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世界十大最可怕的蛇排行榜有哪些?

世界十大最可怕的蛇排行榜有哪些?

十大已滅絕的蛇,節胸蜈蚣、泰坦巨蟒、沃那比蛇,天蛇、巨蛇、非洲巨蟒、印度古裂口蛇、深海巨怪大海蛇、中華眼鏡蛇、澳大利亞巨蟒。

1、節胸蜈蚣

又稱節胸蜈蚣屬,是史前的?倍足綱動物,即現今蜈蚣及馬陸的遠古親屬。雖然名叫節胸蜈蚣,但是實際上比起蜈蚣節胸屬與馬陸的親緣關系較近(節胸屬擁有30節體節,足的對數與體節的比例為 8:6 ,和部分現存的馬陸相同)。

2、泰坦巨蟒

泰坦蟒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他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壹些大型烏龜。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

3、沃那比蛇

又名沃納姆比蛇,屬於已滅絕的巨蛇科。這種蛇體長估計在5-6米,主要生活在澳洲,是地球上最後生存的壹種遠古巨蛇,約5萬年前滅絕。網上有文章稱它能捕食鯊魚、恐龍,但據化石研究,沃那比蛇應該是屬於埋伏在水邊偷襲袋鼠之類較小型的動物。

撫仙湖蟲有著的神經系統比較古老,延伸到頭部,這種蟲子是壹種古老的節肢動物,在中國雲南被發現了,有可能是現代龍蝦螃蟹等等的祖先。

4、天蛇

天蛇是壹種頂級掠食者,生活在中新世紀,體長在6米左右,20到30厘米粗,是澳大利亞已經滅絕的巨蛇。因為它長得有幾分像巨蜥,所以有專家學者認為它是巨蜥像蛇演化的證據。

目前天蛇出土的化石,難得包含了完整的頭顱骨和鄂骨,給科研學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而且都在澳大利亞昆士蘭西北部裏弗斯利發現。

5、巨蛇

在遠古神話、探險故事、都市傳說之中,巨蛇常常作為強大而神秘的boss存在。而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巨蛇科的其它動物早在5500萬年前就已經消失了,只有沃那比蛇生存到最後,壹直到5萬年前才消失。

6、非洲巨蟒

非洲巨蟒(Gigantophis ),也是屬於巨蛇科成員。目前只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現了少量脊椎骨化石,大約生存在4000萬年前,體長可達9—10.7米,體重半噸左右。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但這種蛇真的會吞象,不過是原始象類的始祖象和古乳齒象,當然也是未成年那種。成年的古乳齒象有2-3米那麽高,始祖象也要3米長,非洲巨蟒應該難以下手。

7、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屬於巨蛇科成員,歷史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時期。其化石最早被發現於印度西北部,化石裏包含纏繞這恐龍的蛋及幼體,這也是首次發現蛇吃恐龍的證據。據科學家推測,印度古裂口蛇體長3.5長,通常潛伏在恐龍巢穴周圍,等小恐龍破殼出來後對其絞殺。

8、深海巨怪大海蛇

那種深水水域的海蛇而言,它們就可以完成長時間的深潛,海蛇大多數是群居生活的,因而針對海蛇的采捕較為簡單,海蛇對獵物的選擇依據它們種類差異的特征而定。看來大海蛇早已滅絕或者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現實生活中的海裏,只能發現普通的海蛇。

9、中華眼鏡蛇

體型中等偏大,成體全長1.5~2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頸背有眼鏡狀斑紋(雙圈或其各種飾變),通身有白色細環紋,年幼個體尤其明顯,而年老個體則模糊不顯。食性廣泛,蛙、蛇為主,鳥、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鰍、 鱔魚及其他小魚等。每年5月前後出蟄,11月進入冬眠。

冬季即將來臨,蛇類出來覓食增加營養為冬眠作準備。所以它們的活動比較頻繁。廣大市民在戶外鍛煉、踏秋、遊玩時,千萬要註意安全,這貨咬傷了妳,輕者截肢,重者丟掉性命。特別是孩子、老人更加註意不要到水塘附近、草叢中遊玩。如果發現了更加不要傷害它,因為它是瀕臨滅絕動物。

10、澳大利亞巨蟒

生活在上新世時期,這種龐大的蟒蛇缺少現代蛇靈活的下頜,考古學家指出,這種蟒蛇位於蜥蜴和現代蛇的進化狀態之間。澳大利亞巨蟒沒有毒,其體長可生長至4.5米,其內彎牙齒沒有尖牙,能夠有效抑制獵物。科學推測認為,它們於4萬年前滅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