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什麽是絕對忠誠?

什麽是絕對忠誠?

忠誠的人是高尚的人,忠誠是立身之本,是壹種義務。忠誠面前沒有條件,忠誠比金子更可貴,忠誠勝於能力。忠誠的人是高尚的人

忠誠於自己的工作。忠誠於公司,忠誠於自己的領導,這是壹個員工的高尚品德。

在老板的眼中,忠誠比才能重要10倍甚至100倍。所以,許多老板寧要壹個才能壹般,但是忠誠度高、可以信賴的員工,也不願意接受壹個極富才華和能力,但卻總在打自己小算盤的人。

許多員工認為:老板不在的時候正是可以放松的時候。每天緊繃著的神經似乎要爆了,老板出去參加什麽會議了,或是出國考察、談判項目去了,自己可以趁機放松壹下了。

暫時的放松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原諒,但是如果認為這是最好的偷懶時機。那絕對是壹個錯誤。妳有沒有想過。老板在與不在,對於自己而言,對於自己的工作而言,其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

如果妳認為工作只是做給老板看的,拼命工作僅僅是為了拿壹份屬於自己的工資,那無論是朝九晚五還是三班倒,對妳來說都無所謂。因為妳沒有更高的追求,僅僅為了掙錢,為了養家糊口而已。這樣的員工永遠也不會成為壹名優秀的員工。

但是,即便如此,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哪怕妳身懷絕技,妳也還是需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只有真正做出成績來,才能獲得老板的信任和重托,才能使妳的工作穩定,飯碗有保障,進而爭取多拿壹點獎金或提壹級工資。

忠誠是壹個人的高尚品格,也是壹個員工的基本道德。壹個員工對公司是否忠誠,在老板不在的時候最能體現出來。

忠誠也是做人之本。老板不在,妳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可以投機取,芎;可以壹如既往地維護公司的利益,也可以趁機謀私利。但是別忘了,老板可能二時間難以發現,那並非意味著老板永遠也不會發現。

壹個優秀的員工此時更應該時刻保持應有的忠誠,決不可因小失大,因為壹時的疏忽而迷失。

當老板評價妳的時候說:“不錯!忠誠可靠!”這應該是對壹個員工人格品質的最高的褒獎和最大的肯定,每壹個員工都應以此為榮。

忠誠是立身之本

忠誠建立信任,忠誠建立親密。只有忠誠的人,周圍的人才會信任妳、承認妳、按納妳只有忠誠的人,周圍的人才會接近妳。老板在招聘員工的時候,絕對不肯把壹個不忠誠的人招進去;客戶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也絕對不會願意把錢掏給壹個缺乏忠誠的人;與人***事,也沒有誰願意和壹個不忠誠的人合作;交友,誰都不會選擇不忠誠的朋友;組建家庭,那更是要看對方對自己是否忠誠,對方又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忠誠……總之,人活著,就離不了忠誠。

壹位才華橫溢、持有雙博士學位的人,他先在牛津大學修完了法律課程,又在哈佛大學修完了工商管理課程。而且,他還寫得壹手好文章,在多家報紙上擔任專欄作家,經常到壹些大學裏講授寫作知識,他的口才也相當棒,他的演講頗具煽動性,能夠把數千人的熱情點燃。

這樣的人才。在就業方面應該有很大的選擇余地。

可是,他卻正在為找工作的事發愁。

原來,他的名聲太臭了,幾乎沒有企業願意用他了。而他的名聲之所以臭,是因為缺乏對企業的忠誠。

1993年,他修完了全部博士課程,先是在壹家計算機公司擔任市場總監,工作不到半年,他向競爭對手出賣了公司的市場開發機密。

拿到出賣機密的款項,他跳槽到壹家制藥企業擔任策劃總監。三個月不到,他聽說另壹家制藥企業待遇更好,便以自己掌握有重要的新藥開發資料為誘餌讓那家企業聘用了他。新東家看中的是新藥開發資料,而不是他這個不忠誠的雙料博士,資料到手後,新東家辭退了他,並將他列人永不聘用的“黑名單”中。

好在當時他的名聲還沒有臭很遠,找工作並不難,他很快又進人了壹家電氣公司,新公司聘他做總裁。遺憾的是,這個“人才”更加不珍惜工作機會,他再壹次出賣了老板,還把公司壹批骨幹人員帶走。到哪去呢?自己當老板去了,開了又壹家電氣公司。自己開的公司沒有存活下去,半年不到就關門了,他只得又去打工。

但是,到頭來他才發現:最受打擊的,還是他自己。因為他被貼上了“不忠誠”的標簽,成了壹個不受歡迎的人,被多個行業的企業列人黑名單,幾乎每壹個了解他情況的老板都表示絕對不聘用他。

