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舉幾個經過曲折最後成功的事跡

舉幾個經過曲折最後成功的事跡

美國奧運英雄:威爾瑪·魯道夫

盡管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痹癥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痹,壹只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壹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11歲那壹年,她第壹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

脫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壹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壹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意大利人譽為“黑羚羊”。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壹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壹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黑羚羊”魏瑪?魯道夫

魏瑪?魯道夫是壹個頑強奮鬥、戰勝命運的美國女子田徑運動員。她1940年6月23日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壹個貧苦的黑人家庭,她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染上兩次肺炎和壹次猩紅熱之後就臥床不起了,差點喪命,4歲時又患上了小兒麻痹癥,走路壹瘸壹拐,必須要靠支架來支撐。魯道夫的毅力相當驚人,在家人的幫助下,她經過7年的艱苦努力,通過康復訓練和家人的按摩已經恢復到可以正常走路了,11歲那年,她第壹次把支架脫掉,打赤腳跟著哥哥們打籃球。後來他開始天天練習跑步,壹瘸壹拐的左腿居然在鍛煉中得到了矯正,身體也因為參加運動而強壯。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支架。在1956年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的時候,她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獲得了壹枚銅牌,那時她才16歲。在4年之後的1960年第17屆羅馬奧運會上,魯道夫壹口氣奪得了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3枚金牌,震驚了全世界,被人們稱為“黑羚羊”,她既成為了1960年世界最佳運動員,又當選了“奧林匹克小姐”。“黑羚羊”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能使人戰勝壹切困難,只要努力就有成功。

馬拉松選手巴爾蒂尼——從奶牛場跑出的奧運冠軍

有人否認,雅典是壹個創造神話的聖地。但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在本屆奧運會最後壹項引人關註的壓軸戲男子馬拉松比賽中,第壹個跑進第壹屆奧運會開幕式場地、雅典帕納西奈科體育場並第壹個沖過終點奪冠的,不是來自肯尼亞的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特加特和在這個項目強大的非洲選手,而是許多人並不熟悉的意大利的斯特法諾·巴爾蒂尼。

然而,了解田徑的人都知道,巴爾蒂尼並非“外星人”,而是壹位在近幾年非洲選手基本壟斷世界長跑及馬拉松比賽的潮流下,惟壹壹位能不停地在世錦賽和世界幾大著名馬拉松賽上與之抗衡並取得好成績的白人馬拉松選手。因此,賽前意大利人就已經把這枚寶貴的金牌“偷偷地”計在自己的賬下。

生於意大利布斯特諾沃壹個奶牛場的巴爾蒂尼擁有非常好的馬拉松天賦和成績,在他的帶領下,意大利人在男子馬拉松項目上,成績僅次於非洲強國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

巴爾蒂尼的馬拉松生涯是從1995年10月的意大利威尼斯比賽開始的,當時他以2小時11分01秒的成績獲得了第11名,壹年後他便在帕爾馬舉行的世界半程馬拉松賽上贏得了冠軍。但他取得重大突破是在1997年的著名英國倫敦馬拉松賽上,他不僅以2小時07分57秒的成績創造了他的第壹個意大利全國紀錄,而且還排在葡萄牙的平托之後獲得亞軍,讓賽事的組織者驚奇不已。

繼1998年獲得了歐洲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冠軍後,巴爾蒂尼又先後在2001年加拿大埃德蒙頓和2003年法國巴黎田徑世錦賽上兩次獲得該項的銅牌。對巴爾蒂尼來說,今年的雅典奧運會是他運動生涯中的壹個重要轉折點,因為4年前的悉尼奧運會上,他因臂肌受傷而不得不放棄了那次贏得獎牌的機會。那段痛苦的經歷至今讓巴爾蒂尼難忘,但卻使他變得更堅強。

巴爾蒂尼和教練每年冬天都要到納米比亞的高原訓練,而每次從高原下來他的成績都很好。今年的雅典奧運會馬拉松比賽是在公元前490年希臘英雄菲利比德斯跑到雅典報告勝利喜訊的原馬拉松線路上進行,丘陵和小山很多,加上8月的雅典氣溫炎熱,對運動員是壹個嚴峻的考驗。但巴爾蒂尼為此做了充分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準備。果然,巴爾蒂尼在比賽進行到第35公裏時開始趕超領先的巴西選手利馬,最終不負眾望,繼漢城奧運會博爾丁之後,巴爾蒂尼成為第2位贏得這枚奧運會金牌的意大利人。

