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尊奉老師。
出處:出自元和八年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原文節選: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
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白話譯文: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於喜歡充當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尊奉老師。在當今的時代,沒聽說還有老師;如果有,人們就會嘩然譏笑他,把他看作狂人。
只有韓愈奮然不顧時俗,冒著人們的嘲笑侮辱,招收後輩學生,寫作《師說》,就嚴正不屈地當起老師來。世人果然都感到驚怪,相聚咒罵,對他指指點點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編造謠言來攻擊他。
韓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聲.他住在長安.煮飯都來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東奔去。像這樣的情況有好幾次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柳宗元謫居永州時,中唐古文運動正在蓬勃開展,他以卓越的創作實踐和豐富的理論建樹為運動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而成為這壹運動的實際領導者之壹。元和八年(813年),韋中立寫信向柳宗元求教文論之道,他就寫了這封著名的論文書。
韋中立在元和十四年(819)進士。未中進士時,曾寫信要求拜柳宗元為師,並不辭道遠,從長安到永州去拜訪求教。後來柳宗元不斷地對他進行幫助。這封回信談了兩個問題,壹個是論師道,壹個是論寫作。它是柳宗元文學理論的代表作,在我國文學理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