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壹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壹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壹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選自《戰國策·齊策》
譯文
楚國有個祭祀的人,賞給門客壹壺酒。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壹起喝這壺酒不夠,壹個人喝它才差不多。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
壹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他還沒有(把腳)畫完,另壹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妳怎能為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那壺酒。
註釋
1.祠(cí):祭祀。周代貴族壹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個季度祭祀都有專門的稱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員。
2.舍人:門客,手下辦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謂:互相商議。
5.請畫地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地:在地面上畫(畫的過程)。為蛇:畫蛇(畫的結果)。
6.引酒且飲之: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引:拿,舉。
7.蛇固無足:蛇本來就沒有腳。固:本來,原來。
8.子:對人的尊稱,您;妳。
9.安能:怎能;哪能。
10.為:給;替
11.遂:於是;就。
12.賜:賞給,古代上給下,長輩給晚輩送東西叫賜。
13.為之足:給它畫上腳。
14.終:最終、最後。
15.引:拿起。
16.且:將要。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腳。
20.亡:丟失,失去。
21.為:給,替。
22.乃左手持卮:卻,表示轉折
23.奪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飲其酒:那,指示代詞
25.終亡其酒:那,指示代詞
《戰國策》簡介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壹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註,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註。吳原師道作《校註》,近代人金正煒有《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