才華橫溢又怎樣呢?缺了忠誠,誰也看不上妳的才華。持有雙博士學位卻找不到工作,這是多麽悲哀的事情。

在這個任何人都越來越無法脫離組織和團隊的社會上,壹個人沒有忠誠就無法生存。壹個喪失忠誠的人,不僅喪失了機會、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更喪失了立足之本。即使是那些從妳身上獲取好處的人,也會鄙視妳、遠離妳、拋棄妳。

忠誠沒有條件

壹群小孩在公園裏玩打仗的遊戲。壹個小孩被派為哨兵站崗,扮演軍長的小孩命令他不準擅自離開,他便壹直在那兒站著。後來,玩累了的孩子們都回家去了,把他壹個人忘在那兒站崗。天已晚了。站崗的小孩哭了起來。公園管理員循著哭聲跑過來,要他趕快回家。

“我是士兵,我要服從軍長的命令,軍長要我不得擅自離開,我不能走!”孩子說。

公園管理員想了想,站直身子,正色道:“士兵同誌,我是司令員,現在我命令妳回家去。”

小孩聽了,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乍壹聽這個故事有點可笑。但是,我們笑過之後細想壹下:孩子對“軍長”的忠誠,對“士兵”職責的忠誠,以及對“部隊”的忠誠是那樣的執著,不正是現在很多人所缺少的嗎?

忠誠沒有條件。

因為忠誠是壹種與生俱來的義務。妳是壹個國家的公民,妳就有義務忠誠於國家,因為國家給了妳安全和保障;妳是壹個企業的員工,妳就有義務忠誠於企業,因為企業給了妳發展的舞臺;妳是壹個老板的下屬,妳就有義務忠誠於老板,因為老板給了妳就業的機會;妳在壹個團隊中擔任某個角色,妳就有義務忠誠幹團隊,因為團隊給了妳展示才華的空間;妳和搭檔***同完成任務,妳就有義務忠誠於搭檔,因為搭檔給了妳支持和幫助……總之,忠誠不是討價還價,忠誠是妳作為社會角色的基本義務。

忠誠不講回報。

因為真正的忠誠是壹種發自內心的情感。這種情感如同對親人的情感、對戀人的情感那麽真摯。對祖國忠誠,是因為妳熱愛祖國;對企業忠誠,是因為妳熱愛企業;對老飯忠誠,是因為妳對老板心存感恩;對同事忠誠。是因為妳,發自內心信任妳的同事。

事實上,忠誠並不是沒有回報。忠誠的人,能夠得到忠誠的回報,以及其他想得到的東西。凱撒大帝說過:“我忠誠於我的臣民,因我的臣民忠誠於我”。

任何壹樣東西,在擁有時通常都不懂得珍惜,包括工作。當人們在某個組織裏安安穩穩地工作著時,他們常常忽視這份工作於他們自己生存和家人溫飽的重要性,而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計較工作得失和計較回報上面。他們總覺得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總覺得別人更輕松,別人得到的更多。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擁有這份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得到越來越多的回報也是理所當然的。

妳應該記住:企業首先不會給妳什麽,但妳如果給了企業絕對的忠誠,忠誠壹定會回報妳,它包括薪水以及榮譽。忠誠與回報,不壹定是成正比關系,但壹定是同步增長的,忠誠度越高的員工,所創造的價值就越多,所獲取的回報也肯定越多。

忠誠比金子都可貴

在寒冷的阿拉斯加冰原上,居住著壹戶四口之家:壹對夫妻和兩個小男孩。這個家庭中還有另外兩個特殊的成員:兩匹狼。3年前的壹天,男主人發現了兩只嗷嗷待哺並且奄奄壹息的狼崽。它們的母親可能被其他動物咬死,也可能被人類兇殘地射殺,在主人的精心照料下,兩匹狼逐漸融人了這個家庭。雖然它們不像狗那樣討人喜歡。而且隨著身軀的日益強大,反倒讓主人對它們充滿了戒心,並將它們牢牢地拴在了院子裏。3年來,只有兩個男孩子每天都對兩只狼表示著親近和友好。

壹天,這對夫婦到離家幾公裏外的地方去伐木,留在家裏的兩個小男孩不小心弄倒了煤油燈,猛烈的大火開始吞噬木制的房屋。房門已被熱浪擠壓得無法打開,而父母離他們太遠了,兩個小孩兒,眼看將陷身於火海之中。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兩匹狼先是驚恐,而後拼命掙斷繩索。向木制的窗戶壹,頭撞上去,向著火海中的孩子義無反顧地沖了上去,全然不顧煙霧與恐懼,將兩個小孩兒連拉帶拖帶出火海,救到安全的地方。火熄滅了,孩子得救了,兩匹狼卻被燒得很慘,身上的毛幾乎全被燒焦。毫無疑問,狼的忠誠與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刻。

