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是什麽意思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是什麽意思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意思是世事變化無常,時光流逝飛速。

節物風光:指節令、時序. 桑田碧海:即滄海桑田.喻指世事變化很大. 《神仙傳》卷五:麻姑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

語出盧照鄰《長安古意》,全詩(節選)如下: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譯文如下:

權貴將相容不下賢臣,處處排擠他們。專權的人自以為是英雄豪傑,騎著馬得意洋洋。妓女認為自己的舞蹈之技優於千古,梟雄認為自己的富貴超過五公。世間的事必定會有大改變,昔日的豪華府第,只見幾棵青松。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在中國古代,下壹個皇帝就是神明的代表,對前朝的評判,就是由他和他的大臣們進行的。唐朝建立之後,新的統治者和大臣們總結出來的南朝滅亡的教訓,其中有壹條就是沈溺於亡國之音。於是,盧照鄰創作了屬於唐代的聲音——《長安古意》。

盧照鄰

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註的《幽憂子集》存世。

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長安古意