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亳怎麽讀?

亳怎麽讀?

亳怎麽讀如下:bó

亳,漢語二級字,讀作亳(bó),〔亳州〕地名,在安徽省。

讀史方輿紀要:《禹貢》豫州地。古曰商丘《左傳》:高辛氏子閼伯居商丘。商湯為亳邑地。輿地廣記南京應天府:“谷熟縣,商之南亳,成湯所都也。後漢置谷熟縣,屬梁國。”

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集解皇甫謐曰:“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正義括地誌雲:“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裏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裏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即北亳。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歸德府:亳城在歸德府西北。杜預曰:在蒙縣西北,故湯都也。春秋時宋邑。莊十二年,宋公子禦說以宋萬之亂,奔亳。亦曰薄。《左傳》僖二十壹年,楚執宋襄公以伐宋,冬會於薄以釋之。

哀十四年,桓?請以鞍易薄,宋景公不可,曰:薄,宗邑也。漢置薄縣,屬山陽郡。後漢改屬梁國。晉省。史記正義星衍按:亳有三:壹,湯盟地,曰北亳,今考城;壹,湯始都,曰南亳,今商丘,帝嚳建都於此地,湯居此;壹,湯遷都,曰西亳,今偃師。

水經註·汳水:“汳水又東逕大蒙城北,自古不聞有二蒙,疑即蒙亳也。所謂景薄為北亳矣。椒舉雲:商湯有景亳之命者也。闞骃曰:湯都也。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裏屍鄉亭是也。

皇甫謐以為考之事實,學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湯居亳,與葛為鄰,是即亳與葛比也。湯地七十裏,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寧陵去偃師八百裏,不得童子饋餉而為之耕。今梁國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

古文《仲虺之誥》曰:葛伯仇餉,征自葛始,即孟子之言是也。崔骃曰:湯冢在濟陰薄縣北。《皇覽》曰:薄城北郭東三裏,平地有湯冢。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

漢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卻長鄉按行水災,因行湯冢,在漢屬扶風,今征之回渠亭,有湯池征陌,是也。然不經見,難得而詳。按《秦寧公本紀》雲: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