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意思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的人。接下來分享梁上君子文言文及翻譯。
梁上君子文言文原文
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誌乃嘆曰:“寧為刑罪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壹縣無復盜竊。
梁上君子文言文翻譯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執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景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裏,躲在房梁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壹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註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開導他說:“看妳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妳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梁上君子出處
梁上君子出自《後漢書·陳寔傳》。《後漢書》是壹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範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誌(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195年的史事。《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後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雲人物。其後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