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於嬉。
原文: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典故為: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譯文:
學業的精深來自辛勤的努力,(學業的)荒廢是貪圖玩樂造成的,品行要認真思考才能養成,隨隨便便就會毀壞。
這句話現用於說明勤奮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不勤奮,就學不透,鉆不深。
被後人奉為格言,它教育人們在治學和進行思想品德修養的時候,要勤勉奮進,認真思考,不能貪圖安逸,隨心所欲。治理國家,領導壹番事業,何嘗不是這樣呢?
壹九七八年四月十七日《文匯報》《射虎與讀書》中用了這句話,“業精於勤荒於嬉,在讀書學習上,與‘認真’相反的態度是玩忽。持這種態度的人,不是把讀書學習與革命建設的實際工作聯系在壹起,所以鉆勁、功力就差得很遠。
作者假托向學生訓話借以抒發牢騷之作。寫了國子先生解析進學正義,向諸生陳明形勢,正面得出“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的結論;
學生進行辯解,以先生在“學”“言”“文”“行”四個方面的努力、成就與自身遭遇對照,先揚後抑,駁斥先生的結論;
先生再作自我解嘲,針對學生之意申說發揮,表明隨意而安的態度,對朝廷隱含譏刺。文章構思別出心裁,語言新穎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辭賦體的鋪敘、排偶、藻飾、用韻等形式,又加以革新改造,富於整飭之美。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即出於此文。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八年,當時韓愈四十六歲,在長安任國子學博士,教授生徒。全文假托先生勸學、生徒質問、先生再予解答,故名“進學解”,實際上是感嘆不遇、自抒憤懣之作。
戰國時期的蘇秦,開始雖有雄心壯誌,但由於學識淺薄,跑了許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後來他下決心發奮讀書,有時讀書讀到深夜,實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時候,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鮮血直流。他用這種“錐刺股”的特殊方法,驅逐睡意,振作精神,堅持學習。後來終於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韓愈的《勸學解》,鼓勵年輕人勤勉,善思。不論是學問也好,工作也好,都離不開這兩個,而玩樂,輕浮,常常使人壹無所成。
百度百科——進學解
百度百科——業精於勤荒於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