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典故出自《韓非子》,原文為: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譯文:楚國有個珠寶商人,到鄭國去賣珠寶。他用木蘭香木為珠寶制作了壹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調制的香料來薰盒子,用美玉來點綴它,用翠鳥的羽毛來連綴。有個鄭國人買了盒子,卻把盒裏的珠子還給了楚國人。
這個典故出自《韓非子》,原文為: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譯文:楚國有個珠寶商人,到鄭國去賣珠寶。他用木蘭香木為珠寶制作了壹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調制的香料來薰盒子,用美玉來點綴它,用翠鳥的羽毛來連綴。有個鄭國人買了盒子,卻把盒裏的珠子還給了楚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