攪之,如撈水法。少時玉泉水浮於上,澄清如故,以釣勺平挹取之。至刻痕止,甕中以下則為寺前井泉水,不復進禦矣。”乾嘉年間,大法寺井水進禦皇宮,價格頗昂貴。20世紀20年代初,這裏曾創建八王寺汽水公司,以八王寺井水造“金鐸牌”汽水,是當時著名民族工業品牌。20世紀50年代初我在沈陽市第五中學讀書時,曾多次到過八王寺,也看過這口古井。可惜“文革”後不久寺院即被逐漸拆除,迄今只有大殿外形尚存了。

姚元之奉旨到沈陽,雖是冬季,冰天雪地,出於對地域文化的重視,他還是頂著寒風來大法寺考察了。這首詩及小序較詳盡地描述了他的大法寺之行。

詩人在小序中簡要介紹了大法寺又稱八王寺的淵源、大法寺井水的甘美及他寫這首詩的原委。應該指出,姚元之在小序中也有壹失誤,即首句“大法寺,英親王故府也”。是大法寺的住持僧人在寺左修有“八王祠”,這裏又被稱為“八王寺”,而非“英親王故府也”。

詩的前四句為第壹層次,交代“新歲”遊“舊剎”喝到了八王寺井中汲上的“美無雙”的甘泉水,糾正了被稱為“霸”而實際為“八”的俗稱,第五句至第八句為詩的第二層次,寫天寒風冷擋不住詩人遊大法寺的決心。雪晴後,遍地白雪覆蓋連日光都顯得黯淡了,天冷凍耳朵而寒風猶刮個不停,郊野的寒冷使詩人覺得身上皮衣都擋不住了,不得不用手帕擦拭流下的清涕。四句詩把北國冰雪肆虐之威寫得逼真到位。第九句到第十八句為詩的第三層次,寫自盛京城內到大法寺路上所見景物,頗為可惜的是有許多大樹在冬日裏已衰頹了。

(“杗”:大樹。典出韓愈《進學解》:“大木為杗,細木為桷。”) 也看不見牛羊出來尋食,鴟鸮椽木而吻發出壹聲聲顫抖的低號,那顏色看起來也頗不順眼。(“盧令視方”,“ ”,音wò,挖眼也。) 唯有蒼松在風雪中依然傲立,麻雀還吱吱喳喳叫個不停。壹步步向前走去,離大法寺越來越近了,心中漸升欣慰之情,向路邊景物也投去更多的目光。這時再看盛京城壹派明朗,裝點著瓊樓玉宇。這十句詩將詩人走在路上的心情變化寫得頗為細膩,特別是將走近大法寺時心情的頓然開朗,景物也恍若更加明燦的變化寫得頗為傳神。第十九句至第二十四句,為全詩的第四層次。寫到大法寺的所聞所見,為自己能飲到“美無雙”的甘泉而發出由衷的感嘆。“尋僧幡影空,問井車聲軋”,把廟裏尋僧不見,想要探問井在何處,卻被來八王寺取泉水的車馬聲引路的情景勾描得活靈活現。“泉甘溫若蒸,幹凈凍如刷”,寫詩人來到八王寺井邊所見,甘泉溫而不凍,水氣彌漫的樣子和井邊已結冰凍得平展的樣子。“此軀亦不訾,肯試層冰滑。”“訾”(音zǐ),此處指毛病或缺失,兩句詩在說:我(詩人自己) 這身體也不賴,在井邊的冰面上還試了壹回滑冰。全詩到此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富於生活情趣的充分想象空間。可以說詩人在這裏用了這樣壹個生動情節,發出了出自內心的感嘆:“雪晴遊大法寺,沒白來(大有收獲)!”感謝詩人姚元之以詩勾描的大法寺之行,使我們身臨其境般地體會到當年八王寺甘泉的冬日實景。

姚元之此次沈陽之行,收入《使沈草》集中還有《登十三山望盛京》《張驛丞功饋鹿尾鮮蝦》《大風渡遼河》《歲暮沈陽行》等多首詠唱沈陽的詩篇,這創作的豐收,也為沈陽文化史留下壹份寶貴的史料,讀者有興趣可再找來翻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