毫無疑問,狼族和人類壹樣講求忠誠守信,壹樣有著深厚情感。而當生死攸關之時,狼所表現的情義與忠誠更遠遠勝於人類。今天,當人類為自己貪得無厭的欲望而背信棄義、舍忠弄奸、同類相殘時,狼在提醒著我們:如此下去,將是人類自我毀滅的開始。

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裏,“忠誠”,也許是壹個不合時宜的詞。當整個世界都在談論著“變化、創新、實惠”時,提倡“忠誠、敬業、服從、信用”之類的話題似乎顯得陳舊落後。然而,社會要獲得健康發展,我們就無法回避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契約,忠誠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必要的。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之壹,從古到今,沒有誰不喜歡忠誠。領導需要他的下屬的忠誠,產品需要忠誠的消費者,每個人都希望有忠誠的朋友。員工忠實於自己的公司,忠實幹自己的老板,與同事們同舟***濟、***赴艱難,將獲得壹種集體的力量,人生就會變得更加飽滿,事業就會變得更有成就,工作就會成為壹種人生享受。相反,那些袁裏不壹、言而無信之人,整天陷入爾虞我詐的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在上下級、同事之間玩弄各種權術和陰謀,即使壹時得以提升,取得壹點成就,但終究不是壹種理想的人生,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自己。

忠誠勝於能力

忠誠勝幹能力!

然而,讓我們感到萬分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以及工作中,忠誠經常被忽視,人們總是片面地強調能力。

的確,戰場上直接打擊敵人的,是能力;商場上直接為公司創造效益的,也是能力。而忠誠,似乎沒有起到直接打擊敵人和創造效益的作用。可能正是因為這壹點,導致人們重能力而輕忠誠。

人力資源考官在招聘新職員時,關註的總是“妳有什麽能力”、“妳能勝任什麽工作”、“妳有什麽特長”之類關於能力方面的問題,而很少關註“妳能融入到我們公司的文化中嗎”、“妳認同我們公司的理念嗎”、“妳如何理解對公司的熱愛”等關於忠誠的問題。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人才”的含義。人才應該分兩種:壹種是社會人才,這種人有能力、有才華,從各種指標上看都是人才;壹種是企業人才,他能夠為所在的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社會人才和企業人才不能簡單地劃等號,如果壹個企業的文化不足以同化壹個從社會上招聘來的人才,這個人才就無法成為“自家人”,他最終不能為企業所用。

主管們在分派任務時,也無意識中犯著類似的錯誤。他過分強調下屬“能夠做什麽”,而忽視了下屬“願意做什麽”。

壹個下屬能力再強,如果他不願意付出,他就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而壹個願意為企業全身心付出的員工,即使能力稍遜壹籌,也能夠創造出最大的價值來。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用B級人才辦A級事情”,“用A級人才卻辦不成B級事情”。壹個人是不是人才固然很關鍵,但最關鍵的還在於這個人才是不是妳真正意義上的“下屬”或“員工”。

單純強調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在我們這個社會裏,不乏具備超強個人能力的人,他們憑著個人能力,可以通過很多公司的招聘審查。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商業報道:某某公司的技術開發人員把公司的技術秘密泄露給了競爭對手;某某公司的戰略策劃人員將公司的市場開發計劃帶到了另壹家公司;某某公司的高層主管跳槽帶走了公司壹大批人才……這些事情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事件的主角能力有余而忠誠不足。正如士兵不忠誠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壹樣,員工不忠誠同樣可能危及企業生存。

當然,忠誠勝於能力,並不是對能力的否定。壹個只有忠誠而無能力的人,是無用之人。忠誠,是要用業績來證明的,而不是口頭上的效忠,而業績又是要靠能力去創造的。比如,壹個天天跪在妳面前表示效忠於妳,卻不能為妳做任何事的“忠誠”者,妳會在意嗎?妳願意因為他“忠誠”而把他供養起來嗎?

許多老板的用人標準主要有兩個:能力和人品。沒有能力,難以勝任具體崗位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員工的個人品質,沒有這個前提和基礎,能力在為公司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可能帶來危害。因此,兩者比較起來,後者對於公司的意義或許更大壹些。

老板不在的時候,其實正是考驗壹個員工是否忠誠的時候。如果壹個員工對公司和老板都是忠誠的,即使能力壹般,也同樣能夠獲得領導的信任;即使偶爾出現工作方面的疏漏和差錯,也能夠得到領導的原諒;如果妳既忠誠又有能力,那妳肯定能夠獲得重用。但是,如果壹個員212,總是趁領導不在的時候偷懶,推卸責任,缺乏對老板和公司的忠誠,則很可能對他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