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有不少的好消息,不僅在絲博會上簽約了不少的項目,還將西安宣傳了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西安。前幾天萬達集團與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正式簽約萬達文化旅遊城項目。西安浐灞萬達文化旅遊城選址浐灞生態區,總投資660億元人民幣。而在6月8號下午,兵工特色小鎮的也拉開帷幕。
6月8日下午,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新型房屋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位於經開區的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內,合作建設兵工特色小鎮。
山青水秀的江西大地,星羅棋布著近2000個小城鎮。
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壹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江西進賢縣的文港鎮、貴溪市的上清鎮、宜春市的溫湯鎮和婺源縣的江灣鎮入選。
兩個月後,江西出臺《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十三五”期間,江西全省將建設60個特色小鎮。
而今,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即將公布。在特色小鎮建設潮中,江西正在走壹條怎樣的道路?對於歷史文化底蘊雄厚而又經濟欠發達的江西,特色小鎮的功效和前景又將如何?
“農業大鄉”變身“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壹般是指以產業發展為依托的建制鎮,或非行政區劃的創新創業平臺——如杭州的“基金小鎮”。2014年底,浙江提出“特色小鎮”概念,並迅速將其打造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載體,引起全國關註。
繼浙江之後,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和規劃力推特色小鎮,不僅政府著力打造,從阿裏巴巴到華為、從萬科到萬達,民營資本也爭相涉足特色小鎮建設。
據江西省住建廳村鎮建設處高級工程師張慶園介紹,其實,江西很早就已經開始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了,只是沒提出“特色小鎮”這壹概念。2010年和2013年,江西分別啟動建設了28個示範鎮和百強中心鎮,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如八景鎮、李渡鎮、溫湯鎮、永和鎮、江河鎮、江灣鎮等。經過政府扶持後,這些小鎮發展得都還不錯。這也為江西建設特色小鎮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南昌市新建區溪霞鎮的村民對此就深有感觸。
過去的溪霞是壹個“窮鄉僻壤”的小鄉鎮,民居大都是瓦房,鎮上的溪霞大道也是壹條讓人叫苦不叠的“爛路”,路面坑坑窪窪,壹到下雨天就積水嚴重。
2012年,南昌市提出在全市範圍內打造休閑觀光特色小鎮,溪霞鎮憑借生態休閑農業的特色名列其中。隨後,溪霞鎮全面實施特色小鎮建設,改造了道路,“刷亮”了溪霞水庫等景觀,並規劃建設約20平方公裏的現代農業園區。
昔日的“農業大鄉”變身“特色小鎮”,壹位村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喜悅:“我們現在住的是樓房,路也修好了,還開通了往返南昌的公交車,變化很大,有了城裏人的感覺。”
以特色產業為發展引擎
如果說文化是特色小鎮的底蘊,那麽產業就是特色小鎮的重要支撐和發展引擎。我國現在產業布局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均衡,資源向大城市、超大城市過度集中。放任這種現象的發展必將出現中小城市的弱化和小鎮功能的退化。所以不論從均衡產業布局還是從拯救鄉村的角度出發,特色小鎮都是壹個承上啟下的戰略要點。
江西全省***有四個入選中國特色小鎮的城鎮,而其中有三個都主打發展旅遊產業。
位於宜春明月山腳下的溫湯鎮,幾年前還是壹個城鎮人口不足五千、以農業收入為主的鄉鎮;但如今的溫湯鎮,每天的流動人口超過兩萬人,已成為壹座集旅遊、療養、娛樂、度假為壹體的現代化花園式城鎮,正全力打造特色城鎮的江西樣板。
與上述三個特色小鎮不同,文化用品產業是文港鎮的傳統產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文港鎮主要負責特色小鎮事宜的周蘇雁告訴記者,入選全國第壹批“特色小鎮”,是動力更是壓力。文港鎮將繼續圍繞“文化名鎮、商貿重鎮、產業強鎮、旅遊新鎮”的目標定位,走出壹條“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人文融合”的特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