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的拼音yǐ,shēn,zuò,zé,意思以自己的行動做出表率。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為別人參照的榜樣。
以身作則,漢語成語,形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為別人參照的榜樣,例句有“以身作則,忠實履行職能。”。出自巴金《家》二十五:這其間不顧壹切阻礙以身作則做壹個開路先鋒的便是許倩如。以身作則近義詞為,身體力行、身先士卒等;反義詞為監守自盜、以身試法等。
齊國相國晏嬰歷仕三朝,德高望重,他對自己要求甚嚴,處處以身作則,倡行廉潔,吃糙米飯,穿粗布衣,坐簡易車,住低矮民房。齊景公過意不去,就要送他新車新衣,他堅決不受。齊景公要給他蓋新房,他還是堅持不接受。
以身作則的例句:
1、領導與群眾結合的,以身作則、言行壹致的。
2、班幹部要以身作則,為同學們樹立愛學習、守紀律的榜樣。
3、明察事理的人稱為明智,明智的人則能以身作則。
4、以身作則,忠實履行職能。
5、中國教育家孔子:強調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廉潔自律,以身作則,恪盡職守,勵精圖治。
7、班主任難道不應該以身作則嗎?
8、領導不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則,這樣上行下效,就能帶動大家壹同進步。
9、好的領導幹部,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領導大家***同奮鬥。
10、作為幹部,壹定要以身作則,不可枉尺直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