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電影《生化危機》,只有越看到最後,越失望。
看這部劇的時候,如果有長輩在場,還是會有壹點尷尬,因為這部劇的臺詞特點是,特別汙。如果他們在場,可能會說,臺詞怎麽會這樣,怪怪的,好奇葩,妳為什麽會喜歡呢?喜歡這部劇的人可不只我壹人,還有千千萬萬位粉絲,至於為何會受年輕人的歡迎,我想是以下三個原因吧:
壹、學英語,看"汙段子"能避免踩坑
很多人喜歡看《老友記》,並以此劇來學習英文,可是人都是喜新厭舊的,所以自然會選擇其他的美劇或英劇來繼續學習。
有學過英文的朋友就知道,英文裏,有壹些俚語,相當於我們的壹些成語或歇後語,妳不學的話,有時候真正接觸的外國人講地道英語的,人家壹說俚語,妳反而聽不懂。
比如Cheese me off。妳以為是有關奶酪的嗎?錯,當這句短語在句子中出現時,是讓我感到惱火的意思。
比如a piece of cake。妳以為是指壹塊蛋糕嗎?字面意思是壹塊蛋糕,但有時候結合上下文,它是指某件事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相當於我們的成語:小菜壹碟,或是指輕而易舉。
再比如chasing rainbow。好像講的是追逐彩虹對嗎?又錯,人怎麽可能追逐到彩虹呢,所以這個短語的實際意思,是指某個人是癡人說夢,做壹些很脫離實際的事情。
如果妳想認真學英文,倒真是得看壹些汙的段子,不是為了要去學怎麽講,而是為了在別人調侃妳的時候,妳別以為他是在誇妳,所以看這部劇,可以繞開很多坑,當然是指如果妳記得住的話,記不住,看了也等於白看。
二、"汙"是假汙,主角和配角都沒有真的幹壞事
主演是麥克斯和卡洛琳。麥克斯在第壹季時講話就特別汙,但她這種汙,其實是壹種自保,就像她跟卡洛琳同成為同事之後,對她說的:妳不要微笑,妳壹旦微笑,我就得跟著微笑,提高服務質量。妳壹微笑、而我不微笑,顯得我沒有把工作做好似的。
我是這麽理解的,在那個地方,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餐廳,根本不是什麽高檔場所,出入那裏的人,也是身處底層的,或奇葩人士居多,妳壹旦以特別高的標準去服務他們,下次妳就要吃苦頭。
因為顧客不會是省油的燈,下次來,反而會故意找茬。遇到壹些很難伺候的顧客,用汙段子讓他們適可而止,知難而退,也是麥克斯的壹種生活智慧。
這種智慧,她的爹媽並沒有教她,畢竟她沒見過親爹,也沒怎麽看到她親媽,這些都是她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後,得出來的真知灼見。
她的胸器很有殺傷力,自保放在展現魅力之前,所以她的毒舌,有時候是可以理解的。
三、人生實苦,看喜劇就要看真正搞笑的
縱觀整部劇,很多人過得挺慘,像廚子奧列格,他是挺窮的。他的汙段子最多,分分鐘把人帶歪,但是他沒有犯罪前科,如果他真正要想要泡壹個妞,他會真正用心的去泡,讓對方心甘情願的跟他,就像他追蘇菲壹樣。
卡洛琳也挺慘,她的臺詞,汙的很少,金發的她,代表著壹種很正面的能量。從富家千金到跌落生活底層,人脈全部斷掉。以前什麽都有,傭人壹大堆,現在什麽都沒有,連住處都是麥克斯提供的。
她的燦爛笑容和樂觀精神十分感染人,所以這部劇之中,我是挺欣賞她的。
還有麥克斯,在遇見卡洛琳之前,壹直是得過且過的狀態,她不考慮未來,因為她的潛意識裏,覺得自己沒有未來。但是,後來她也變成了有誌向的人了,最終在劇終時,收獲了幸福,真的挺為她高興的。
還有韓裔的餐廳老板憨,也是特別可愛的壹個人,他也想汙的,打扮老土、外形不出眾的他,情感經歷就單純得像壹張白紙,29歲的人了,接到媽媽的電話差點嚇尿了。
還有黑人收銀員厄爾,他是年輕時放縱過的人。老了放縱不動了,乖乖在餐廳裏當收銀員。
但是他非常真性情,就像有壹次他心臟病發,麥克斯問他,妳從什麽時候開始,有心臟不舒服的感覺?他直言,從看到蘇菲進來的那壹刻。
因為那天蘇菲壹出場,就特別性感。
所以《破產姐妹》這部劇,表面是汙,但其實能從中學到東西,不是說這樣東西可作模仿之用,而是可以讓我們繞開異國語言的坑,去規避這些到時候講英文時的壹些風險。
也讓我們學會,人生總有挫折,笑著面對,總好過哭著硬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