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茉莉花
①民歌名,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中國民歌。
起源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實際就是壹種,音樂界稱為“近似音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主要流行區在江浙。據已故音樂史論家章鳴(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等專家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在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揚州清曲,以及從揚州清曲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揚劇,都有“鮮花調”曲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國音樂源遠流長,但最大遺憾是,長期以來大多數只有曲牌名及歌詞,很少有曲譜記載。現存最早的“鮮花調”(又名“仙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揚州戲曲演出腳本《綴白裘》叢書中《花鼓》壹劇的“仙花調”。現在發現最早的曲譜,國外見於由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有譜無詞,後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為1840年抄本《張菊田琴譜》之古琴曲。
現代首次以簡譜形式面世的“茉莉花”,1957年由前線歌舞團到北京作匯報演出,演唱很成功,後灌制了唱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揚州大規模采集民歌,所收錄的1000余首民歌中,就有儀征、江都、興化三種“茉莉花”,詞曲大同小異。90年入選《中國民歌集成.江蘇卷》的揚州民歌達230余首,“茉莉花”(即“鮮花調”以7種詞曲形式列入該書,第壹種即為何仿這壹首,在其曲最後註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詞、記譜”。
起源爭議
1942年,新四軍戰士何仿在江蘇六合采風時,記錄了壹首當地民間藝人演唱的《鮮花調》。1957年,已在南京前線歌舞團工作的何仿,將其改編成了民歌《茉莉花》參加全國匯演,《茉莉花》被首次標名“江蘇民歌”。但《鮮花調》早在清末就唱遍全國,山東省就有《鮮花調》,假設何仿在臨清記錄了這首民歌,並由山東前衛歌舞團演出,今日豈不成了山東民歌?因此筆者認為,最先“註冊”與它的原產地,是兩碼事。
有文章說,據已故音樂史學家章鳴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據筆者考證,《鮮花調》之名卻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揚州清曲有《鮮花調》,這是不辯的事實。但據中國戲曲音樂、曲藝音樂、民間歌曲等集成記載,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鮮花調》,證明《鮮花調》最早出現於揚州清曲中非常牽強,至於傳播到全國的方式,有人提出是通過歌妓的說法也不能讓人信服,至今並沒有發現歷史上有揚州歌妓跑遍全國的記載。還有人提出,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即《鮮花調》,有譜無詞,後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就來自於揚州清曲,同樣也沒有拿出確鑿的證據。[1]
發展和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姹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壹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壹帶的壹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壹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遊記》。也許在他眼裏《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壹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癥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壹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壹,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壹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南京市的六合區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壹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裏,采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壹壹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壹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壹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妳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3.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上個世紀30年代誕生於四川康定的壹首民歌,經考據《康定情歌》的作者是四川宣漢的李依若創並於40年代,逐漸流傳開來。40年代中期,就讀於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校的福建學生吳文季在從軍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後將此歌轉交給他的老師伍正謙。伍正謙十分喜愛,又請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師配樂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後,將原名《跑馬溜溜的山上》改名為《康定情歌》,後來伍正謙在學校的壹次音樂會上首次演唱了這首歌曲。後來,江定仙又將此歌推薦給了當時走紅的歌唱家喻宜萱,喻宜萱同年在南京舉辦的個人演唱會上公開演唱了此歌,以後便將此歌作為自己的保留節目,從南京唱到了大西北,從國內唱到了國外,使《康定情歌》傳遍了世界。
4.走西口
據說它已經流傳了壹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陜西,甚至更遠壹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裏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壹些人壹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壹對新婚夫婦生離死別的悲苦與近代山西人出外謀生的艱辛,它的背後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對命運的挑戰,是對新環境的開拓。走西口固然艱辛,可是勤勞智慧的人們走出了壹片新天地,正是他們開啟了“海內最富”的輝煌時代。走西口這壹自發行為深刻地改變了山西與蒙古地區的發展進程。
文化背景
清代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時期。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恢復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陜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壹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口外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壹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災”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堿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壹遇荒歉,流離不堪。”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裏,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走西口”是壹部辛酸的移民史,是壹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壹批又壹批移民背井離鄉北上口外蒙古,艱苦創業,開發了內蒙古地區。更重要的是,他們給處於落後遊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使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伴隨著“走西口”移民的進程,口外蒙古地區以傳統單壹的遊牧社會演變為旗縣雙立,農耕並舉的 多元化社會。在這壹演變過程中,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絕大多數,因而當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晉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說是晉文化在這壹地區的擴展。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它們的認同感。“走西口”這壹移民浪潮,大大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內地的交流,進壹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壹定的積極的影響。
還有很多可以查壹查,如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東北民歌《烏蘇裏船歌》,陜北民歌《送情郎》都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