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俠: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丁家雙俠(丁兆蘭、丁兆蕙)、黑妖狐智化、小俠艾虎、白面判官柳青、小諸葛沈仲元。
五義指的是五鼠,即鉆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
該小說的前二十七回,描寫了包拯的事跡;隨後的四十回,交代了“五鼠”歸附包拯的經過,還有包拯與俠客們舉拔年輕清官、彈劾懲處權奸與貪官的情形;最後五十回,以顏查散巡撫襄陽為中心,由七俠引出王義剪除襄陽王黨羽、打探襄陽王陰謀的故事。
與三俠五義區別
曲園俞氏修訂之《七俠五義》,吾亦曾於圖書館中壹見,於第壹回內刪去真宗醉酒許諾諸多細節,而劇情無大差,惜未細閱陳州巡前後章節,壹憾。故言俞氏於書內刪改(非為增添,此清水謬也)貍貓壹節,大抵不差,有俞氏所作《重編<七俠五義> 傳序》相印證,重編《七俠五義傳》序,重編《七俠五義傳》。
往年潘鄭庵尚書奉諱家居,與余吳下寓廬相距甚近,時相過從。偶與言及今人學問遠不如昔,無論所作詩文,即院本傳奇平話小說,凡出於近時者,皆不如乾嘉以前所出者遠甚。
尚書雲有《三俠五義》壹書,雖近時所出而頗可觀。俞樾得到後閱之,笑曰:“此《龍圖公案》耳,何足辱鄭庵之壹盼乎?”及閱至終篇,見其事跡新奇,筆意酣恣,描寫既細入毫芒,點染又曲中筋節。
又評此書:閑中著色,精神百倍。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說,如此平話小說,方算得天地間另是壹種筆墨。乃嘆鄭庵尚書欣賞之不虛也,惟其第壹回,敘貍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白家老嫗之談,未足入黃車使者之錄。余因為別撰壹回,援據史傳,訂正俗說,改頭換面,耳目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