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學通社老師都以鼓勵的方式挖掘學通社記者的潛力,表揚他們的每壹點進步。每壹位小記者進入學通社,指導老師上的第壹課不是采訪、寫稿,而是對每個孩子的鼓勵。
安頓是學通社第壹屆記者,現《北京青年報》記者,中國首部情感傾訴著作《絕對隱私》作者。說到學通社對她的影響,安頓說: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把第壹篇習作交到輔導老師手中時的情景。那是壹個冬天的午後,負責學通社的張延平老師騎著自行車來我們學校,我站在大鐵門邊上看著他壹點點靠近,心情也因此壹點點緊張起來。我還記得自己當時曾經那麽‘不懂事'地要求他站在路邊把我的稿子看完,當他的目光剛剛離開稿紙時,我馬上就直截了當地問‘能不能發表';我還記得他說的話:‘妳寫得比我想象得要好,我會盡力的,妳放心去上課吧'。壹個星期以後,安頓的稿子發表在當時還只有四個版面的《北京青年報》跨世紀版上,細心的老師因為怕她找不到報紙而給壹個14歲的孩子鄭重地寄來了樣報。20年後,張延平老師已經是北京青年報社的社長,安頓在北青報也工作了將近10年。對於年少時在學通社感受到的鼓勵,安頓說:當年學通社的老師們,也許就是最終影響我、讓我選擇記者作為職業的那些深藏在記憶中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