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191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樹欲靜
——“以必勝之心臨恐懼,以矜高之情臨深淵,這才是我所謂的有決心。以鷹的炯眼看透了深淵,以鷹的利爪緊抓著絕壑,這才是我所謂的有勇敢。”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的作者是德國哲學家尼采,創作於1883年~1885年。尼采於1844年出生於普魯士,1889年精神崩潰,1900年去世。
我所閱讀的版本,譯者是尹溟。這部作品的語言近似於詩集的風格。客觀的講,絕大部分我都難以讀懂,難以明了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內涵。這種感受與讀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時的感受極為相似,均常常產生不知所雲之感。不知道是譯者的緣故,還是因為德國哲學家的作品普遍更為難懂?
全書核心是借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查拉圖斯特拉為瑣羅亞斯德的波斯語譯名)之口說出自己的哲學觀點,與歷史上的瑣羅亞斯德關系不大。瑣羅亞斯德出生於波斯遊牧部落,20歲時離家隱居,30歲時創立瑣羅亞斯德教,77歲時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瑣羅亞斯德教又被譯為拜火教、祆(xiān)教、火祆教,它是摩尼教的源頭。而摩尼教就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
在《高人們》這壹短篇裏,尼采明確提出了廣為我們所知的“上帝死了”的觀點以及“超人哲學”。“上帝已死,現在我們熱望著,超人生存。”
尼采並不太贊同壹般認為的善與惡,甚至認為人們認為的善才是惡。“‘人必須成為更善而更惡,’——我如是宣說。為達到超人的最善,人類的最惡是必要的。”
有些句子要好理解壹些。雖然字面上的理解不壹定是尼采的本意。“假使妳要到高處,用著妳自己的兩腿罷。別讓妳自己被人背著到高處;別讓妳自己騎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
由於在本書中,我並不能理解“上帝已死”的涵義,我試圖去尋找主流的解釋方式。上帝已死代表的是基督教信仰的坍塌,當人們對基督教、本質上是對上帝的信念崩潰後,將面臨精神危機。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這種精神危機是很好理解的,事實上我認為沒有人能夠沒有任何信仰地活下去,無論他所信仰的是什麽。
有些人信仰舉頭的神明,有些人信仰心中的道德律,有些人信仰看不見的親情友情愛情,有人信仰看得見摸得著的酒色財氣。無論是什麽,信仰便是人活下去的動力,否則,有自我意識的人將無法陷入虛無主義。
“超人”的概念在本書中出現的頻率很高,直觀上,“超人”指的是壹種理想的人類狀態。超人能夠超越自己,是真理與道德的準則,是庸人的支配者,是人類最大的痛苦和希望。這種描述讓我想起《新約》裏那句著名的話,“I am the way, the
faith and the life.”
部分目錄
[if !supportLists]1.?[endif]第壹卷 序篇
[if !supportLists]2.?[endif]第二卷 肉體的輕蔑者
[if !supportLists]3.?[endif]第三卷 壹千零壹個目的
[if !supportLists]4.?[endif]第四卷 學者
[if !supportLists]5.?[endif]第五卷 幻象與謎
[if !supportLists]6.?[endif]第六卷 叛教者
[if !supportLists]7.?[endif]第七卷 舊榜與新榜
[if !supportLists]8.?[endif]第八卷 最醜陋的人
[if !supportLists]9.?[endif]第九卷 高人們
2018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