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裏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於是馬上停止唱歌,靜悄悄地站立在樹旁。
賞析
這首詩的第壹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壹個高潮。壹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於遏行雲,“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壹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忽然”發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註目鳴蟬的瞬間神態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壹剎那間的表現,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這是壹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註。“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樸無華,十分本色。至於下壹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壹種“真性情”。詩人曾經說過“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諱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壹再強調的“真性情”。
擴展閱讀:袁枚人物生平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
乾隆四年(1739),24歲的袁枚參加朝廷科考,二甲第五名中進士,朝考得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相助,選中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調做官,曾任沭陽(1743年-1745年)、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
乾隆十四年(1749),父親去世,袁枚辭官養母,在江寧(今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
乾隆三十八年(1773)詔求遺書,將所藏書傳抄罕見者皆獻於清廷,並作有《散書記》以紀。藏書印有“道素之門”、“百石山房”、“華裏神仙”、“錢塘蘇小是鄉親”、“此間樂”、“子才壹閱”、“隨園珍藏圖書”、“小倉山房藏書之印”等。
乾隆五十三年(1788),73歲的袁枚,受沭陽知名人士呂嶧亭的邀請,又到沭陽作客,沭陽各界,壹部分人曾趨前30裏迎接。袁枚面對如此擁戴他的民眾,寫下了情意真摯的《重到沭陽圖記》。袁枚在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說:“視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則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愛民,民愛官,此真不失為壹方父母官的範例。
嘉慶二年十壹月十七日(1798年1月3日),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
擴展閱讀:個人生活之山林之樂
袁枚年輕時就喜歡追求山林之樂,但由於遵循“父母在,不遠遊”的信條,壹直到他67歲服喪完畢後,才開始了盡情遊歷山水的旅行。這壹年,他遊歷了天臺山、雁蕩山、黃龍山等名山。68歲時,袁枚遊歷了黃山。69歲,他跑得更遠,正月出發,臘月底才回家,從江西廬山壹路遊玩到了廣東羅浮山、丹霞山,又到了廣西桂林,之後經永州回返,順路遊衡山。71歲去武夷山,73歲遊江蘇沭陽,77歲二遊天臺山,79歲三遊天臺山,80歲又出遊吳越之間,即便是81歲還出遊吳江……要知道,舊時交通不便,以袁枚這麽大的年紀,能夠承受舟車勞頓、跋山涉水之苦而興致不減,如此頻繁、長時間的出遊,其身體狀況之佳、精力之矍鑠可見壹斑,難怪當時便有人稱贊他“八十精神勝少年,登山足健踏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