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後現代主義名詞解釋 [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之批評]

後現代主義名詞解釋 [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之批評]

摘 要: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即批評修辭或意識形態修辭批評,是修辭批評的壹種形式,主要研究並揭示語言中那些常常含而不露、不易察覺的意識形態意義,揭示權力階層如何運用語言來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以維護自身利益和現存的社會結構,維護現存權力控制的狀態。本文在探討權力、意識形態與修辭批評、批評與修辭批評、文學批評與修辭批評等概念與關系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的產生背景、語言觀、批評目標、理論源泉和批評過程等,並針對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本身進行了反批評。

關鍵詞: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權力;意識形態;反批評

20世紀早期,歐洲和美國的哲學家、語言學家、傳播理論家、歷史學家以及文學批評家圍繞著語言、文化、意識形態與權力之間的關系問題開展了壹場聲勢浩大的國際學術運動,這場運動。在巴赫金、博克、福柯等眾多學者的推動下,西方修辭批評發生了意識形態研究的轉變。如今,修辭批評與修辭理論交織在壹起,成為西方修辭理論與實踐之間壹個相當重要、不可或缺的領域,取得豐富的成果。然而,我國對於西方修辭批評,尤其是當代的修辭批評幾乎還是空白點[1](P.104),雖然壹批學者作了有益的引進和探討,但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均遠遠不夠。基於此,本文擬重點對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壹、權力、意識形態與修辭批評

對西方修辭學的歷史考察,不難發現,以勸說為根本目的西方修辭學,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與權力緊密聯系在了壹起。修辭與權力的關系貫穿西方修辭的發展過程,修辭與政治學和社會的權力分配就有著重大的關系。正如壹些學者所言,“修辭學探索修辭藝術是否給修辭實踐者帶來權力, 由此而追蹤權力的根源是什麽, 權力的真正本質又是什麽。除此之外, 還探索如果社會的壹部分缺乏修辭知識或沒有進行修辭實踐的能力, 這壹部分人有沒有喪失通向權力的途徑等問題”[2](P.24)。

1. 權力。修辭批評領域的“權力”不是狹義的政治權力,而是廣義意義上由修辭行為、修辭符號體現的、在日常交際中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由於社會活動參與者的社會身份、社會地位不同,其話語的分量也不盡相同,換言之,社會活動參與者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時候,相互之間的權力關系是不平衡的。在法國思想家福柯看來,權力並不是社會結構中固定的、可以預見的因素,也不是通過社會結構和制度強加的東西,而是與策略話語或話語方式以及我們參與其中的話語系統緊密相關的流動概念。在他看來,權力的分配是壹個思想和表達思想的話語交鋒的瞬間誰取勝的問題,權力與知識和話語緊密結合,作為壹種技巧在社會階層中發生作用。權利形成知識、產生話語、構成社會,也構成主體[3](P.117-119)。

2. 意識形態。修辭批評中的“意識形態”由於內涵不斷變化且日趨復雜寬泛,至今學術界尚無普遍公認的圓滿界說。美國著名修辭批評家索尼婭·福斯認為,意識形態指的是決定壹個群體如何解釋世界上某個或某些方面問題的思想理念,這些思想理念反映了該群體對於社會、經濟、政治或文化利益的根本觀點。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是那些具有評價性質的思想理念,即可能招來不同評價判斷的那些思想理念。意識形態修辭批評強調的是透過修辭話語符號發現其背後的理想觀念、價值觀以及其中暗示的假設。[4](P.209)

歐珀特和格靈把意識形態看做壹個體系,認為“意識形態系統即人們對全部自身經歷進行解釋並賦之於意義的壹套綜合方法”[5](P.10)。之所以作為體系來看,因為其中包含了人們對自身需求、各種關系和日常經歷的所有解釋。

3. 批評與修辭批評。作為專業術語,“批評”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不同分支中含義不盡相同,至少具有以下***同特征:(1)批評不是非專業的、普通意義上的吹毛求疵,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還可以是中性的;(2)批評行為揭示的內容壹般較為隱晦,不易發覺;(3)批評是主觀的評判,但批評家個體或群體均試圖更加客觀、公正、有效。修辭批評是由“修辭”與“批評”復合而成。現代西方修辭批評的創立者維切恩斯將其定義為“對演說者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聽眾的方法所作的分析和評價”[6](P.6)。西方修辭學泰鬥博克則認為,“修辭批評考察的是想象性作品並將其作為對情景中所產生問題的策略而獨具風格的應答來分析”[7](P.2)。當代著名修辭理論家福斯則說,“修辭批評人們用來理解自身對於各種符號做出反應,並創造自身符號表達自身反應的日常活動”[4](P.xi)。簡單而言,修辭批評是運用修辭理論,對語篇為代表的象征性行為的展現方式進行全面深入分析,以增強修辭意識、促進成功交流的批評活動[8](P.40)

4. 修辭批評和文學批評。文學批評是以壹定的理論和方法,對以文學作品為中心的各種文學現象進行研究和評價的文學活動。文學批評是文學活動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與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壹樣,都是富有創造性的文學產品的主要形式之壹。雖然在伊格爾頓看來,修辭批評是文學批評的古老形式,在某種意義上說,修辭批評和文學批評可以相互包容,融入某種形式的文化批評[9](P.604),我們認為,兩者仍然存在不少區別:(1)從研究內容和側重點來看,文學批評專註於評價包含在文學語境中的智慧、美醜和真理,體會文學作品帶來的審美體驗;而修辭批評則註重評價修辭話語的建構策略和勸說效果,註重於發現和欣賞說寫著在語言中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勸說和論辯效果。(2)從研究對象和目的看,文學批評主要以小說、戲劇、詩歌等文學作品為研究對象,力圖對這些作品進行美學審視,從中尋找永恒的價值,而修辭批評研究的對象是整個社會的話語實踐,努力探尋說寫著與聽讀者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發現最有效、最得體的申辯、勸說和論爭方式,揭示話語的交際效果,幫助人們解讀人類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文本和象征行為,更好地運用符號增進人類的理解。

二、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的內涵

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又稱為“批評修辭”或“意識形態修辭批評”,是修辭批評的壹種形式,主要研究並揭示語言中那些常常含而不露、不易察覺的意識形態意義,揭示權力階層如何運用語言來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以維護自身利益和現存的社會結構,維護現存權力控制的狀態。後現代主義修辭批評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對修辭學理論與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當代修辭批評的關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