當巴爾蒂尼頭戴橄欖枝花環站在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冠軍領獎臺上,在全世界數十億觀眾的註目下接受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授予的金牌時,他成了意大利的英雄。

菲爾普斯:

1.菲爾普斯來自壹個婚姻破裂的家庭,他的爸爸是壹名警察,母親是壹名教師,父母在他七歲的時候離異。菲爾普斯的姐姐Whitney也是壹名遊泳運動員,Whitney曾寫道:泳池就是爭吵的避難所。

2.10歲那年,菲爾普斯出席了1996年奧運會預選賽,支持姐姐沖擊奧運資格,Whitney獲得女子200米蝶泳決賽第六名沒能入選美國代表隊,在觀眾席上的家人流下眼淚。姐姐Whitney的遊泳生涯因四節椎間盤脫位而提前結束。

3.2004年12月,菲爾普斯因醉酒駕車被判觀察18個月。觀察期內菲爾普斯必須戒酒及非法毒品,並參加反醉駕母親協會(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組織的受害者會議。

4.澳大利亞名將索普(Ian Thorpe)曾表示,他不相信有人能在壹屆奧運會上拿到八塊金牌,菲爾普斯暗暗記下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動力。他還把隊友克羅克(Ian Crocker)的大海報貼在床頭激勵自己,克羅克曾在03年世錦賽上戰勝菲爾普斯。

5.賽前,菲爾普斯喜歡聽hip hop和說唱音樂來幫助自己集中精神,他最喜歡的歌手是美國饒舌歌手陽極(Young Jeezy)。

德國33歲體操選手為救重病兒征戰五屆奧運:

丘索維金娜的體操生涯,可以說成績顯赫。1991年的美國世錦賽,她獲得了個人的第壹個世界冠軍。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她作為獨聯體代表團的壹員,奪得了女子體操團體比賽的金牌。國際體操聯合會中,有三個動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丘索維金娜功成身退組建了家庭,兒子阿裏什也在3年之後出生了。壹家三口的生活,看起來如此的平靜而快樂。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這個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靂——在壹次突然的嘔血之後,阿裏什被確診患上了白血病。

由於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昂貴,並不富裕的丘索維金娜和丈夫賣掉了房子和汽車,但高昂的醫療費依然壓得這個不幸的家庭喘不過氣。她堅強地選擇了復出參賽,通過獲取獎金來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亞運會,丘索維金娜以27歲的高齡復出參賽,壹舉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的金牌,震驚世界。

釜山亞運會上的驚艷,為丘索維金娜迎來了生命中的另壹個轉機——德國體育部門向她拋出了橄欖枝。由於德國科隆醫院的白血病化療很有效果,丘索維金娜舉家來到了德國。

2002年全家到德國之後,丘索維金娜依舊日以繼夜地努力訓練。“壹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壹的辦法。”丘索維金娜動情地回憶道,“如果我不參加比賽,阿裏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這麽簡單,我根本沒得選擇。”訓練是為了參賽,參賽是為了賺取獎金。只要有參賽機會,丘索維金娜總會把四個項目全都報上。當別的小選手在場上專攻單項時,這位媽媽級的運動員卻不得不逼著自己向全能型發展。

不敢病,不敢傷,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間,丘索維金娜總是時刻記著這三點。她憑著堅強的毅力,最終挺了過來。

平凡卻偉大的母愛,另人感徹肺腑;而丘索維金娜不怕挫折,勇於克服壹切困難的進取精神更引人深思。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她壹樣,遇到人生的逆潮,堅持下去,終會成功。

伊拉克的女英雄:達娜·阿蔔杜勒拉紮克

8月16日11點,鳥巢,女子100米短跑預賽。當法國和美國等運動員紛紛撞線後,壹名身著白色運動服的女孩在她們身後10米遠的地方依然奮力追趕。她就是伊拉克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唯壹壹名女運動員——達娜·阿蔔杜勒拉紮克。12秒36,這是達娜的成績,排名小組倒數第三。她的成績最終讓她無緣下壹輪比賽,但她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因為,她能夠參加奧運會,本身就已經勝過贏得獎牌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