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中庸是什麽意思

中庸是什麽意思

[編輯本段]詞:中庸

拼 音 zhōngyōng

英 文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詞 性 名詞,形容詞,

褒 貶 中性詞

近義詞 不偏不倚

反義詞 厚此薄彼、偏聽偏信.

釋 義 [名詞]儒家的壹種主張,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中庸之道。[形容詞]指德才平凡:中庸之才。

[編輯本段]古籍《中庸》

英 文alleged to be written by Zi Si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s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Four Books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壹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壹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並非儒生,而是卒於宋真宗乾興元年的方外之士——釋智圓。智圓之後,司馬光則是宋儒中論中庸較早的壹個。後來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註》,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惡的本性,從臨界點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惡。

[編輯本段]關於《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壹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壹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編輯本段]中庸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壹。通常人們講天人合壹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壹,更忽視了天人合壹的真實含義。天人合壹的真實含義是合壹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壹。這才是《中庸》天人合壹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壹。天人合壹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壹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壹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壹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