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這個人可和比幹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
壹、原文
嘗曰:“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紂耳。”會帝有疾,煩懣不樂,召閣臣徐階議內禪,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視事。”
又曰:“朕不自謹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禦便殿,豈受此人詬詈耶?”遂逮瑞下詔獄,究主使者。尋移刑部,論死。
二、譯文
曾說:“這個人可和比幹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正遇上皇帝有病,心情悶郁不高興,召來閣臣徐階議論禪讓帝位給皇太子的事,便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現在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
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現在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便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人的責備辱罵呢?”遂逮捕海瑞關進詔獄,追究主使的人。不久移交給刑部,判處死刑。
三、出處
《明史》·《海瑞傳》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壹部,***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誌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壹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至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又第三次組織人手修改明史稿,這才形成定稿的《明史》。因為這次修書總裁為張廷玉,因此現在通行的《明史》題為張廷玉等撰,
海瑞傳,是為海瑞所寫的傳記。
二、作品賞析
《明史》***二十四卷,就卷數而論,《明史》本紀所占不足全書十分之壹,若以字數而論,則所占不及全書二十五分之壹。由此可知本紀在《明史》中所占比例甚小,這是《明史》編纂體例中的壹個特點。
本紀在紀傳體史書中,是以編年形式敘史的部分,《明史》顯然是將本紀作為全史之綱,以簡明扼要的方式,首列於全書之前,使人在讀閱這部史書之時,首先了解到有明壹代歷史之概況,而不是使人在讀閱本紀時便事無巨細盡覽盡知。這應該算是《明史》修纂整體設計上的獨到之處。
三、作者簡介
海瑞(1514—1587)字汝賢,瓊山人,舉人出身。明朝著名清官。歷任知縣、州判官、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尚書丞、右僉都禦史等職。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身歷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壹生剛直不阿,清正廉明著稱於世,被後人譽為"海青天"、"南包公",官至南京右都禦史,死後贈太子太保,謚"忠介"。
百度百科-海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