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網關到底是什麽呢?網關實質上是壹個網絡通向其他網絡的IP地址。比如有網絡A和網絡B,網絡A的IP地址範圍為“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絡B的IP地址範圍為“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絡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絡連接在同壹臺交換機(或集線器)上,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絡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絡裏。而要實現這兩個網絡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絡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絡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絡B的網關,網絡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絡B的某個主機。網絡B向網絡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也是如此。
所以說,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相互通信。那麽這個IP地址是哪臺機器的IP地址呢?網關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有路由器、啟用了路由協議的服務器(實質上相當於壹臺路由器)、代理服務器(也相當於壹臺路由器)。
什麽是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壹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壹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子網掩碼的設定必須遵循壹定的規則。與IP地址相同,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絡位,用二進制數字“1”表示;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制數字“0”表示。附圖所示的就是IP地址為“192.168.1.1”和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的二進制對照。其中,“1”有24個,代表與此相對應的IP地址左邊24位是網絡號;“0”有8個,代表與此相對應的IP地址右邊8位是主機號。這樣,子網掩碼就確定了壹個IP地址的32位二進制數字中哪些是網絡號、哪些是主機號。這對於采用TCP/IP協議的網絡來說非常重要,只有通過子網掩碼,才能表明壹臺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系,使網絡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有數百種,這裏只介紹最常用的兩種子網掩碼,它們分別是“255.255.255.0”和“255.255.0.0”。
1.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的網絡:最後面壹個數字可以在0~255範圍內任意變化,因此可以提供256個IP地址。但是實際可用的IP地址數量是256-2,即254個,因為主機號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子網掩碼是“255.255.0.0”的網絡:後面兩個數字可以在0~255範圍內任意變化,可以提供2552個IP地址。但是實際可用的IP地址數量是2552-2,即65023個。
IP地址的子網掩碼設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將子網掩碼設置過大,也就是說子網範圍擴大,那麽,根據子網尋徑規則,很可能發往和本地機不在同壹子網內的目的機的數據,會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認為目的機是在同壹子網內,那麽,數據包將在本子網內循環,直到超時並拋棄,使數據不能正確到達目的機,導致網絡傳輸錯誤;如果將子網掩碼設置得過小,那麽就會將本來屬於同壹子網內的機器之間的通信當做是跨子網傳輸,數據包都交給缺省網關處理,這樣勢必增加缺省網關的負擔,造成網絡效率下降。因此,子網掩碼應該根據網絡的規模進行設置。
如果壹個網絡的規模不超過254臺電腦,采用“255.255.255.0”作為子網掩碼就可以了,現在大多數局域網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網掩碼;筆者見到的最大規模的中小學校園網具有1500多臺電腦,這種規模的局域網可以使用“255.255.0.0”。
默認子網掩碼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給壹個網卡指定IP地址,系統會自動填入壹個默認的子網掩碼。這是Windows 2000 Server為了節省用戶輸入時間自動產生的子網掩碼。比如,局域網最常使用的IP地址“192.168.x.x”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壹般情況下,IP地址使用默認子網掩碼就可以了
網絡標誌識```就是妳電腦的名字!~~假如妳標使是02
妳電腦就是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