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裏最為閃亮的句子是:“它們長在壹起,就是壹個群體,為了壹縷陽光,為了壹滴雨滴,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於是它們棵棵可能成為棟梁。”這看似簡單的話語卻是文本的價值核心所在。在斷句中讀出壹種“奮力”的激情、壹種“向上”的力量,,壹種“生長”的活力。這是幅畫啊,壹幅“奮力向上生長”的生命圖景,這就是課題“生命的林子”意象之所在。道理是抽象的,而道理之載體“生命的林子”是具體的。記住這片蓬勃的林子,不會忘記這片郁郁蔥蔥的“生命的林子”。這片“生命的林子”理解了,玄奘為什麽留下的原因也就會明白,課文所揭示的道理也才有了根。
--------------------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生命的林子》壹課。《生命的林子》這篇文章講的是壹代名僧-----玄奘的故事,他在剛剃度的時候,在香火鼎盛的名寺-----法門寺修行。他覺得自己雖青燈黃卷苦苦習經多年,卻不如寺中的壹些僧人,這時有人勸他到山野小寺閱讀經書,歸來後便能出人頭地,他認為有道理,便決定離開。當他向方丈辭行時,方丈帶他到山上觀看了兩種樹林子,並給他講了壹番道理,使他立即醒悟過來,安心在法門寺修行,終於成為壹代名僧。
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成才的人,何曾不想玄奘那樣呢?“這些樹木就象蕓蕓眾生啊,它們長在壹起,就是壹個群體,為了每壹縷陽光,為了每壹滴雨露,它們都在奮力的向上生長,於是它們都成了棟梁;而那些遠離群體的零零星星的三兩棵松樹,在灌木從中鶴立雞群,不愁沒有陽光、雨露,沒有樹和它們競爭,所以,它們就成了薪柴。
壹個人的成才,必定在壹個競爭的群體中通過努力而取得成功。因為,競爭可以使人奮發向上,不會被眼前的成功所迷惑而感到滿足,這裏的競爭是每壹個人都在努力奮鬥。今天妳也許有了壹定的成就,可明天就會有人超過妳,所以妳必須不斷的努力向前沖,不讓別人超過妳。與此相反,妳處在壹個沒有競爭的群體裏,除了妳還是妳,什麽好事都落在妳的頭上,沒有人和妳競爭,長此以往,雖然沒有人超過妳,但是妳再也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總會有壹天,妳會被飛速發展的社會淘汰。
競爭在整個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壹個人,壹個民族,乃至壹個國家,要想在世間存在,要想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正確的看待自己,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