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的故事: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救援。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此,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返回國都,但是路經桂陵要隘時,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壹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壹計。圍魏救趙這壹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
故事背景: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迫使衛國屈服於它。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後改向親附趙國,魏惠王不由十分惱火,於是 決定派龐涓討伐趙國。 不到壹年時間,龐涓便攻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
邯鄲危在旦夕。趙國國君趙成侯壹面竭力固守,壹面派人火速奔往齊國求救(此時,趙國與齊國結盟)。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以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出計,要軍中最不會打仗的齊城、高唐佯攻魏國的軍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軍。而大軍卻繞道直插大梁。孫臏得到齊威王的贊賞。
:圍魏救趙,讀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處:《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例句:
1、“圍魏救趙”的故事,我小學二年級時便知曉了。
2、只有善於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裏,以圍魏救趙的計策打敗敵人。
3、李向陽采取圍魏救趙的辦法,三進山城,敵人被打得心驚肉跳,不得不撤回進攻根據地的部隊。
4、運動戰可實行避強打弱,圍魏救趙等戰術。
5、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圍魏救趙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