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成語: 放虎歸山的意思,典故及詳細解釋

成語: 放虎歸山的意思,典故及詳細解釋

成語: 放虎歸山 成語簡解 編號 : 1742 成語 : 放虎歸山 註音 : ㄈㄤ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 漢語拼音 : fàng hǔ gūi shān 參考詞語 : 縱虎歸山 釋義 : 義參「縱虎歸山」。見「縱虎歸山」條。 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放虎歸山”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縱虎歸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虎是壹種猛獸,會傷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將來有可能再次為害,同樣的,如果把抓到的敵人放走,也將為自己帶來後患無窮。《零陵先賢傳》記載了壹個關於「縱虎歸山」的故事:三國時的劉璋為益州牧,他的部下張松對他有所不滿,剛好曹操打算派將領去討伐占領漢中的張魯,劉璋擔心自己會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張松就趁機獻計,認為可以把劉備請到成都來,派他去攻打張魯。劉巴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極力勸阻,他認為劉備的野心過大,如果把他請來,壹定會蒙受其害。劉璋不聽。後來劉璋派劉備去征伐張魯,劉巴又上諫,說︰「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說,劉備的野心太大,如今讓他在外擁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將來壹定後患無窮。劉璋仍然不聽。次年,劉備果然還兵包圍成都,劉璋猝不及防,只好投降。後來「縱虎歸山」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放走敵人,後患無窮。 典源 : 此處所列為「縱虎歸山」之典源,提供參考。《零陵先賢傳》(據《三國誌.卷三九.蜀書.劉巴傳》裴松之註引)璋1>遣法正迎劉備2>,巴3>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4>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5>,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巴閉門稱疾。備攻成都,令軍中曰:「其有害巴者,誅及三族6>。」及得巴,甚喜。 〔註解〕 (1)璋:劉璋(??西元219),東漢末江夏竟陵人,字季玉,劉焉之子,襲父為益州牧。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劉備圍成都,璋降。 (2)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壹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 劉先主 」。 (3)巴:劉巴(??西元222),三國蜀零陵烝陽人,字子初。少有名,劉表多次薦舉不就。初依曹操,後歸劉璋。劉備攻取益州後,劉巴歸附。多奇謀良策,諸葛亮曾稱贊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4)內:音ㄋㄚˋ,通「納」,接納。 (5)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詳。獻帝初平二年,創五鬥米道教民,據巴、漢三十年,附者甚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魯出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卒諡原。 (6)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書證 : 01.《東周列國誌.第四五回》:「放虎歸山,異日悔之晚矣!」 02.《精忠嶽傳.第三壹回》:「倘他逃走去了,豈不是放虎歸山?」 成語接龍

“山”字開頭的成語

山窮水盡 山高水長 山盟海誓 山木自寇 山窮水絕 山窮水斷 山海之盟

“放”字結尾的成語

心花怒放

“放”字開頭的成語

放蕩不羈 放虎歸山 放浪不羈 放虎遺患 放達不羈 放浪無羈

“山”字結尾的成語

名落孫山 開門見山 愚公移山 日薄西山 調虎離山 安如泰山 壽比南山 逼上梁山 縱虎歸山 穩如泰山 流水高山 放虎歸山 誓海盟山 氣壯河山 倒海排山 起東山 人海人山 安若泰山 吊虎離山 安於泰山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放虎歸山。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放虎歸山。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放虎歸山”分成的單字詳解:

放, 虎, 歸,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