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日饗士卒(饗,xiǎng,用酒食款待)
鯫(鯫,zōu,短小,淺陋) 生說(讀“稅”勸告,勸誡)我曰
戮(戮,lù聯合,壹同) 力瞋(瞋,chēn發怒時睜大眼睛) 目
目眥(眥,zì眼角)盡裂 按劍而跽(跽,jì,挺直上身,兩腿跪著)
彘(彘,zhì,豬)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閡、嫌怨)
因擊沛公於坐(坐通座,座位)
3、詞性活用
A名詞用作動詞
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
範增數目項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勝(用刀割刺)
道芷陽間行(取道)
沛公欲王關中(稱王)
B名詞用狀語
於是項伯復夜去(連夜)
吾得兄事之(象對待兄長那樣)
日夜望將軍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樣)
頭發上指(向上)
C動詞使動用法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
從百余騎(使……跟從)
D形容詞用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4、古今異義
沛公居山東時(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指山東省)
約為婚姻(婚姻 古義:由婚姻關系而形成的親戚 今義:由結婚而形成的夫妻關系)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 古義:不同壹般的事 今義:副詞,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斷句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亞父者,範增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此亡秦之續耳。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2)倒裝句
具告以事(介詞結構後置)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介詞結構後置)
得復見將軍於此(介詞結構後置)
籍何以至此(疑問代詞作賓詞前置)
大王來何操(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3)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表示)
(4)省略句
為擊(省介詞賓語“之”) 破沛公軍
加彘肩(省略狀語“於盾”) 上
(5)固定結構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無所……”,“即……沒有被……,……沒有被……”其中“無所”還可以換作“有所”。)
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比較……哪壹個……”)
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為什麽……呢”,“為”是語氣詞。)
7、難句解析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劉邦自謙的稱呼,“戮”是聯合,壹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黃河北岸、黃河南岸。全句譯為:沛公第二天壹早就帶著百多個騎兵來拜見項王,到達鴻門,賠不是說“臣仆跟將軍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將軍在黃河北岸作戰,臣仆在黃河南岸作戰。”
2、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候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置”,放棄。“車騎”指戰車。“道”用作動詞,取道。“間”可譯作從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譯為:劉邦就丟下他的車馬與隨從人員,獨自騎馬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拿著劍及盾牌,快步離去。從驪山下,經過芷陽抄小路逃走。
3、臣請入,與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項莊,兩種說法都成立。壹般取前說,即“與沛公同命。”。全句譯為:我請求進去,跟沛公同命運。
4、亞父受玉鬥,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撞”在現代漢語中是“運動著的物體跟別的物體猛然碰上”,在這句中“撞”作擊刺講。全句譯為:亞父接了玉鬥,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擊破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