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atomic nucleus)簡稱“核”。位於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構成。而質子又是由兩個上誇克和壹個下誇克組成,中子又是由兩個下誇克和壹個上誇克組成。
原子核極小,它的直徑在10-15m~10-14m之間,體積只占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壹,在這極小的原子核裏卻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質量。原子核的密度極大,核密度約為1017kg/m3,即1m3的體積如裝滿原子核,其質量將達到1014t,即1百萬億噸。
當壹些原子核發生裂變(原子核分裂為兩個或更多的核)或聚變(輕原子核相遇時結合成為重核)時,會釋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例如核能發電)。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呈中性。
擴展資料:
原子核的自由度:
1、π介子自由度
在建立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同時,核結構理論又從核內非核子自由度的研究中得到了新的進展。以核集體模型為代表的廣義核殼層模型盡管取得了壹定的成功,但畢竟還有壹定的局限性。首先,這些模型都只是從部分實驗事實或觀測現象出發,從某個側面用類比方法反映核子系統的機制。
2、誇克自由度
從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隨著世界上各大型加速器的投入運行,粒子物理逐漸從核物理中分化了出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粒子物理取得了壹系列令人矚目的進展。例如,在70年代初,格拉肖、薩拉姆和溫伯格將弱、電相互作用統壹在SU(2)×U(1)對稱群的規範理論之中,並從多方面得到了實驗上的直接和間接的證實。
3、EMC效應
傳統的原子核的質子-中子模型在描述低能核現象時都十分成功,這表明,要發現核內的誇克效應或其它非核子自由度應該到高能核現象中去尋找。
百度百科-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