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question/19979961/answer/135540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到1996年黃金壹代時,世界比較習慣第壹時間刷出科比納什雷·阿倫艾佛森坎比馬布裏。相比而言,本·華萊士(沒參加選秀)、丹皮爾和他,佩賈,會稍微慢壹拍。大概因為……他是歐洲人,自帶“他們哪年被選哪年真的從歐洲過來的,我們也弄不清楚啦”這種模糊屬性?
關於他的記憶,大多集中在2006年之前,傳說中的“那支國王隊”。他在步行者的短短半年,在黃蜂擔當保羅、韋斯特之後第三號得分手故事,都常被自動忽略掉。實際上,上季他加入小牛時,就像空曠的場地,壹記三分球穿網而過,可是只引發“刷”的壹聲,沒有喝彩。因為,“那支國王”,連同曾經圍觀他們的觀眾已經離去了。迪瓦茨,韋伯,克裏斯蒂,白巧克力。剩下他和畢比。現在,還剩畢比。紙面上的故事:1977年生於南斯拉夫,在炮火聲中學會投三分。16歲成為職業球員,隨即去到希臘。1996年被國王隊選中時他不過19歲。1998年他來到國王隊時剛成為希臘聯賽的MVP。同壹個夏天,韋伯從華盛頓趕來,阿德爾曼執起國王帥印。這最重要的三個人,是同壹年到達的。當然,那時汲取世界鏡頭的是韋伯,是阿德爾曼。1998-2000,國王還沒步入強隊行列,但韋伯和迪瓦茨已經拿著阿德爾曼的體系,組成了指揮若定雙子塔,成了聯盟最華麗的球隊。 而從2000年開始,佩賈才真正算是加入這支部隊。如今要剪壹盤他的生涯集錦,很容易就變成各類遠射:各種角度、各種距離,壹望而知的半側身投籃。不妨說,他是國王隊普林斯頓體系的最大受益者。在黃蜂,哪怕有保羅的傳球,他也沒有國王那麽遊走自如。但是,他的任務,並非任壹個射手就能做好的……他的狡猾、聰明、移動、大局觀、空切和隨機應變,都很容易被忽視。因為他做壹切都顯得毫不著力舉重若輕。實際上,韋伯高位壹傳開始,他切出遠射結束,幾乎可以當作那時代國王的縮影。那些時光,在南斯拉夫變亂頻仍的過程中,與迪瓦茨壹樣,他依然堅持代表國家隊出戰。2001年跟隨塞黑拿下歐洲冠軍,2002年,世錦賽冠軍,並與吉諾比利、諾維茨基、姚明們壹起,入選第壹陣容。巴爾幹半島有許多傳說級的人物,與波迪羅加、庫科奇、彼得洛維奇這些傳說相比,他並不算顯赫。但論到紮紮實實的NBA成就,他沒有米利西奇2004年那枚當人肉雪茄拿到的冠軍,也沒有庫科奇的三枚戒指。但是:2003-04季,他拿下了其他巴爾幹半島人都沒做到的事:全季81次出場,場均24.2分、48%命中率、43%三分率、93%罰球率,全季投中240個三分球領銜聯盟,第三次出戰全明星。在得分榜上,場均24.2分,僅次於麥蒂,天下第二。當年常規賽MVP評選中,他的票數排行第四。聯盟第二陣容。實際上……如果2000-01季不是麥蒂在魔術夭矯如龍的發揮,他本該拿下年度最快進步球員。 但這不是他最大的被忽視段落。
每次回憶起“那支國王”,壹切回憶總會凝聚到克裏斯·韋伯身上:史上傳球技藝最好的內線之壹,最秀雅從容的大前鋒。1998年來到代表著國王時代的開始,2005年離去代表著“那支國王”的結束。但若去掉象征色彩,韋伯在國王巔峰那三季——2002-04——缺陣多到了102場。2003-04季,那支常規賽55勝,和森林狼拼到第七場的國王,幾乎可以說是佩賈帶隊撐下。投籃,跑動,傳球,籃板,持球單打,當箭在弦上時,他把壹切武器壹股腦都拋了出來。實際上,他是“那支國王”裏得分最多的球員(9498分)。迪瓦茨是那支國王的更衣室老管家,韋伯是那支國王的標桿與旗幟,而他卻沈默著,為那支國王隊開疆拓土,積累了最多的數據——那些不會在集錦和傳記片裏被討論的數據。同樣的,2002年那支世界冠軍塞爾維亞隊,他是隊上首席得分手——這點也很少被人論及。
這就是他的命運。在巴爾幹半島,迪瓦茨是更顯赫的民族英雄;在國王,韋伯是更華麗倜儻的君王。他準確、聰明、壹絲不茍的射進每壹個三分球,是那支國王體系裏最可靠、最勤懇的進攻終端,但最後,他總是那個在老大陰影裏靜靜佇立的二把手。
好在,最後,2011年夏天,命運給了他壹點回饋。他終於看著湖人倒下,報了2002年壹箭之仇。他不小心踩著前隊友畢比的夢想,跟著達拉斯小牛拿到了自己的第壹個總冠軍——好像這是壹種微妙的諷刺:巴爾幹半島的天才總是沒法作為王牌名正言順的在美國拿冠軍,可是坐在板凳上,像米利西奇,像武賈西奇,像2011年的佩賈壹樣,自有戒指會從雲端落到妳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