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壹個有著對稱之美的漂亮數字,來臨前讓許多人都充滿了期待與向往,孰料剛跨進之後,這個世界就出了個大狀況。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疫情,演變成了席卷全球的“特大流行病”(pandemic)。截至6月初,全世界約有700萬人確診,40萬人因此喪命。
5月25日,在美國明尼蘇達(Minnesota)州的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市,壹名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當街跪壓,導致窒息死亡,隔天開始,當地舉行了示威抗議,民眾的怒火如野火燎原,隨後擴散至美國全境乃至世界各地,甚至引發大規模的打砸搶燒與暴力襲擊,烽煙遍地,讓人看得怵目驚心。
2020年才過了壹半,英文裏的壹個拉丁文外來語“annus horribilis”(災難不斷的壹年,音標 [n?s hr?b?l?s]),就已經不斷在我的腦海裏盤旋。
“annus horribilis”的字面本義是horrible year(恐怖的壹年),annus是year(年),annual(每年的)由此而來,horribilis是horrible(恐怖的),也是horrible最終的源頭。1992年年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就用了這個說法來描述那壹年: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大火、長公主(Princess Royal)離婚、約克公爵(Duke of York)與夫人分居,威爾士親王(Prince of Wales)與王妃分居。那壹年的英國王室諸事不順,女王有感而發,這個“annus horribilis”(災難不斷的壹年)用得貼切。
還是,2020年的下半年會逆勢翻轉,出現奇跡,否極泰來,成為“annus mirabilis”(非凡的壹年,音標 [n?s mr?b?l?s])?
“annus mirabilis”也是個英文裏的拉丁文外來語,字面本義是miraculous year(奇跡般的壹年),同壹個annus(年),mirabilis就是miraculous(奇跡般的)。這個說法由英國桂冠詩人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首創,他在1667年以此為名寫了壹首詩,詩中描述了1666年的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以及後來的第二次英荷戰爭(Second Anglo-Dutch War)中英格蘭大獲全勝。
“annus mirabilis”(非凡的壹年)本如英國文豪德萊頓所述,是個災難與奇跡兼具、許多重大事件先後迸發的壹年,不過由於mirabilis給了我們“奇跡”的聯想,語義似有正向發展的趨勢,漸漸成了大家豎起拇指、驚奇贊嘆“了不得”的壹年。
美國“梅裏亞姆-韋伯斯特公司”(Merriam-Webster, Inc.,俗稱“韋氏出版公司”)的英文詞典出版舉世聞名,現在主推的招牌產品《梅裏亞姆-韋伯斯特詞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俗稱《韋氏詞典》),是個免費使用的在線資源,內容以《梅裏亞姆-韋伯斯特大學詞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第11版為基礎,定期修訂更新,並增加了許多反映時代脈動的特色。
韋氏有個欄目叫“熱搜”(Latest Trends),反映了由新聞事件所驅動的詞語查找。2020年開始,就有好些外來語登上熱搜,幾乎都是拉丁文和法文。有些外來語融入英文較久、較深,已經感覺不到它們的異質性,譬如美國職籃NBA的超級球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於1月26日墜機身亡,surreal(超現實的;離奇的)不久登上韋氏熱搜,這個英文單詞就是借自法文。又如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3月24日提到紐約州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屢創新高,用的apex(頂點;高峰)馬上登上熱搜,這個英文單詞就是借自拉丁文。
2020前半年的韋氏熱搜,出現了幾個異質性較高的外來語,讓人兩眼壹看,便發覺與英文格格不入。1月30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彈劾案的攻防中,特朗普的律師辯稱,如果對總統有利的對國家也有利,那麽總統就高於法律,不應受制於法律。哈佛大學的壹名法學教授把這樣的論證喻為“l’état, c’est moi”(朕即國家,音標 [letɑ smwɑ]),引用了號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君權神授、王權至上的名言。前壹半的l’état([letɑ])意為the state(國家),後壹半的c’est moi([smwɑ])意為it’s me(就是我)。
這個“j’accuse”的典故意義重大,源自法國作家埃米爾?左拉(?mile Zola)致法蘭西***和國總統公開信、刊於1898年1月13日《震旦報》(L’Aurore)頭版頭條的大標題“J’Accuse...!”。左拉於文中為猶太裔軍官阿弗列?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申冤,認為德雷福斯被控叛國,實乃天大的冤枉。最後,德雷福斯獲得平反,冤屈得以洗刷,德雷福斯事件也成了歐洲反猶太主義史上的重要篇章。
韋氏的熱搜,也有兩個拉丁文的外來語。
3月26日,梵諦岡(Vatican)新聞預告,因為新冠疫情肆虐,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即將舉行壹場“urbi et orbi”(致全城與全球,音標 [bi ?t rbi])的祝福。這個“urbi et orbi”是個拉丁文的詞組,字面本義為“to the city (of Rome) and to the world”(致羅馬城也致全世界),是教宗在特定時節對全羅馬城和全世界的文告。這種祝福不常有,通常壹年舉行兩次,壹次在聖誕節(Christmas),壹次在復活節(Easter)。今年暴發了新冠疫情,所以特別多舉辦了壹場,為全人類祈福。
4月17日,紐約州州長古莫主持了壹場新冠疫情的新聞簡報,會中他用了“de minimis”(微不足道的;可忽略不計的。音標 [d m?n?m?s]),強調紐約州的疫情嚴峻,相較之下,其他許多州的疫情根本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計。“de minimis”是個法律術語,絕大多數人都覺得陌生。古莫是奧爾巴尼法學院(Albany Law School)的法學博士(J.D.),不自覺地用了壹個專業字眼,讓大家面面相覷,只得趕緊低頭查詞典。
“de minimis”是個縮略語,源自拉丁文的法律原則“de minimis non curat lex”,字面的本義是“the law does not concern itself with trifling matters”(法律不理瑣事),也就是法律不管瑣碎之事,微罪不舉。de(關於,音標 [d?])是拉丁文的介詞。minimis(最小;最少。音標 [?m?n?m?s])和英文的minimum(最小;最少)同源。non(不,音標 [nɑn])是個表否定的副詞。curat(音標 [?kurɑt])和英文的care(在乎;關心)、cure(治療;治愈)有關。lex(音標 [l?ks])是“法律”,legal(法律的;合法的)由此而來。
“l’état, c’est moi”(朕即國家)、“j’accuse”(強烈譴責)、“urbi et orbi”(致全城與全球)、“de minimis”(微不足道),我們通過韋氏熱搜的這4個外來語,看到了2020上半年的動蕩不安。
7月到了,2020的下半年究竟會如何?延續?翻轉?到了歲末年終、回顧總結之時,不知這壹年真的是“annus horribilis”(災難不斷的壹年),還是有機會讓我們豎起拇指、驚奇贊嘆這個“annus mirabilis”(非凡的壹年)?老天保佑!
曾泰元(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原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